国际分与工世界市场.ppt
《国际分与工世界市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分与工世界市场.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第三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特征第五节 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二、国际分工的萌芽与形成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3,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分工是商
2、品经济的基础,因此它也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所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4,二、国际分工的萌芽和形成阶段,(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为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英国贸易与种植高级官员所说:“我们的意图就是要把种植园安排在美洲,那里的人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英国不生产的产品”。当时盛行的三角贸易,即由西非提供奴隶劳动,由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烟草和蔗糖,由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品的
3、贸易便是此种分工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国际分工的形式为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型的分工。,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5,(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的结束,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形式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恩格斯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这种国际分工的特征形成了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下的一种“垂直式”的国际分工
4、体系。特点:1.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奠定了物质基础。2.国际分工基本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3.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6,三、国际分工的发展,(一)国际分工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大战)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新体系。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而宗主国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特点如下: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5、家之间的垂直分工进一步深化,后者对前者的经济依赖性显著增强。2.分工的中心由英国一国变为一组国家,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进一步扩大。参与分工的国家之间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关系。3.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从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两种依赖性:一是经济生活上依赖少数几种产品;二是高度依赖世界市场,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市场。,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7,(二)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不仅包括工业国与工业国、工业国与农业国、工业国与矿业国、还包括各国工业部门
6、之间的分工。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如下: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分工的类型多样化: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参加国际分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货物和服务贸易。参加国际分工的机制更加文明:条约与协定,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的分工占主导地位。各国之间产业内分工逐步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分工在减弱。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内部分工迅速发展。,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8,第二节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二、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三、国际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影响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四、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推动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五、资本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兴起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六、人口、资源、生产规模和市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七、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9,一、社会生产力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的进步与否直接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以下
8、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国际分工的内容(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0,二、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主要指环境、气候、地质条件、资源状况、国土面积等。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有重要影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作用正逐渐减弱。自然条件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性,但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需要一定的生产
9、力条件。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良,替代品大量出现,更使自然条件让位于生产力水平,成为影响国际分工的次要条件。,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1,三、国际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影响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国际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超出民族和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生产关系主要包括:各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国际商品交换、国际商品消费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现代国际生产关系错综复杂,即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存在。但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而国际分工的性
10、质总是和生产关系相对应的。因此,国际分工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剥削性和不平等性。,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2,四、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所谓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它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上层建筑促进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殖民统治,颁布各种法令,强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按宗主国需求种植农作物,建立符合国际分工的经济结构;其次,通过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沦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此外,还通过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调节相互的经济贸易政策,加
11、快国际分工的步伐。,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3,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也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有些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对国际分工持过于保守的态度,制定各种保护贸易政策,阻碍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其次,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等经济集团,加强内部分工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际分工的发展。,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4,五、资本国际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19世纪末以来,资本输出规模空前,资本输出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同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解决资金短
12、缺,发展本国经济,纷纷调整经济政策,积极引进外资,也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兴起不仅使商品交换市场不断扩大,同时还推动了国际分工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5,六、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影响国际分工规模),各国人口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提供了必要性。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往往侧重于发展农业、牧业、矿产等产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则更偏重于对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生产规模或劳动规模也制约国际分工。无论任何一种劳动,
13、只要大规模地进行,就会产生分工。如果这种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并超越了国界,就会产生国际性劳动分工,并且劳动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6,七、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特别是高效率的运输工具的出现和物流产业的兴起,商品交换的空间距离正日益缩小、运输时间不断缩短、运输费用大大减少,推动了分工的国际化进程。此外,通讯事业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小觑,它主要表现在信息沟通的便捷性上。,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7,第三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
14、和发展的基础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布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五、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六、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8,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同向的,两者呈正比例关系。在国际分工发展较快的时期,国际贸易一般也发展较快;相反地,在国际分工发展缓慢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较慢或甚至处于停滞状态。,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19,二、国际分工影响对外
15、贸易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其同其它国家的分工程度有关,并且两者呈正方向变化。19世纪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关系主要是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二战以后,随着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国际分工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取得中心地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则居于次要地位。,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0,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处于主导地位
16、。从18世纪19世纪,英国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支配地位,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中一直独占鳌头。随着其它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崛起,英国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降到了1913年的15%。19世纪末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1,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布,由于国际分工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进行的,因此虽然它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进步过程,同时也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各国的利益分配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发达国家生产力发达,居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
17、水平低下,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地位。这种情况决定了发达国家所取得的贸易利益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肥了中心,亏了边缘”。,2023/11/12,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2,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即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及其在总的商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工业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工形式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不断增加;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中间性机械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世界市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