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优化研究.ppt
《商业银行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优化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优化研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优化研究,基于两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项目实践 审计监察部:周婧,2,前 言,本文通过比较两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项目模式,研究以分支机构为主体的“块状”模式和以业务线条为主体的“线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提出体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本质要求、满足内部控制管理需要的自我评价模式。,3,目 录,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定义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的介绍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的比较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的优化,4,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定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简称CSA)是指企业对其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情况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
2、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CSA的最新定义为:CSA是一种过程,它是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实施CSA的目的是对商业目标的可实现性提供合理的保证。,5,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的介绍,(一)两家银行内控控制自我评价情况,A银行是一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已开始独立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项目初期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根据年度开展的内部审计项目情况,确定需重点评估的关键控制点,进一步实施实质性测试。随着项目经验积累及自我评价工作需要,A银行聘请咨询公司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系统,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展为分行自我评价与总行对分行进行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模式。,B银行于2010年开始实施
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项目,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在2家试点分行基础上建立全行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矩阵,涵盖授信融资、资金业务、信用卡业务、中间业务、结算、存款、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等条线77个业务及管理流程。还进一步依托操作风险管理项目工具,即:风险与控制自查(RCSA),组织总行条线部门及重点分行实施条线自查,由总行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对自查结果进行监督检查。,6,(二)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7,A银行,1.“块状”自我评价A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分为两个阶段分行自我评价阶段和总行评价阶段。具体实施中,先由分行按照总行制度要求,根据内部控制五要素逐一对分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评价实施主体分行内部审计
4、人员组成的项目组。,8,评价方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对关 键控制和重点业务实施实质性测试检查,以尽量真实反映分行内部控制整体情况。最后,总行内部审计部门对分行自我评价情况进行跟进评价,对分行自我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对自我评价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小结:该模式是以分支机构为自我评价的一个“模块”,各业务经营管理条线全部纳入该模块同时开展评价,直接产生该机构自评结果。,9,2.风险矩阵结构清晰,A银行风险矩阵结构分为两部分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首先根据内部控制五要素设计了过程评价分值结构,该部分占总分比例为80%;其次,对于内部控制运行效果的评价,占比为20%,总分为百分制,并按不同的分数划分为
5、五个等级,对每一级别进一步进行内控水平定义。小结:该评价模式结构清晰,可以根据业务发展及时调整原有评价因素比重或增加新的评价因素。,10,3.风险点更新及时,A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人员根据业务管理制度的变化和评价发现,适时对原有风险点进行调整,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和效率。制度发生变化根据制度修订情况,对原风险点进行删减或补充;开展新业务考虑增加新的评价模块,调整各业务比重设置,从而在评价矩阵中纳入新业务评价内容。,11,4.系统支持,A银行分别构建了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将内部控制评价模块植入系统中,实现了分支机构自我评价和总行跟进评价的CSA模式。小结: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内部 控制 自我 评价 模式 优化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