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课件(周美琼)《论语十则》课件[28张.ppt
《周课件(周美琼)《论语十则》课件[2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课件(周美琼)《论语十则》课件[28张.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反思:诗歌鉴赏,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3、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高二备课组:周美琼,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3,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2、整理积累语言材料;学习重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学习难点:读
2、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4,备课时数:七课时,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5,第二课时,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6,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2、整理积累语言材料;学习重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学习难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7,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8,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2、整理积累语言材
3、料;学习重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学习难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9,第三课时,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10,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4、“因材施教”。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君子、敏、慎、就、正、焉,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13,第四课时,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参考译文:,202
5、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15,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
6、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同“又”。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
7、,越过;矩,规矩。,参考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
8、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2023/11/12,汝城一中宋训杰制作,19,第五课时,、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重点字词:“女”通“汝”“知”通“智”,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参考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十则 课件 周美琼 论语 28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