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卫生县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省级卫生县城.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建卫生县城、乡镇、村 环境保护指标解释,前言,全省创建卫生镇(县城)总体情况、下阶段工作重点和标准培训的意义,1、全省创建卫生镇(县城)总体情况,截止2008年底,全省已建成12个国家卫生县城,居西北五省之首。累计命名了24个省级卫生县城、9个省级卫生镇、61个省级卫生村。宝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卫生镇(县城)全覆盖,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以市为单位的“卫生城市群”。,2、下阶段全省创卫工作目标,郑小明副省长在省爱卫会委员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一要抓覆盖,分类指导、有序开展创建工作,到2010年实现创卫工作全覆盖。二要抓联创,先是在城市启动的,然后不断地向县、乡、村延伸。三要抓基础。四是要抓长效管理,创
2、卫不单纯是为了拿“牌子”,创卫重在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3、标准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创卫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在创卫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行政认知、行政动员、科学实施、技术指导、技术评估等几个过程,因此,创卫工作首先要从领导开始进行三级政府、四级网络的系统培训开始,解决干什么的问题。要进行标准意识培训、思维方式培训和具体专业知识培训。,全国爱卫办2009年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提出:1、修订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2、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程序,组织专家对申报城市、区、镇(县城)进行评审;采取以暗访为主的形式,对2005年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区、镇(县城)进行复审
3、;对其他国家卫生城市、区、镇(县城)进行抽查,加强日常管理。,3、编印建设健康城市教材,组建专家队伍,加强培训工作,总结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区、镇)的经验,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稳步推进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标准培训工作是创建卫生县城的基础,学习和掌握标准,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国家级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标准环境保护考核指标 共四项内容:环境保护组织管理 机构建设 环境质量 污染控制,一、环境保护组织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目标并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有年度计划、检查、评价、资料、记录完整;当年人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2次以上,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
4、(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有环保工作规划、目标并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解释:县环保部门要制定环境保护工作中长期规划、设立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编制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将规划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要求:县环保局要制定本县环境保护工作中长期规划,一般情况要求制定环境保护5年规划,对辖区环境质量、污染减排、环境管理、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措施,规划要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实施。,县政府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即县政府的社会发展5年规划中要有专门章节论述环境保护工作。、资料准备:县政府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县环保部门制定的环境
5、保护专项规划。、检查对象及方法:检查对象为县政府、环保部门;检查方法为查阅资料。,(二)、有年度计划、检查、评价、资料、记录完整,、解释:就是按照环境保护职能和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县环保部门制定年度环保工作计划、环保目标责任制、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治理、环保专项资金等年度计划,对各项工作计划有检查、有评价、有通报、表彰等,有完整的记录和文件。,、要求:县环保部门对年度环保工作要提出工作目标,印发年度工作计划。根据本县实际与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办)签订年度环保目标责任制。对部门和乡镇(街道办)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至少半年一次,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年底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
6、检查、评价、并通报表彰。,根据上一级环保部门分解的污染物总量和本县实际,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将减排任务落实到各企业;对COD和SO2削减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有总结、数据准确。根据本县实际制定限期治理计划,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企业实施限期治理;新、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资料准备:本县前三年的环保工作计划;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分解落实、检查、评价、总结表彰等文件资料;污染物控制计划,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的分解落实、完成情况、污染治理工程资料、表格、总结等资料。、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检查对象为县环保局,检查方式以检查资料为主,可抽查污染治理工程项
7、目现场。,(三)、当年人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2次以上,、解释:政府县人大、县政府每年必须召开环境保护专题会议2 次以上,、要求:县政府、县人大针对当地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问题症结,提出解决办法,制定相关对策。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严禁引入国家已淘汰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生产工艺,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项目建设。对本地区现有的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应淘汰的工业企业坚决淘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环评法、清洁生产审核法等环保法律法规,没有出现干预环保部门执法的现象。,县政府、县人大执行国家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落实国家和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结
8、合当地经济发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切实可行、适合当地的环境保护对策、资料准备:县政府、县人大召开环境保护专题会议文件和相关资料、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对象为县政府、县人大、县环保部门;检查方式为查资料。,(四)、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1)、解释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是指城市环境保护投资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00%,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万元),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包括下述两方面:1)环境治理投入 包括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两类。污染源治理,是指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运营过程中对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重点是污染源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是指
9、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进行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性、公益性污染治理等,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绿化、生活垃圾处理和河道、湖泊清淤和整治等。,2)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 环境管理投入,包括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部门环境管理机构和各类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污染防治科技投入,包括污染防治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2)、要求:考核近三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3)、资料准备 城市统计部门和环境统计部门(4)、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县环保部门;检查方式为查资料。,二、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独立、有专兼职环保工 作人员,开展常规工
10、作,档案管理规范;近三年无重大污染事故;无重大生态破坏 事故,(一)、环保局行政独立,有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1)、解释环保局机构独立环境保护局、环境监督执法、环境监测有固定的人员编制,(2)、要求环保局机构独立有政府部门批准的环保局独立建制的文件,有环保局、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的人员编制文件,(3)资料准备 环保局独立建制的政府批文及有关环保局、环境执法、环境监测人员编制的政府批文。(4)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县环保部门;检查方式为查资料。,(二)、开展常规工作,档案管理规范,(1)、解释环保局按照环境保护职能和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情况。档案分类、编目、装订、保存规范。,(2)、要求近
11、三年开展各项环保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评价、有通报、表彰等,有完整的记录和文件。环保档案必须分类、编目、装订、保存规范,(3)、资料准备本县近三年的环保工作计划;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分解落实、检查、评价、总结表彰等文件资料;污染物控制计划,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的分解落实、完成情况、污染治理工程资料、表格、总结等资料。(4)、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检查对象为县环保局,检查方式以检查资料为主,可抽查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现场。,(三)、近三年无重大污染事故;无重大生态破坏事故。,、解释:制定并编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报县政府批准备案。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和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
12、的案件。,重大环境事件(级)和特大环境事件(I级)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特指由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的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和媒体曝光的、有严重影响的环境违法和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界定: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人员中毒死亡;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要求: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考核验收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
13、法律法规的案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有固定经费、应急设备和队伍,纳入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资料准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重点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文件;进行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资料;市一级环保部门提供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证明。检查对象和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县环保局;检查方法:查资料。,三、环境质量,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0.2毫克/标准立方米;建成区噪声区覆盖率50%;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6毫克/标准立方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9%;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
14、%。,(一)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年均值0.2毫克/标准立方米、解释: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年平均值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年平均值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或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空气环境质量经监测达到相应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监测要求点位:在县城建成区内至少有2个以上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为PM10、SO2、NO2;实行手动监测的项目为TSP、SO2、NO2。监测频次:至少每季度一次,每次连续5天。,、资料准备空气环境已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或空气、环境功能区划。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县环保部门
15、。检查方法为查看监测资料、查看现场。,(二)、建成区噪声达标覆盖率50%,(1)、解释建成区噪声达标覆盖率是指在城市的建成区内,已建成的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2)、要求点位要求:声环境质量监测按声环境功能区划,对各功能区分别设点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达到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未作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县,应将建成区划分成大小相等的网格,分别对网格进行监测,求其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要求在县城交通干线按规范进行监测。,数据有效性:测量过程中凡是自然社会可能出现的声音(如叫卖声、说话声、小孩哭声、家用电器声等),均不得视作偶发噪声而予以排除。凡是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段内测得的数据,视
16、为无效数据。在交通管制和突击性强化管理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一律无效。功能区或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每个测点(网格)测量10分钟的等效声级,测量过程中等效声级涨落大于10dB时,应作20分钟的测量。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测量,每个测点(路段)测量20分钟的等效声级,同时记录车流量。,、资料准备声环境已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或声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县环保部门。检查方法为查看监测资料、查看现场。,(三)、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6毫克/标准立方米,(1)、解释二氧化硫年平均值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年平均值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或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7、12个日均值,(2)、要求点位:在县城建成区内至少有2个以上监测点位。监测项目: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为PM10、SO2、NO2;实行手动监测的项目为TSP、SO2、NO2。监测频次:至少每季度一次,每次连续5天。,、资料准备空气环境已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或空气环境功能区划。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县环保部门。检查方法为查看监测资料、查看现场。,(四)、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9%,(1)、解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是指城市市区指从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中取得的水中,其地表水水源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和地下水水源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
18、B/T14848-1993类标准的水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各饮用水源地取水达标量之和(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各饮用水源地取水量之和(万吨),、监测要求凡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者均须监测。监测应包括所有的正常供水的水源地(含地下水),不包括备用水源和自备水源。以河流为饮用水源者,应在取水口上游100米处设监测断面;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间无污染源排放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监测断面。,以湖泊、水库为饮用水源者,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但各水源地的监测点位至少应在2个以上。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者,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供水厂的汇水区布设1点(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之前
19、)。不按取水井采样。监测项目和频次:按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环函200547号)监测(见下表),、达标要求:采用“单因子评价”,即一项不达标即为该月水质不达标。对有多个监测点位的同一水源地,按各测点平均浓度计算该水源的达标水量。既有地表水源又有地下水源的城市,分别统计各水源地达标水量后,统一计算总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监测项目不达标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要求: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及批复;一级保护区内围网设置情况;保护区内设置警示宣传标志;一、二级保护区设置界桩;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与饮用水供水无关的设施;保护区内无直接排污口;保护区内
20、植被无人为破坏情况;保护区内无剧毒农药、过量化肥的施用情况;有完善的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体系。,、资料准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供水部门从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报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验室分析和质控原始记录(备查)。,、检查对象和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自来水公司;检查方法为查看资料、查看饮用水源地水质及保护情况。,(五)、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1)、解释指城市市区地表水认证断面,不同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平均值。,(2)、要求点位:流经县城的河流,每条河流至少设一个监测断面;监测项目: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监测频次:至少每季
21、度一次。,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渔业用水:按类标准评价。工业用水:按类标准评价。农业用水:按类标准评价。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按类标准评价。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按 类标准评价。一般景观用水:按类标准评价。每次有一项以上(含1项)不达标,即本次不达标。,、资料准备已批准的地表水环境保护规划。或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地表水检查对象为县环保部门。检查方法为查看监测资料、查看现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统计,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表(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表(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结果表(地下水),饮
22、用水源水质监测结果表(地下水),四、污染控制,建成区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0%;医源性废弃物焚烧处理率达100%;医源性污水集中处理,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30%;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有管理措施。,(一)建成区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解释烟尘控制区,是指对各种锅炉、窑炉、茶炉及饮食业和集体炊事的大灶排放的烟气黑度,各种锅炉、炉窑排放的烟尘浓度进行定量控制,并达到相应标准的区域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烟尘控制区面积之和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2)、要求各种炉、窑、灶排放的烟气黑度,以排放台(眼
23、)计,有90%以上不大于林格曼一级,其余不大于三级。2、工业锅炉(不含E级锅炉)、窑炉、生产设施排放的烟尘浓度,应分别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等,以排放台(眼)计,烟尘排放达标率100%。3、饮食业应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油烟排放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油烟排放达标率100%。,、资料准备:环境统计年报。建立企业档案,内附申报、统计报表、监测报告、环境检查记录等资料。、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重点工业企业。检查方法为查资料、看现场。,(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解释工业废
24、水排放达标率是指城市地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经其所有排污口排到企业外部并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总量占外排工业废水总量的百分比。,、要求工业废水统计范围、排放量及达标量的界定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执行。监测项目:工业废水监测项目按环境统计制度指标解释要求和有关标准执行。监测频次:按国家及地方污染源管理规定执行。,评价方法:若企业有多个排放口,则应分别监测每个排放口的达标情况。凡有一项以上(含一项)不达标,该排放口排放的废水按不达标计;按每个排放口分别计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和排放量,再分别相加。执行标准: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行业标准执行,没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污
25、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清除企业污染物暗排口,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资料准备:环境统计年报。建立企业档案,内附申报、统计报表、监测报告、环境检查记录等资料。、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重点工业企业。检查方法为查资料、看现场。,(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0%,(1)、解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是指城市地区各工业企业当年处置及综合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量之和占当年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之和的百分比。,(2)、要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总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通过回收、
26、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是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如用作农业化肥、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焚烧或者最终处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场所并不再会回取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处置方式包括填埋、焚烧、深层灌注、回填废矿井等。,、资料准备:环境统计年报。建立企业档案,内附申报、统计报表、环境检查记录等资料。、检查对象及检查方法检查对象为重点工业企业。检查方法为查资料、看现场。,(四)、医源性废弃物焚烧处理率达100%;,(1)、解释对医疗废弃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统一收集、安全储存、集中处置。医疗机构指从事疾病诊
27、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等。,(2)、要求医源性废弃物的收集、暂时储存、运送、焚烧必须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环发2003206号)要求。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将运达的医疗废物存放于本单位内符合特定要求的专门场所或设施内。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将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移交给废物运送者,并与运送者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上签字,原则上,地级或地级以上城市建一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建两座,特大型城市可建三座。县城不设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可通过合法途径将医疗废物送往其它地区集中处置的,其处置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焚烧厂按
28、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和焚烧炉技术规范建设单个焚烧厂年实际焚烧量达到1000吨以上的;单个焚烧厂年实际焚烧量占全市应处置医疗废物量30%以上;,、资料准备:县城所有医疗机构名单和其住院床位数。医源性废弃物交送医废处置场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检查对象和检查方法:检查对象:县级医院、医疗诊所。检查方法:医源性废弃物的收集、暂时储存情况和交送情况。,(五)、医源性污水集中处理,排放达到国家标准,(1)、解释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必须按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要求进行处理,达标排放。,(2)、要求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
29、构污水排放一律执行下表1标准。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执行表2标准。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与处理标准,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后方可排放。禁止向GB3838、类水域和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直接排放医疗废水。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传染病房污水、粪便经消毒后方可与其它污水合并处理。,采用含氯消毒处理的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应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控制在0.5mg/L。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
30、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标。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应对污水站排出的废气进行消毒处理。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或处置。污泥要达到污泥控制标准。,、资料准备:医疗机构名单及床位数;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方案评审及验收文件;监测报告。、检查对象和检查方法:检查对象:县城医院。检查方法:查资料、看现场、查看运行记录,(六)、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30%,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有管理措施。,(1)、解释生活污水处理率是指县城建成区经过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与县城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经济规模1万吨,计
31、算公式、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指经过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的城市污水量污水排放总量,是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总量。城市污水排放总量按供水量的80-90%折算。,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指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等生化处理工艺及其由此衍变出的AB法处理工艺及相应的处理设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与受纳水体功能相应的标准限值的要求。出水水质和其他指标(如污泥处理等)达不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应处理量按零计。出水水质一年监测4次。,排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工业污水,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接入市政管网的标准限值。、资料准备提供考核前三年统计年报和城建统计年报;提供申报前三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提供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工业废水接管证明;,由建设部门提供市政上、下、雨水管网图;一级处理、排江排海工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的生活污水不计入;提供环境监测部门对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定期监测报告(全年不少于4次)环境监测部门、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质控原始记录;水量平衡及人均日用水量合理性分析,、检查对象和检查方法:检查对象: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检查方法:现场检查、查看污水处理厂运行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