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立体结构Z.ppt
《分子的立体结构Z.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的立体结构Z.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一、形形色色的分子,O2,HCl,H2O,CO2,C2H2,CH2O,COCl2,NH3,P4,CH4,CH3CH2OH,CH3COOH,C6H6,C8H8,CH3OH,C60,C20,C40,C70,直线形:C02、CS2等,V形:H2O、S02等。,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三角锥形:如氨分子等。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20)分子等,,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形:甲烷、CCl4。,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思考:,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写
2、出CO2、H2O、NH3、CH2O、CH4等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O=C=O,H-O-H,无,有,有,无,无,直线形,V 形,三角锥 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是一种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立体结构的理论模型,总的原则是分子的中心原子上孤对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最小(注意:分子中的双键、叁键等多重键要作为一对电子看待)。这种理论把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这种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决定着分子的立体结构。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价电子对)的分子,由于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
3、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V 形,三角锥形,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0,1,2,0,1,0,0,0,2,2,2,3,3,4,4,4,直线形,V 形,V 型,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四面体,正四面体,正四面体,SO42,0,4,正四面体,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这种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决定着分子的立体结构。,如C02、CH20、CH4等分子中的碳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n来预测,概括如下:ABn 立体结构 范例n=2 直线型 C02n=3 平面三角形 CH20n=4 正四面体型 CH4,小结:,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
4、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例如,H20和NH3的中心原子工分别有2对和l对孤对电子,跟中心原子周围的键加起来都是4,它们相互排斥,形成四面体,因而H:O分子呈V形,NH3分子呈三角锥形。,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一、形形色色的分子,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优点:预测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碳原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三、杂化轨道理论,杂化: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杂化 轨道:原子轨道组合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新轨道杂化轨道类型:sp
5、、sp2、sp3、sp3d2等杂化结果:重新分配能量和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成键能力更强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用于容纳键和孤对电子,1、sp3 杂化,思考:学习价层电子互斥模型知道:NH3和H2O的模型和甲烷分子一样,也是四面体形的,它们的中心原子是不是sp3杂化呢?,不同的是NH3和H2O的中心原子的4个杂化轨道分别用于键和孤对电子对,这样的4个杂化轨道显然有差别,2、sp 杂化:同一原子中 ns-np 杂化成新轨道;一个s 轨道和一个p 轨道杂化组合成两个新的 sp 杂化轨道。,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例:,BeCl2分子形成,碳的sp杂化轨道,乙炔的成键,3、sp2 杂化,
6、sp2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是120度,分子的几何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例:,BF3分子形成,Cl,碳的sp2杂化轨道,C2H4(sp2杂化),思考:根据以下事实总结:如何判断一个 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者用来容纳孤对电子,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科学探究:,1、写出HCN分子和CH20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2用VSEPR模型对HCN分子和CH2O分子的立体结构进行预 测(用立体结构模型表示)3写出HCN分子和CH20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4分析HCN分子和CH2O分子中的键。,2、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 立体 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