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公差及误差(2版机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公差及误差(2版机械).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P75,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几何公差(形状、位置公差)项目2、明确几何公差的功能要求3、明确几何误差的评定准则及测量方法。4、识别公差原则标注、应用场合、检测方 法及判断合格与否的条件。,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内容:几何公差的标注及公差带的分析;重点:几何公差的标注,公差带四要素分析,难点:几何公差带四要素分析,公差原则应用;实验:几何误差检测、评定;,4.1 概述,尺寸误差 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微观形状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 加工中切削力、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几何误差,几何公差研究对象 零件的几何要素,定义:构成
2、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分类:(一)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中心要素;,(二)按存在状态分:实际要素、公称要素;,(三)按所处地位分: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四)按功能关系分:单一要素、关联要素。,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表4.1)P77,形状公差,平行度 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直线度 平面度圆 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跳动公差,位置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度 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倾向圆跳动径向全跳动端面全跳动,圆跳动全跳动,几何公差的标注(一),公差特征符号 公差值 基准 指引线(从表4.2中选)(以mm为单位)(由基准字母表示)(指向被测要素)
3、注意:公差值 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加注;球形,加注。基准 单一基准:“A、B”;公共基准:“A-B”;多基准:指引线 用细实线表示。指引线的方向一般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以公差框格的形式标注(两格或多格),0.05,A,错误标注:见P79-82,表中“说明处”中示例,形位公差标注(二),重要提示: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时,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基准要素也要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形状和位置公差带概述,大小:公差值 位置:相对零线的距离,尺寸公差带:,0,+,上偏差线,下偏差线,30,尺寸公差带的形状?,两条平行直线,几何公差带形状,4.2 形状公差 P108,直线度 平面度
4、圆 度 圆柱度,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两个要素,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 如下三种情况:,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直线度公差,例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P108,其公差带:形状:两平行直线大小:间距为公差值t,“给定平面”指 被测工件的任意铅垂截面。,0.02,例2.空间轴线在给定一个方向内的 直线度要求,被测是:实际轴线 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大小:间距为公差值0.02。,实际轴线,区别以下被测要素直线度公差标注的不同点:,0.02,0.02,(1)图:
5、给定截面的要求;,(2)图:空间轴线的一个方向要求。,0.02,(3)图:空间轴线的任意方向要求。,(1)图,(2)图,(3)图,例4.空间“线”在给定两个方向内的 直线度,被测要素是两个斜面相交的棱线,它是空间线。公差带:形状:两组两平行平面;大小:间距分别为 公差值0.01和0.02。,例5.空间“线”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圆柱;大小:直径为公差值 t。注“”:表示其公差带 为“圆柱体”。,明确被测要素直线度公差标注的公差带形状:,0.02,0.02,(1)图:给定截面的要求两平行直线;,(2)图:空间轴线的一个方向要求两平行平面,0.02,(3)图:空间轴线的任意方向要求 圆
6、柱,(1)图,(2)图,(3)图,平面度公差 P109,平面度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大小:间距 0.1。,0.01/100,表明:被测平面上任意100*100 面积内公差为0.01。,0.03(),标注(2),标注(3),表明:被测表面 允许内凹。,多个表面相同的平面度公差要求的表示。见P99 续表4.6。,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应在公差 框格上注明“共面”,见P99。下图,共面,上图:非共面,圆度公差,圆度公差带:形状:两同心圆;大小:半径差为公差值t=0.05。,0.05,公差带,实际圆轮廓,0.01,0.01,圆锥的圆度公差表示法。P109,圆度公差标注,圆度公差的错误标注
7、:,0.02,圆柱度公差,公差带:形状:两同轴圆柱面;大小:半径差为公差值。,=0.05,圆柱度公差,圆柱度公差是综合性指标。要求被测圆柱面:在正截面上形状是圆;在轴向截面上,(1)圆柱素线是直线(2)上、下素线平行,圆柱度公差带在不同截面上的形状,在正截面上是两同心圆,在轴向截面上是两组两平行直线,且它们相互平行。,正截面,轴向截面,圆度公差与圆柱度公差 控制误差的效果分析,圆度公差不能有效控制圆柱的锥形、马鞍形、腰鼓形误差,它们都属于圆柱度误差。锥形 马鞍形 腰鼓形,4.3 位置公差 P110,定向公差 1、平行度公差 2、垂直度公差 3、倾斜度公差 定位公差 1、同轴(心)度公差 2、对
8、称度公差 3、位置度公差,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一)定向公差,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线 线 面 面 表述:线对线;线对面;面对面;面对线,平行度(一)面对面,平行度公差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大小:间距为公差值方向:平行于基准平面,基准,被测实际平面,平行度(二)“轴线”对面 指导书P41,箱体零件图,平行度(一)公共轴线对面(一个方向)(P41),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 大小:间距为公差值方向:平行于基准平面,箱体试件图,测量“公共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误差 指导书 P10,公差带:两平行平面,与基准平行,B,A,平行度误差=,A-B,L,0
9、.1/200=t,平行度(二)线对线(两个方向要求),公差带:形状:两组两平行平面大小:t1*t2;方向:平行于基准直线。,测量平行度误差(线对线,两个方向)指导书 P10,(平板),垂直度(一)“轴线”对箱体底面,箱体零件图指导书P41,垂直度(一)轴线对面(P41)(一个方向),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 大小:间距为公差值方向:垂直于基准平面,箱体试件图,指导书 P28-29:底孔30轴线对底面垂直度误差(一个方向)测量:,垂直度误差:,f=,f,垂直度(二)轴线对面(P112)(任意方向),公差带:形状:圆柱;大小:直径为公差值t方向:圆柱轴线垂直于 基准平面,“平行度和垂直度公差带”方
10、向要求,平行度公差带的方向:公差带相对基准平行,即:公差带与基准的夹角为:0(理论正确角度)。注意:0与 0 不同,前者有角度公差,如:05。同理:垂直度公差带的方向是:公差带相对基准垂直即:公差带与基准的夹角为:90。,倾斜度(一)线对线 P113,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大小:间距为公差值t;方向:公差带与基准轴线 成理论正确角度60。注:标注时 60。,倾斜角度090之间,同轴度 轴线对轴线 P114,同轴度公差带:形状:圆柱;大小:0.1;方向位置:圆柱与基准轴线同轴标注应注意:1)在公差值前加“”;2)被测和基准要素均是中心要素,则:引线箭头指向尺寸线。,A,同轴度公差 轴线对公共
11、轴线,同轴度误差近似测量图,标注和公差带图,基准,被测轴线,(教材 P114),(补充),对称度 中心面对中心面,公差带:形状:两平行平面;大小:间距为0.1;方位:两平行平面相对 基准对称配置。,0.1,公差带,基准,同轴(心)度和对称度公差带与基准的 位置关系的共同点,公差带的对称中心 与基准重合。如:同轴度的公差带是圆柱,圆柱的对称中心是轴线,它与基准重合。同理:同心度的公差带是圆,圆的对称中心是圆心,它与基准(圆心)重合。,对称度公差带的对称中心面 与基准重合。,由侧视图看:基准与公差带之间关系。,0.1,基准,同轴度和对称度项目的公差带方位特点:,“重合”指:公差带对称中心与基准之间
12、 距离为(理论正确尺寸)夹角为(理论正确角度)若公差带的对称中心与基准之间不重合的话,则为:位置度公差。问:尺寸标注 0 与 0 相同吗?角度标注:0 与 0 相同吗?,0,0,位置度(一),位置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点、线、面)对基准的位置误差。位置度多用于控制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的位置误差。位置度公差带:形状:圆柱;大小:直径为公差值t;方位:轴线在理想位置上。,0.1 基准A平面 基准平面 C 基准平面 B,位置度(二),位置度常用于控制孔组的位置误差。两个方面要求:(1)孔组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精度。(2)组内各孔间的位置精度采用复合位置度来明确对孔组的位置要求。,比较:直线度、平行度和位置
13、度公差带异 同点(在给定平面内),直线度 平行度 位置度1、相同点:被测要素是线;公差带是两平行直线。,0.02,0.01,A,A,10-0.1,10-0.1,10,A,A,0.02,0,0,2、异点(直线度误差 f_、平行度误差 f2、位置度误差f3),10,f_,f2,f3,直线度公差带:无方位要求;平行度公差带:与基准平行;位置度公差带:对称在理想位置两侧。,基准A,例如:如下实际素线的三个包容区域:,10,A,B,C,形状公差t形状、定向公差t定向、定位公差t定位和尺寸公差T的关系:,形状公差 t形状 定向公差t定向 定位公差t定位 尺寸公差T例1、上图:直线度公差小于平行度公差;例2
14、、键槽对称中心面对轴线的对称度公差和平行度公差之间的关系。,A,A,0.01,0.02,18,0,0.043,60,+0.030,0,跳动公差,跳动公差用来控制跳动,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的公差项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几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圆跳动 全跳动 1.径向圆跳动 2.端面圆跳动 1.径向全跳动 3.斜向圆跳动 2.端面全跳动,径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如图所示,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注: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第一基准要素为
15、中心要素。,A,B,工件分别在三个测量截面上,在V形块上旋转一圈以上,取三个跳动量中最大值为径向跳动量。,A,B,指示表,表座,V形块(成对),平板,轴、套类零件测量径向跳动的方法:,测量径向圆跳动量:图为被测工件通过心轴安装在两同轴顶尖之间,两同轴顶尖孔的公共轴线体现基准轴线。,(A),被测件,心轴,顶尖,端面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如图所示。当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左端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注: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第一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基准轴线,端面圆跳动量测量:,图为V形块体现基准轴线,测量中,当被测工件绕基准回转一周中,指示表不作径向移
16、动时,可测得圆跳动。端面圆跳动量为各测量圆中最大跳动量。,V形块,端面圆跳动量获取:,如:半径为R1测量圆的读数:1023米则该测量圆跳动量为13微米;半径为R2测量圆的读数:817微米则该测量圆跳动量为9微米;半径为R3测量圆的读数:1628米则该测量圆跳动量为12微米;所以,该零件端面圆跳动量:13微米。,V形块,R,R1,R2,R3,“测量圆”示意图,斜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如图所示,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 被测面的法线方向。斜向圆跳动量为:任意轮廓法向测量的跳动量的最大值。,斜向圆跳动测量,斜向圆跳动量近似为:三个测量位的最大值。3 2 1 3 2 1,V形块,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
17、动:如图所示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表作平行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轴类零件径向跳动量和全跳动量区别:,实际测量中,多采用测量左、中、右三个截面的径向圆跳动量。截面 跳动范围()跳动量1-1-12+82-2-2+161-1-5+19(1)该镗杆径向圆跳动量:f=max-min 截面=max=。(2)该镗杆径向全跳动量:f=Max-Min 三个截面=+19-(-12)=。,镗杆,顶尖,1,1,2,2,3,3,平板,20,18,24,端面全跳动,端面全跳动:如图所示,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表作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在整个测量过程,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端面全跳动量测量:,测量中,当被测工件绕基准回转若干周中,指示表从被测端面外缘缓慢向中心作径向移动。指示表测头的轨迹是:阿基米德螺线指示表在整个过程中的指针变动的范围即为:端面全跳动量。,V形块,端面圆跳动公差无法控制车削端面所产生的 如下误差,端面全跳动公差则可控制,V形块,基准轴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