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ppt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6课时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 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山东考纲】1.商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标提示】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一、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1商业的发展(1)商周时期: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_”政策。(2)春秋战国:_逐渐取代“官商”,“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3)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4)宋元时期: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_,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5)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农产品商品化,_广泛使用,出现了著名的徽商、晋商等区域性商人群体。,工商食官,私商,纸币,白银,2城市的繁荣(2)海外贸易的发展:唐末时期,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港口城市。,(1)城市功能的变化,自周秦迄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_界限不复存在。明清: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坊市,3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等特点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伍于_潮流。,民间对外贸易,汉武帝,界工业文明,世,
3、(1)判断:商帮和会馆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2)选择: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是()A农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政府的推动 D对外贸易的需要(3)选择:(2012北京文综,12,改编)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B,A,(4)思考:(2012安徽文综,12,改编)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答案: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的限制。,古代商业发展的三
4、“先”与三“后”,古代城市发展特点的演变(1)城市功能: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到商贸经济功能。(2)商业活动:由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宽。(3)数量和规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4)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的转移紧密相连。,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2)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方面: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_兴起。(4)国力强盛: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综合国力领先世界。,天工开物,玉米,工商业市镇,2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明中叶以后出现,在手工工场里,以_为特征。(2)地位: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
5、生产部门中存在,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障碍:自然经济的抵制,帝国的专制统治,“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_”政策的实施。,雇佣劳动,自由,海禁,3迟滞,闭关锁国,(1)判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已处于次要地位。()(2)选择:明清两代曾实行闭关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B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C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D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A,(3)思考:(2013山东文综,10,改编)“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
6、核心思想是什么?答案:为巩固统治,必须采用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几种经济政策的关系,重点一农耕文明下的“东京梦华录”中国古代商业 的发展要点1简述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提示:,聚焦重点史论突破,史论要点,要点2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提示:(1)变化: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
7、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生产关系的变化:明清时期出现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2)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8、。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3)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史料印证,1史料一唐代商业有严格“时空限制”是指什么?答案城市“市”“坊”分开,有严格的开闭时间。2地域性商人群体中,著名的主要有哪些?答案徽商、晋商等。3(2012安徽文综,14,改编)北宋时期东京(今开封)的夜市“通宵不绝”,这体现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答案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重点二由“城”到“市”的变迁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要点1中国古代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耕 时代 商业 城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