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平行面非平行面牛顿换.ppt
《光的干涉平行面非平行面牛顿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干涉平行面非平行面牛顿换.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 光的干涉,12.1 光源 光的相干性,12.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2.3 光程与光程差,12.4 薄膜干涉,12.5 劈尖干涉 牛顿环,12.6 迈克耳孙干涉仪,一、光源,12-1 光源 光的相干性,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1、光源的发光机理,1.1 普通光源:自发辐射,1.2 激光光源:受激辐射,完全一样(频率、位相、振动方向,传播方向),可见光频率范围,2、光的颜色和光谱,可见光波长范围,可见光颜色对照,单色光只含单一波长的光。,复色光含多种波长的光。,准单色光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 很窄的成分的光。,3、光强,在波动光学中,主要讨论的是相对光强,因此在同一介质中直接把光
2、强定义为:,光强:在光学中,通常把平均能流密度称为光强,用 I 表示。,光波是电磁波。光波中参与与物质相互作用(感光作用、生理作用)的是 矢量,称为光矢量。矢量的振动称为光振动。,二、光的相干性,两频率相同,光矢量方向相同的光源在p点相遇,1、非相干叠加,独立光源的两束光或同一光源的不同部位所发出的光的位相差“瞬息万变”,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无干涉现象,2、相干叠加,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光叠加后,位相差恒定,有干涉现象,若,干涉相长,干涉相消,1 分波前的方法 杨氏干涉,2 分振幅的方法 等倾干涉、等厚干涉,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12-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一、
3、杨氏双缝干涉,杨氏干涉条纹,D d,波程差:,干涉加强明纹位置,干涉减弱暗纹位置,(1)明暗相间的条纹对称分布于中心O点两侧。,干涉条纹特点:,(2)相邻明条纹和相邻暗条纹等间距,与干涉级k无关。,两相邻明(或暗)条纹间的距离称为条纹间距。,若用复色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方法一:,方法二:,(3)D,d一定时,由条纹间距可算出单色光的波长。,二、其他分波阵面干涉装置,1、菲涅耳双面镜,虚光源、,平行于,明条纹中心的位置,屏幕上O点在两个虚光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屏幕上明暗条纹中心对O点的偏离 x为:,暗条纹中心的位置,2 洛埃镜,当屏幕 E 移至E处,从 S1和 S2 到 L点的光程差为
4、零,但是观察到暗条纹,验证了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存在。,问:原来的零级条纹移至何处?若移至原来的第 k 级明条纹处,其厚度 h 为多少?,例:已知:S2 缝上覆盖的介质厚度为 h,折射率为 n,设入射光的波长为.,解:从S1和S2发出的相干光所对应的光程差,当光程差为零时,对应零条纹的位置应满足:,所以零级明条纹下移,原来 k 级明条纹位置满足:,设有介质时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第 k 级处,它必须同时满足:,12-3 光程与光程差,干涉现象决定于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两束相干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位相差不能单纯由几何路程差决定。,光在介质中传播几何路程为r,相应的位相变化为,真空中光的波长,介质中光的波
5、长,光程表示在相同的时间内光在真空中通过的路程,即:光程这个概念可将光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折算 为光在真空中的路程,光程差,若两相干光源不是同位相的,两相干光源同位相,干涉条件,加强(明),减弱(暗),不同光线通过透镜要改变传播方向,会不会引起附加光程差?,A、B、C 的位相相同,在F点会聚,互相加强,A、B、C 各点到F点的光程都相等。,AaF比BbF经过的几何路程长,但BbF在透镜中经过的路程比AaF长,透镜折射率大于1,折算成光程,AaF的光程与BbF的光程相等。,解释,使用透镜不会引起各相干光之间的附加光程差。,利用薄膜上、下两个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在反射方向(或透射方向)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涉 平行 牛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