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史第二章《诗经》温柔敦厚藏怒目金刚.ppt
《先秦文学史第二章《诗经》温柔敦厚藏怒目金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学史第二章《诗经》温柔敦厚藏怒目金刚.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第二章诗经,十三经注疏之毛诗正义毛亨、毛苌毛传郑玄郑笺孔颖达孔疏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第二章诗经,本章内容: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3,第二章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史和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脱离原始状态,步入成熟时期。,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4,第二章诗经,先秦时代,孔子极力推崇诗,并作为聚众讲
2、学的重要教材和学生必修的科目,奠定了诗学的基础。西汉中期,诗经成为儒家经典,成为传播封建伦理道德的教科书,漫延整个封建社会,经久不衰。,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5,第二章诗经,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许多优秀传统,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诗经本来是一部文学作品,由于孔子诗教的影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作为经学传播,被视为传播封建伦理的教科书。,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6,第二章诗经,在作为经学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从来都没有中断对诗经作品文学性的研究,今天作为文学作品来研读,历代的传统解读仍是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应当批判地吸收。,2005-
3、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7,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诗经的名称演变:先秦时期只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中期儒家取得独尊地位之后,儒家主要著述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名。诗经的篇数:305篇,故举其整数称为诗三百。另有6篇笙诗只有篇目,没有诗歌内容。,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8,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诗经产生时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00年左右。诗经产生地域:相当于现在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和湖北北部六省范围。,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9,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采诗之说:礼记 王制汉书 食货志汉书 艺文
4、志春秋公羊解诂 宣公十五年等文献的记载。删诗之说:史记 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删诗说。,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0,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诗经的分类: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十五国风160篇,风是地方乐调;大小二雅105篇,雅夏同声;周、鲁、商三颂40篇,颂容同义。,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1,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关于诗经的传播 春秋以前:上流社会外交社交场合赋诗言志;下层社会饥者歌食劳者歌事;孔门诗学讲究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战国以后:诗乐舞分离,说话或作文引诗说理。,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2,第
5、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西汉中期:儒学独尊,齐、鲁、韩三家诗盛行。东汉时期:毛诗盛行,三家诗衰微,终致亡佚。毛传即 毛诗诂训传。郑笺。诗序。诗六义。,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3,第一节 诗经和诗经学,唐代:孔颖达正义即疏证,疏不破注。宋代:朱熹诗集传攻毛传“以史证诗”。清代:复兴三家诗遗说,以攻毛传系列。近现代:复兴“小学”,重视训诂。当代:从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方面研究诗经,还原其文学原貌。,2005-9-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4,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颂诗和大雅出自贵族文人之手,为祖宗歌颂功德,为子孙提供借鉴,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先秦 文学史 第二 温柔敦厚 怒目 金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