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儿情绪发展.pptx
《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儿情绪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儿情绪发展.pptx(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一、什么是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各种基本情绪分化形成的过程,是情绪理解产生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意识情绪、复合情绪、情绪调节出现和复杂化的过程。,二、关于情绪发展的几种观点华生的学习理论华生(Watson,1920)曾提出婴儿出生时具有怕、怒、爱三种不需要学习的情绪,其它情绪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产生的。小奥尔波特(11个月大)的恐惧实验。,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布里奇斯(Bridges,1932)认为,所有情绪都是从一种单一的状态即出生时的一般性激动或兴奋(excitement)状态逐渐分化(differentiation)而来。,1个月时从一般性激动或兴奋状态分
2、化出了痛苦和快乐,6个月时从一般性痛苦中又分化出了恐惧、厌恶和愤怒。12个月时从快乐中分化出了高兴和喜爱等。,刘易斯的情绪认知发展观刘易斯(Lewis,1992,1993)认为成人的大部分情绪通过生命的头三年已经出现和形成。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两极的情绪反应:痛苦与满意,他表示也可能有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即兴趣。从出生到3个月,只有这几种情绪状态。,三、婴儿情绪的发展,在婴儿阶段,情绪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显著变化的时期,了解了这一阶段情绪的发生与发展,就把握了情绪发展的基本脉络。,婴儿面部表情知觉发展3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识别妈妈面孔的照片,注视妈妈面孔照片的时间比明显注视陌生人照片的时间长。长
3、胡子的妈妈照片?婴儿3个月后,逐渐能够记住和区别不同陌生人的面孔,对更有吸引力的面孔表现出偏好。,3个月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不同的面部表情(Nelson,De Haan,1997)。婴儿能够区分愉快面部表情和惊奇面部表情、悲伤面部表情和惊奇面部表情的不同,能够区分出微笑和不愉快,区分出不同强度的微笑面孔。4个月的婴儿能够区分愉快面孔与愤怒面孔、中性面孔的不同。,6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把表情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他们能够知觉不同情绪的温和表情和强烈表情,能够对愉快、惊奇面部表情和悲伤、恐惧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10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依面部表情为重要的指标,以对不确定情境和事件做出反应。他们会观察
4、母亲的面部表情,以母亲的面部表情为依据对于陌生人(对于婴儿来说是陌生人)做出情绪上的反应。,凯勒奈特(Klinnert,1984)曾把12-18个月婴幼儿放在有三种不熟悉玩具的情境中:人的头具模型、恐龙模型和遥控蜘蛛。让婴儿的母亲站在一边,分别做出高兴、恐惧和中性的表情,如果母亲的表情是恐惧的,婴儿则退向母亲,如果母亲的表情是高兴的,则婴儿则接近玩具。,另外,在修订了的视崖实验中,所有1岁婴儿当母亲做出恐惧表情时则躲开了深崖,而当母亲做出愉快的表情时,74%的婴儿则爬过视崖。,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一)积极情绪1快乐/愉快(joy/happy)微笑是快乐/愉快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非常有影响的社
5、会信号,即使在发送者没有交流意向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目前对于快乐/愉快实证性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于微笑的研究上。,新生儿最早出现的微笑被称为内源性微笑,因为这种微笑是自然发生的和反射性的,依赖于婴儿的内在状态。这种早期的微笑,有嘴角变化和眯缝眼睛的特征,在清醒和警觉状态下不会发生,只发生在婴儿的睡眠期。睡眠状态下,亮光、响声、轻轻摇动等,到1个月左右,婴儿进入外源性微笑的阶段(LaFreniere,2000)。婴儿在觉醒状态下,大量的外部刺激会引起婴儿的微笑。婴儿的觉醒状态下的微笑涉及多种肌肉活动,包括眯起眼睛、张开嘴巴。,许多刺激都会引起婴儿的微笑,包括不同的触觉刺激、面孔和感兴趣的视觉刺激以及高
6、频度的语音等社会刺激。婴儿的这些笑逐渐不再依赖于机体状态,很少有刺激结束后潜伏期的存在。,研究发现婴儿在4周,小蛋糕成为有效的引发外源性微笑的刺激,5周是点头、面具脸等视觉刺激(Wolff,1963)。研究发现2个月婴儿对于平静面孔产生微笑反应,说明微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微笑不再是反射性的而是反应性的。,国内研究总结认为(孟昭兰,2005)婴儿微笑发展有三个阶段:(1)自发性的微笑(05周)(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3)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以后),2兴趣定向反射被认为是兴趣生理反应的原型。人类的新生儿定向反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例如婴儿的面颊受到奶嘴的轻轻接触
7、,婴儿就会反射性的把嘴巴转向刺激源。,兴趣与定向反射区别。定向反射在没有外部感觉刺激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发生的,定向反射是由刺激控制。兴趣指向和受到认知过程的调节,最终能够被单独的心理意象激活和维持,兴趣是越来越由婴儿控制。,(二)消极情绪1愤怒伊扎德等(Izard,Hembree,Huebner1987)一项纵向研究中,对于2、4、6和18个月的婴儿常规的百日咳、破伤风等免疫疫苗注射过程的反应进行了录像。研究发现从2个月到6个月的所有婴儿都做出痛苦的面部表情和强烈的哭叫声。这种反应是动员了所有生理能量哭叫以求得帮助。,2到7个月的婴儿,90%婴儿在痛苦表情之后,表现出清楚的、全部面部表情的愤怒。
8、愤怒表情是短暂的,是次于痛苦表情的。18个月时,这些婴儿对于第四次接种疫苗表现出了痛苦,相对于这些婴儿早期的反应,表现出了短暂的生理痛苦,但100%的表现出愤怒表情,相对长时间的处于主导反应。,2恐惧华生曾提出婴儿一出生就具有恐惧反应,即大的声音和身体突然失去支撑两种无条件刺激能够引起婴儿恐惧反应。婴儿会因为各种不同原因而痛苦,对于疼痛、不适、饥饿和其它不愉快的体验做出哭叫反应。,研究发现婴儿恐惧的出现是在6、7个月以后的事情,因为恐惧感的形成需要婴儿具有一定的评价情境、事件危险性的认知能力,在6、7个月后,婴儿就初步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但混合惊奇表情的恐惧表情在2、3个月就可以观察得到。,
9、3.陌生人焦虑4-5个月婴儿有了陌生人焦虑的预兆,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于陌生面孔表现出了痛苦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当陌生人盯着婴儿看时,婴儿会盯着陌生人看,大约30秒左右婴儿就开始哭泣。,6、7个月后,婴儿直接对于陌生人做出负面反应,尤其是当陌生人突然接近婴儿或抱起婴儿的时候,这就是陌生人痛苦或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把情境评价为威胁时而产生的反应,当陌生人第二次闯入时婴儿会表现出更大痛苦。,陌生人焦虑受到陌生人接近的性质与情境影响,如果陌生人是微笑的、轻声说话、拿着玩具给他,慢慢接近婴儿,而且养育者是在旁边可触及的,婴儿通常表现出兴趣和愉快,很少表现出痛苦。另外,对于陌生人突然闯入而引起痛苦的程度在
10、婴儿与婴儿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与婴儿的气质有关。,4.分离焦虑:像陌生人痛苦一样,婴儿分离焦虑出现在半岁前,也是遵循着一个发展的时间表。8-10个月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主动,活动范围增大,婴儿探索外界事件的渴望也增大,但需要以养育者为安全源,这个时候分离焦虑开始逐渐达到高峰。,四、幼儿情绪发展,进入幼儿阶段,基本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化,尤其是幼儿对于环境事件与目标关系的评价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幼儿的基本情绪及其体验越来越多样化和具有事件评价的具体性。幼儿最显著的情绪发展是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等。,情绪理解的发展(一)情绪识别
11、3个月婴儿已经能够区别不同的表情,1岁婴儿对于具体表情的意义做出反应,能够理解父母表情传递的信息,婴儿会运用母亲表情信息对新奇或模糊的情景进行评判。,学前儿童能够成功的区分愉快、愤怒、悲伤、恐惧等面部表情,学前儿童识别高兴表情、悲伤表情、愤怒表情要比恐惧表情、惊奇表情、厌恶表情好(Felleman,Barden,1983;Harrigan,1984)。,研究发现,2-6岁幼儿对于高兴、悲伤、愤怒面部表情识别成绩比识别恐惧、惊奇、厌恶面部表情成绩高,各种面部表情的识别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提高(Widen,Russell,2003,2004;王振宏、田博等,2010)。研究发现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在5
12、岁之前迅速提高,5岁之后逐渐缓慢下来,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王振宏、田博等,2010)。,(二)情绪语言研究发现(Bretherton,Fritz,Zahn-Waxler,1986),大多数儿童18月时开始使用情绪词,从18个月到36个月,幼儿先后习得:(1)说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2)推断现在和未来的情绪,(3)讨论情绪的前提和结果。,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有自我参与的一种高级的情绪,在推动、规范人类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Tracy Robins,2006;Tracy,Robins,Tangne
13、y,2007)。,自我意识情绪主要涉及羞愧、内疚、窘迫、移情、嫉妒和自豪,这些情绪一般被认为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则和标准的获得而出现的。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认知前提是自我意识的形成,大多数婴儿在22个月开始能够认出镜子中的自己。点红实验,羞愧感只要求简单的好坏感,这种好坏感是对成人责备或表扬的反应。当儿童能够理解是实现还是违背了内在标准,这个时候内疚和自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5岁儿童基于任务完成的好坏已经表现出了充分的自豪和内疚。,移情是一种社会性情绪,它的成熟形式的出现意味着儿童习得了区别自我和他人,以及认知他人的情绪状态。霍夫曼(Hoffman,1984)观察到新生儿对于其他婴儿哭泣做出哭
14、泣反应,女孩比男孩更明显。霍夫曼认为这种受负性情绪感染的特征是移情的前奏,是移情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学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区别自己和他人。这一时期的儿童会对其他儿童的痛苦表现出有目的的帮助行为,但是自我中心的,他会以自己喜欢的玩具安慰其他儿童。学步期儿童明显能够区分自己的痛苦和别人的痛苦。例如,一个21个月的男孩会通过给妈妈巴比娃娃或拥抱妈妈来安慰悲伤中的妈妈,但这还不是对母亲悲伤的真正移情反应。,第三个阶段是学前早期,儿童发展了观点采择的能力,变得越来越能意识到他人的感受与自己的不同,他人的情绪感受是基于他人的需要,他人的需要与自己不同。这一时期才开始形成真正的移情。
15、,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除了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和情绪理解的进步,学前儿童凸现出情绪调节的显著改变。“麻烦的两岁期”这个概念反映出学步期儿童的任性和不能恰当应对父母的要求。到了幼儿期,愤怒、挫折感、反抗和发脾气行为逐渐下降。同时,儿童逐渐学会指导和监视自己的行为,抗拒诱惑、抑制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感受状态,用语言劝说他人满足他们的情绪需要和目标。,情绪掩饰的出现。每一种文化通过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使儿童知道他们怎样的情绪表现是被期待的,这种社会化经验逐渐把儿童的表情行为塑造成为一种具有文化特定性的形式,内在的情感状态会与外在的表情是不一致,即情绪掩饰(emotional dis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青少年 情绪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