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脂肪肝.ppt
《健康管理师脂肪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脂肪肝.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脂肪肝,一、概述与流行特点,1、概述,脂肪性肝病是21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正常人肝脏内脂质含量占肝重的24%。其中磷脂64%,甘油三脂14%,脂肪酸14%,胆固醇8%。肝脏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器官,但并非脂类的贮存器官。所以,正常肝细胞内无脂滴存在。,狭义的定义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病理综合征。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肝活检3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且弥漫分布于全肝,称为脂肪肝,全称脂肪性肝病。,广义的定义 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广谱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相关综合征包括:代谢
2、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多危险因素综合征等。,脂肪性肝病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为酒精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炎/纤维化,正常肝脏,肝硬化,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纤维化,HC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病理综合征-,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3、,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酒精性脂肪肝在欧美等国家多见。近年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我国成人酒精性肝病患者患病率为4%左右。,2流行特点,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常见肝病,是二十一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对于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脂肪肝已成为消化、内分泌
4、、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NAFLD患病率达20%-30%。,Prevalence of 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肝病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存在明显相关性,中国NAFLD患病率在10%20%左右。尚缺乏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资料 不同省份/地区的患病率存在差别 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人群的患病率也存在差别,游离脂肪酸TNF-其他肽类介质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突变(如,apoB、MTTP)缺陷(如,胆碱)碳水化合物过量(如,TPN)药物(如,他莫昔芬)毒素(如,碳氢化合物),其他因素,脂肪沉积(NAFL),细胞损伤(NASH),形态学改变(气球样变、Mallory小体),
5、炎症,纤维化/肝硬化,游离脂肪酸氧应激,基因多态性环境或饮食因素,脂肪肝发生机制,脂肪肝,高热量饮食肥胖,第一次打击,第二次打击,游离脂肪酸摄入氧应激缺血,激活脂质过氧化,肝组织ATP,对内毒素敏感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量,UCP2,巨噬细胞功能,NAFLD发病的二次打击机制,二、健康监测,1危险因素,1)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量及时间遗传易感因素性别其他肝病(乙肝和丙肝)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有差异。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危险因素,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
6、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近期体重和腰围增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有关腰围比BM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2、脂肪肝的临床特点,脂肪肝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肝稍肿大,或B超检查,血脂检查,或ALT、AST、ALP轻度增高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患脂肪肝,而进一步检查被查出。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消化系统表现主要是肝内脂肪沉积和肝脏病变所引起,右上腹不适、腹痛、呕吐等。原发病及伴随疾病表现如代谢综合征所引起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病表现。急性脂肪肝所引起并发肝性脑病,肾衰、DIC及脑水肿。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表现。,肝功能 NAFLD肝功能异常
7、主要表现呈ALT,AST轻度升高,可能为肝纤维化所致,ALT和/或AST轻至中度异常有时是NAFLD唯一异常。ALP和GGT也常升高且可高胆红素血症,低白蛋白,提示可能有肝硬化。,血脂25%-40%NAFLD血清甘油三脂升高,且可伴有LDL-C升高,HDL-C降低,LDL/HDL比例升高,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特征之一。,血糖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检测,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意义。糖耐量试验及OGTT1小时,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测量也十分有用。,影像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粗略判断弥漫性脂肪肝的程度,提示是否存在显性肝硬化,但其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且难以检出33%的肝细胞脂肪
8、变。B超诊断依据已成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敏感性67-90%。有时描述为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若脂肪肝程度少于30%超声则难以检出,故轻度及中度会漏诊,应注意腹壁肥厚可使B超声像图衰减导致误诊,不可过于强调B超对脂肪肝诊断价值。,CT诊断依据可确定脂肪肝的有无,不受腹部脂肪及结肠气体干扰,有特异性改变。脂肪肝时CT值降低,CT值低于脾脏可诊断脂肪肝,静脉增强扫描时,肝脏增强落后于脾脏,肝与脾CT比值1.0。轻度脂肪肝时敏感性下降。CT不能提示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除非有门脉高压。,肝活检是确诊脂肪肝最有效方法,并可明确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有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但此种方法是侵入性检查,有时
9、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病人不愿接受。,1)肝功能和超声检查对于存在代谢危险因素(向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以及近期体质量增加或急剧下降)的患者,除需评估心、脑、肾等器官有无损伤外,建议常规检测肝功能和做上腹部超声检查。,3健康信息收集,2)病史采集对于无症状性肝肿大、血清肝脏酶谱异常和(或)影像学检查提示弥漫性脂肪肝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询问病史并做相关检查,明确有无其他肝脏损伤因素、是否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寻找潜在的代谢因素。详细采集饮酒史、药物与肝脏毒性物质接触史,糖尿病和冠心病家族史。,3)常规检查人体学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和动脉血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管理 脂肪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5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