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教案4新.ppt
《信息技术教育教案4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育教案4新.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讲信息技术课程的 教学设计,2,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 教学目标: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向 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 教学方法:以教学需要为中心 教学过程:贴近生活、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3,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整合原则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原则,4,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与教的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系统要素(学习者、学习内
2、容、学习资源、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的系统化过程。其根本目的是系统安排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创设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5,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技术专家从系统工程学那里借用了系统设计方法,并形成了一套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方法,通常简称为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将教学系统看作一个能够制造教学产品的“机器”,将教学条件作为输入,这些输入在内部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工,然后提供教学结果作为其输出,整个过程是一个封闭的回路。,6,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教学目标;(2)分析学习者的
3、特征;(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 教学的起点;(5)制定教学策略;(6)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 设计教学媒体;(7)进行教学评价。,7,传统备课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比较,8,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型,教学设计的两个关键变量:学习者变量 对学习者的重视,是新课程提倡的“学生体位”和“发展本位”的必然要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分析、了解学习者的什么特征,或者说,这个变量的哪些成分会影响学习的发生和效果。根据已有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是这个变量的重要组成要素:学习者的兴趣、经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等。,9,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型,教学设计
4、的两个关键变量:学习内容变量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学习内容中的基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即哪些是最主要的内容(重点),哪些是学生在接受上有困难的内容(难点),哪些是对学生顺利学习其他内容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内容(关键点);学习内容的类型和学习条件,根据加涅的观点,人类的学习可分成五类,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每一类下面还有多个亚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而且,不同类型内容的学习需要不同的内外部条件。,10,内部学习过程与支持它们的外部教学事件,12,五种学习内容类型及其学习条件,13,信息素养与学习结果类型的对应关系,14,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教
5、学需求分析(学什么,教什么),教学实施规划(怎么学,怎么教),教学效果评价(学得怎样,教得怎样),15,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区别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16,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并强调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和高级思
6、维技能。整个信息化设计过程是非线性的,有时甚至是混沌的。这种教学设计需要懂得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开发者。其教学的重点是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发展理解,注重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习资源的提供。,17,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并非仅仅指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领域的介入。传统的教学设计对于信息技术所持的是“媒体观”,即视信息技术为教学的媒体,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与演示;而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主)创设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18,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网络
7、化,信息化环境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及开放的学习资源、极大可能的交互性、多样的选择性。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网络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回路,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19,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20,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与步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4强调“协作
8、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纪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21,22,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表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8个步骤,23,24,25,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1问题或主题的设计。是在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2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前提,尊重学习者“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
9、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现欲);应用情境(让学习者能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将知识外化),从而构造出一个利于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的网络化的学习环境。,26,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3学习资源的设计。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要确定学习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该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除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技术(查询、搜索等工具)由学习者亲身去
10、获取学习资源外,还应精心设计的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库,通过校园网络系统或者是建立专题学习网站等对广泛的学习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加工整理。,27,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4自主学习的设计。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28,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
11、学设计,1.单元教学计划。具体地描述教学单元的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等,其中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因此这种教学计划可称为信息化教案。2.学生电子作品范例。给学生提供参考用的电子作品,可以从各种电子信息源中选取或由教师自行制作。,29,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3.学生作品评价量表。提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从内容、技术、创意等方面详细规定了评级指标。利用这种量规来评价学生电子作品,既可以让教师评,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和互评。4.教学支持材料。为支持学生有效进行学习活动准备的各类辅助性材料,如软件工具、资料光盘、在线参考资料、教师电子讲稿等。5
12、.单元实施方案。包括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学生分组办法、上机时间分配等。,30,(l)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评价:能运用网络收集信 息资源。(2)对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评价:资料的相关性。(3)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能力的评价:演示文稿或网站.的制作。(4)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相关工具或软 件的操作。(5)对学生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评价:整理某一 事物的发展历程。(6)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寻找身边事物的不足,提出有新意的创想。,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的主要内容,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31,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教育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