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三章.ppt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三章.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及目标 和学时安排,3.1 教学结构理论,3.2 建构主义理论,3.3 创造性思维理论,3.4 多元智能理论,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安排,学时安排(2+2学时),3.1.1 教学结构的定义及其特征,3.1.2 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3.1.3“主导主题相结合”的教学结构,3.1.4 教学结构与教学深化改革,3.1.1 教学结构的定义及其特征,教学结构内涵的五个特征,依附性,动态性,整体性,稳定性,层次性,3.1.1 教学结构的定义及其特征,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
2、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3.1.2 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特点:,3.1.2 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四大教学要素在该教学结构中的六大特点:,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灌输者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 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教学媒体获得教师传递的信息和观点 教材是教学媒体选择设计的基础和前提,3.1.2 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特点:,3.1.2 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四大教学要素在该教学结构中的六大特点:,教师
3、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从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学生依赖教学媒体获得信息 教师要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选择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3.1.3“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特点:,四大教学要素在该教学结构中的六大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双向的强交互 学生从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学生通过教学媒体也可自主创设学习情景 教师要围绕教材搜集、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材和教学内容要通过适当的教学媒体呈现,3.1.3“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3.
4、1.4 教学结构和教学深化改革,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3.2.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3.2.2 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的理论,3.2.3 结构主义理论在我国教育深化改革 中的地位和作用,3.2.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的关于认知发展的辨证思想和苏联心里学家维过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因此,它的哲学基础与认知主义是相同的,即“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论;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体现在心理加工方式上。,3.2.2 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第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