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二版).ppt
《会计学原理(第二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第二版).ppt(2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学原理(第二版),内容目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会计要素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五章 成本核算第六章 财产清查第七章 财务会计报告第八章 财务分析与会计报表粉饰,第一章 总论,一、会计的含义、特点二、会计核算方法三、会计法规与管理体制,主要内容:,第一节 会计,什么是会计,“会计”一词可以是指一门学问,即会计学,也可以是指一项工作,即会计工作,还可以指一类人,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我们这里讨论的“会计”,是指会计工作。,一、会计的发展,(1)会计雏形(2)独立会计(3)专业会计(4)管理会计,二、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
2、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特点,(一)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量度记账本位币,会计的特点,(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核算职能监督职能两者关系,会计的特点,(三)会计的对象是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会计主体资金运动,会计的特点,(四)会计以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为己任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的特点,(五)会计以凭证为依据会计凭证可靠性有用性(相关性),会计的特点,(六)会计需要专门的技术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第二节 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方法是用以
3、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的具体手段。按照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可分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决策方法等,这些方法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会计方法体系。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又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客观而公允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每一类确定一个名称。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分别登记各项经济活动对每一科目内容
4、的影响。,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同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将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责任人等项目逐一记录在相关的凭证上,借以反映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四、登记账簿,登记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把每项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地登记到有关账户中。通过登记账簿,将分散的经济业务分类汇总,可以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资料,从而为编制报表打下基础。,五、计算成本,成本归集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六、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的目的:核实账面数额与实际数额是否相符,从而查错防弊。,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5、财务会计报告:定期总括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小结,以上各种方法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其中,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最初环节,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计算成本是对会计信息的加工环节,财产清查是对会计信息的审查环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环节。这些技术方法环环相扣,企业只有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第三节 我国的会计组织与管理,一、会计规范,会计规范是指执行和检查会计工作所依据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地方会计法规及单位会计制度与办法三个层次。,我
6、国的会计工作是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主管,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分级管理的。,二、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三、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与会计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责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四、会计档案管理,第二章 会计要素,第一节 会计要素的内容、特征与计量属性,一、会计要素,会计的对象是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发生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在会计报表中以几大类列示,这些类别被称为“会计报表要素”或“会计要素”,按性质分类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一)资产,资产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特征:(
7、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3)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变现或被耗用所需的时间。(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2)长期资产,亦称非流动资产,是指其变现或被耗用的时间较长(通常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二)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
8、的特征:(1)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3)该现时义务的履行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即偿付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2)长期负债。长期负债亦称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不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与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除了偿还期长以外,还具有资金量大等特点。,(三)所有者权益,权益是指对资产的要求
9、权。所有者权益,亦称股东权益或业主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即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与负债相比,所有者权益具有如下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破产、清算等特殊事项,企业一般无须向所有者偿还其所投入的资本;而对负债,企业不仅要承担偿还义务,而且需要在约定的日期及时偿还。(2)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企业经营成果;而债权人就不能凭借负债参与经营,更不能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他们只能按约定的金额在约定的时间取得利息补偿。(3)企业在清算时,只有当所有的负债得到清偿后,所有者才能实现其对资产的要求权。,所有
10、者权益的分类,按其来源可分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不包括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收入的特征,(1)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利得。(2)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也可能二者兼有。(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5)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11、。,收入的分类,收入可按其来源分为:(1)销售商品收入。通常,企业销售商品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提供劳务收入。企业通常按照劳务交易的结果,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指企业转让资产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五)
12、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特征,与收入对应,费用具有如下特征:(1)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损失。一般而言,企业的费用是为了取得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而付出的经济利益,如放弃所售商品所有权、承担的员工工资、营销费用等。某些非日常活动,如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虽然也产生经济利益流出,但属于损失而不是费用。(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如存货因销售而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如因销售商品而产生的纳税义务;也可能二者兼有。(3)费用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3、。这是由于所有者权益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数量关系及上述第(2)个特征引起的。(4)费用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与收入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类似,费用产生的结果是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留存收益。,费用的分类,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1)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营业成本直接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劳务以及其他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一般与产量成正比。间接费用,亦称制造费用或车间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组织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车间费用,一般与产量正相关。(2)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是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
14、各项费用,如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财务费用,是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及手续费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广告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等。,(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要素的内容,企业的会计要素及其包括的具体内容如图2-1:书19页,所谓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同一经济交易或事项可能因其多个方面的计量属性而有不同的货币计量方法,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所反映的会计要素可能会有很大差别。,二、会计要素
15、的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即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实际支付或按照合同等义务约定必须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的金额。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中最重要、最基本和最普遍采用的属性。当价格变化较小时,它可用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且信息成本较低,但在价格变动明显时,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大大降低。,(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的金额。常用于财产清查过程中盘盈资产的计量。,(3)可变现净值,又称脱手价值,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常应用于资产发生减值情况下的
16、后续计量。,(4)现值,现值,指对未来的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现值需要依据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等参数确定。,(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实务中,公允价值往往由合同金额、活跃市场报价等决定,也可以利用一定的估值方法确定。相比之下,它受时间、环境、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多,因而应适度、谨慎使用。,第二节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我们已经知道: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21)上式又可写作: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2)等式(22)就是所谓的会计等式,它说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之
17、间的基本关系,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会计等式,企业的资产可以按其来源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归所有者所有,即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归债权人所有,即债主权益。因此,等式(22)又可写成:资产=债主权益+所有者权益(23)也可写成:资产=权益(24),会计等式,利润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总和,也即: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25)上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会产生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中,收入(利得)会使资产增加,而费用(损失)会使资产减少,由此等式(22)可写成:资产=负债+所有者
18、权益+收入+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费用-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26)由等式(25)知,等式(26)又可写作: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27)而利润最终会归属所有者权益,因此,等式(27)在经过结账等账务处理后,又会恢复为等式(22)的形式。,第三节 经济活动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一、经济活动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经济活动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例21:书22页类似的例子说明,经济活动对会计要素的影响都是围绕会计等式进行的,要么使会计等式两边的要素同时增加相同的数额,要么使会计等式两边的要素同时减少相同的数额,要么使会计等式一边的一项要素增加,另一项要素减少,增减的数额相同
19、,从而使等式恒等。,二、经济活动的类型,由例21可以得知,经济活动就其对会计要素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使会计等式两边的要素同时增加相同的数额;使会计等式两边的要素同时减少相同的数额;使会计等式左边的一项要素增加,另一项要素减少,增减的数额相同;使会计等式右边的一项要素增加,另一项要素减少,增减的数额相同。,经济活动的类型,由于会计等式右边由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组成,以上四种类型细分为以下九种类型:使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同时使等式右边的负债增加相同的数额;使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同时使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同的数额;使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同时使等式右边的负债减少相同的数额;使会
20、计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同时使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同的数额;使会计等式左边的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相同的数额;使会计等式右边的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相同的数额;使等式右边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同的数额;使等式右边的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使等式右边的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经济活动的类型,经济活动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类型可归纳为表2-1:书25页,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做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名称。,一、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的
21、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类。2006年财政部公布的供一般企业参考使用的会计科目表:表31(书29-30页)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会计账户,简称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用以系统、连续记录经济活动及其具体内容变化情况的一种工具。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账户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账户对应的科目。也就是说,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需要通过账户来记载。,二、会计账户,(二)账户的结构,1、最简单的账户结构T字形账户结构如图31(书32页)帐户名称(科目)借方 贷方 借方发
22、生额 贷方发生额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2、最常用的账户结构三栏式账户结构,表3-2(书33页),帐户名称:,说明:如果借贷双方相抵后余额为零,即余额既不在借方,也不在贷方,则在“借或,(三)账户的登记规则,类账户的登记规则: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如果有余额,余额一般在借方。属于这一类的账户有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中的费用类,其T字形账户格式如图32(书33页)。,账户的登记规则,类账户的登记规则: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如果有余额,余额一般在贷方。属于这一类的账户有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中的收入类,其T字形账户格式如图33(书33页)。,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23、复式记账方法的一种;特点: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二、对应账户与会计分录,对应账户:由一项经济业务涉及的相互关联(你借我贷)的账户,互称为“对应账户”,对应账户之间的借贷关联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会计分录:所谓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就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列示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对应账户、借贷方向及金额的一种记录。,三、账户的借贷平衡关系,1、三个借贷平衡式: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总额=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总额所有账户的
24、借方期末余额总额=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总额所有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总额=所有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总额,三、账户的借贷平衡关系,2、试算平衡法: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原则,对本期所有账户的记录进行汇总和测算,从而检查账户记录是否准确的一种方法。3、试算平衡表:如表35所示(书40页),第三节 会计凭证,一、会计凭证概述,会计凭证的含义: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作用:1、记录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 2、明确经济责任 3、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的种类,通常,会计凭证根据产生的先后顺序和用途,可分为:1、原始凭证 2、记账凭
25、证,二、会计凭证的内容与填制,(一)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1)原始凭证的名称;(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3)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4)经济业务的内容;(5)经济业务涉及的数量、单价、金额等;(6)填制单位的公章;(7)有关经办人的签名、盖章等。2、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1)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合法;(2)原始凭证的内容、数量、金额必须真实;(3)原始凭证的各项内容必须按规定填列齐全;(4)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及时。,1、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1)记账凭证的名称;(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3)记账凭证的编号;(4)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借贷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 原理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