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与分析简介.ppt
《价值工程与分析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工程与分析简介.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價值工程與分析簡介(VA/VE Introduction),企業面臨的兩大課題,一 開發出更容易出售的新產品,即要符合顧客的 價值觀的商品,其要件如下:*新鮮性*更方便*更舒服*能尊重顧客的個性及感性二 多樣化,高品質,低成本的商品.,企業經營課題,1984年JEMCO(日本經營顧問公司)對280家日本企業調查其結果如下:1.新產品之開發:98%2.強化成本競爭力:96%3.擴大銷路:78%4.改善產品品質:70%PS:1.,2.,4.與VE有關VE是以開發新產品與改善產品為兩大目標的思想技術,RD的重要課題,1.RD題目的商品化促進2.用VE來追求機能及成本3.設計時點的徹底管理製品的成本
2、,開發新產品及改善產品品質應考慮的問題,1.好的品質及低廉的產品2.更多附加價質的商品3.省資源及省能源4.能夠滿足顧客價質觀念的多樣化商品5.好的產品決定於好的設計 5.1 RD部門經由試作研究及實驗:日本的上市成功率5%5.2 觀察別家商品,再行研發與產銷.5.3 引進同行的資識:*分析制品:給予改良,並去除不良*Tear down法:將商品加以解體,加以研究檢討.,為什麼產品還有改善的餘地,1.產品本身可能全部是過剩品質:5T卡車可載17T.2.零件間的不平衡:洗衣機外箱耐用10年,馬達可用50年.3.零件或機件有剩餘規格:4.商品尚未標準化或規格化:汽車點煙器.5.為經濟設計所需資料準
3、備太少:外殼=鐵或塑膠,6.設計者之心態:先設計最安全可靠的產品.7.設計時缺少目的思考:茶杯?8.對剩餘機能的研究不足:1元茶杯?9.對於決定品質的方式之研究還不夠.,設計人員不喜歡VE的理由,1.商品之life cycle越來越短2.VE是機能分析,故不能在上市階段實施3.VE是把所有機能一一定義,本來沒有的也找不到4.只考慮機能而不考慮規格,不會產生好的建議案5.弄清楚機能後,作成改善案的步驟极為幼稚,常被 視為是腦力激蕩術,JEMCO對VE的改良,1.不只是機能分析與定義,還要機能設計2.不只是憑機能來考慮改善方案,而是先決定方式,然後 檢討機能,也考慮規格的改善活動3.不只是腦力激蕩
4、術,還開發其它思考技術4.把創意轉換為改善案的過程體系化5.成本評價予以科學化6.不僅是產品方面,軟體亦能展開,機能研究(VE Job Plan)之進行方法,對象的選定1.設計方面:-設計期限短而倉促者-技術水準要求過高者-機能復雜的-其它制品亦適用之創意(水平展開)2.銷售方面:-顧客要求要VE者(通常是Cost down或機能不足)-要擴大銷路者-顧客有抱怨者-接新生命周期期限的(找新生機),3.製造方面:-成本比例高的-不良率高的-技術水準高者-量大者-太多檢測者,5.成本方面:-成本比較上相對偏高者-與競爭對象比較較高者-獲利率相對偏低者,4.人員能力方面:-容易獲得情報者-容易導入V
5、E實行者-適用現有人員素質者,6.價值方面:-依機能評價,價值偏低者,前言:要回答“其作用是甚麼”的質問時,必需精曉所選對象有哪些作用,限制條件等等訊息目的:以釐清物的價值,以掌握真正的機能需求,以使改善能朝正確方向前進要點:1.應收集符合行動目的的情報2.確認所欠缺之知識並建立收集計劃,以回答其作用 是什麼的質問3.情報是以雙腿跑出來的,情報收集,4.收集情報之原則:-想知道什麼-目的明確化-收集到何种程度-情報的質與量-何處收集-來源-何時收集-時機-如何收集-方法 5.情報收集要項(見下表)6.情報來源:業界(最佳)/業界刊物/展覽會/研討會/觀摩會/對手產品/圖書館/VE工程師協會,7
6、.情報之區分:-以價值分:有效及無效(雜音);但非絕對的因時間不同,對象不同有時無效也會變成有效-以發生區分:意圖的及無意圖的-以範圍區分:特有 使用/販賣/技術/製造/採購 一般 指與EV Project有關成本及技術上的情報-發生場所:內部/外部,機能定義【其作用是什麼】前言:,物之存在,因其有某种作用(機能)現有之物是為完成某一項或特定之機能,而被選擇的一种手 段而已 如能確實了解該物“非完成什麼作用不可”,據以考慮所有可 能的方法或手段,則可能找出更好的方法 機能定義就是提供尋求“較好的方法”的思考原點 心態之一:問5次why就可找到機會 心態之二:一定有更好的方法 心態之三:真理愈辯
7、愈明 心態之四:原型設計是無中生有,已占70%之功.改善是為追求 卓越,精益求精,心態之五:集思廣益(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觀棋者清,當局者迷)心態之六:知“機”能改,善莫大焉心態之七:“功”越練越精,受益最大的是個人 機能之定義:機能是指某物或方法或服務能達成或滿足顧客 期待需求之要素.該等要素通常是指其所擔任 的角色、目的、作用、任務等.例:垃圾箱之目的是使環境乾凈,其手段是貯存垃圾 機能定義:是就“物”之特定目的(機能=作用)下定義的意思,機能定義的目的:1.使機能明確化,確認或釐清基本需求-哪些是必要的/輔助的/不必要的-使多餘、過剩、重復等不必要機能浮現2.使機能評估容易進行3
8、.使靈感或創意(IDEA)容易產生-BRAIN STORMING4.顯示改善之著眼點及順序,機能定義的要點:1.以動詞及名詞將特定之機能予以簡潔的表示,使任何人均易看、易懂,並將所想的問題抽象化,使其脫離現物之窠巢,創造出廣大的空間以刺激創意,其法:,(動詞)+(名詞),例:1)打火機之機能是“發生熱”或“給香煙點火 2)鐘是“刻時刻”或是“表示時間”等 思考特質:轉換思考 1)就現物(手段)找出系統所要的真正目的(機能)2)再就目的的觀點找出其它更好的手段,2.定義時最好使用較擴張創意的語氣,以擴大思考範圍,幫助尋找創意,亦即將定義予以抽象化 例:(1)“切斷開關”不如改為“遮斷電流”好處:
9、較易加上如使用電流多少安培的限制條件,以利產生其它創意(2)與其說釣魚不如說“捕魚”,3.將機能與限制條件予以區別,以擴充改善的空間,我們習於看構造 來理解“物”,但要表達其本質之機能往往會陷入黯然之了解,甚 至於迷惑練習:定義下列制品或零件(1)馬達,(2)電鑽,(3)黑板擦,(4)燈泡,(5)鋼筆墨水管答案:(1)馬達:發生轉矩(2)電鑽:做孔(3)黑板擦:擦掉粉筆字(4)燈泡=發光(5)鋼筆墨水管:貯藏墨水,4.機能种類的區分,以辨認其存在之必要性(1)基本機能:如無此機能則該產品或服務就失去其存在價值(2)二次機能:為使基本機能容易達成而有的輔助性,附屬性之機能,係屬可變更者.一般可分
10、為必要機能與不必要機(3)重復機能:指在同一任務中所增加之機能,如粘板四周再加螺絲釘固定(4)不足機能:指所遺漏之機能而言(5)冗長機能:由多個二次機能完成基本機能,而此些機能均可減少 數目仍可達成者 例:改善前 FB-Fs1+Fs2+Fs3+Fs4+Fs5 改善後 FB-Fs1+Fs2+Fs3 則 Fs4,Fs5是冗長機能,(6)使用機能:指一物的基本機能和一次機能(均是必要的機能)-基本機能強調的是要絕對的要求機能,是客觀的 基本機能的表現-一次機能強調主觀的基本機能及希望的要求機能(7)貴重機能:通常指一物的二次機能、輔助機能及從屬機能.但有時會變成基本機能,5.機能之表達方法(1)簡單
11、之二語,怎樣作用?為甚麼?(2)名詞之表達方法,以抽象的且能計量化的為佳,方便加上限制條件(3)動詞之表達以自動詞為佳,以可擴大思考之文字表示(4)使用機能表,例出名詞及動詞,再分類基本或二次機能,(不包括裝配費用),小型手電筒產品結構圖,機能定義用語一覽表(部份),機能定義事例 機能定義:基本機能:發光,機能整理理由:1.找出最適切之描述,因下定義會因人而異2.對機能之理解程度也因人而異,例馬達:“產生回轉運動”,“發生電能”,“使東西回轉”等3.機能之表達方法也因人而異,例固定性,保特性,支撐性4.基本機能之決定方法也因人而異5.下定義時常會遺漏較小之機能,而使機能不完整6.有時擔心機能太
12、多而無法下定義,以致無法進行下步驟7.不整理,就無條理,無法綜觀全貌,無法了解從屬關係(目的-手段),有礙改善結果及影響之評估8.區分出目的與手段之關係後,若從目的著想,可有較廣範的 創意空間.如從手段著想,只能求得近似現狀的創意,意義:由機能的角度對所分析的對象作有系統的了解 目的:1.確實掌握機能之從屬關係,使易於從機能(目的)著想,找出更佳的手段 上位機能(目的)之追求:問為甚麼需要那個機能 下位機能(手段)之追求:問應以何种手段來完成那個機能2.核對機能定義之遺漏3.了解有密切關係的機能領域及互動關係4.掌握確實被要求的機能5.使機能評估易於進行 方法:製作機能系統圖1.機能系統圖之定
13、義:將已定義之機能,以目的與手段之關係,做成從屬關係之體系圖,2.制做步驟:(1)將各機能寫在卡片上(機能卡)(2)建立從屬關係(目的-手段)1)任意抽出一張卡片2)重復質問下列二個問題 A.為了甚麼而需要本機能(找上位機能)B.本機能需要用甚麼方法/手段來達成(找下位機能)核對質問:a.機能假定不需要 b.機能仍需要嗎?(對一對象零件來說,不可一開始便進行核對質問),(3)回答質問並連結卡片:簡捷地回答質問,並抽出相當該機能之卡片,連結到上位,(例:產生轉矩是回轉的下位機能),從而建立從屬關係圖(4)反復質問到最上位之機能-可能會有超越所定義之機能-亦可進行到容易提創意之位置 例:洗掉剩餘卡
14、片,反復質問,直到完成系統圖(5)如發現某機能不在機能群內時,原因 對策A.定義有遺漏 A.針對遺漏機能予以追加B.定義有誤 B.修正表達方式C.本來就無目的 C.該機能以下之機能不要,就不要 下位機能.削除之無目的機能根本,機能系統圖之特征:1.將對象Project之機能文字化,使人一目了然2.使機能之相互關係明確化3.可發現不必要的機能(利用目的與手段之體系,可把目的 曖昧的或不必要的機能不費力地判斷出)4.修正遺漏或錯誤(如有會連結不好)5.可了解可能改善的領域,進而掌握重點,擴大思路6.易於做機能評價,並可知改善目標7.可了解該發想創意之機能順序,從上位機能提出創意,可得較大範圍之改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价值 工程 分析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