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考试总串讲.ppt
《代理人考试总串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理人考试总串讲.ppt(2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保险代理人考试串讲大纲,德和汽车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筹),第一节 风险概述第二节 风险管理,1-1,第一章,第一节 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含义 二、风险的构成要素 三、风险的种类 四、风险的特征,1-2,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 风险概述,一、风险的含义 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广义: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 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否损失的不确定性、盈利的不确定性等。(举例:下雨)风险是否发生的不确定狭义:损失的不确定性 何时发生不确定,产生的结果不确定,1-3,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二、风险的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构成风险的要素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要素。(
2、一)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概念 1、风险因素: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其发生 的可能性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因 素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举例:刹车失灵导致车祸,结 果是车毁人亡)有形风险因素(又称实质风险因素)指某一标的本身 具有风险事故发生、增加损失等风险因素的存在。道德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性质,无形风险因素,1-4,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2、风险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 3、损失:非故意、非预期、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在保险实务中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实质性损失)间接损失,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责
3、任损失,1-5,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注意:用车祸的例子串连三要素,(二)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之间的关系,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引发,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损失的媒介物,特定事件、特定条件下,风险因素可能直接造成损失,则就是引起损失的风险事故,(如冰雹直接击伤行人),1-6,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三、风险的种类,(一)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自然力的变化)社会风险(个人或团体)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二)按风险标的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1-7,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三)按风险性质分类,纯粹风险(
4、只会损失不会获利)投机风险(可能损失也可能获利),(四)按风险产生的社会环境分类,静态风险(社会没变)动态风险(社会变动),(五)按产生风险的行为分类,基本风险(非个人行为)特定风险(个人行为),1-8,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四、风险的特征(举例:下雨)(一)风险的不确定性有,风险是否发生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产生的结果不确定,(二)风险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三)风险的普遍性:自有人类出现后,就面临各种风险(四)风险的可测性: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反映风 险的发生规律和损失的程度。(五)风险的发展性:风险会因时间、空间因素而不断变化。,1-9,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第二节 风险
5、管理,一、风险管理的含义与演变(一)风险管理的含义 是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1、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2、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任何组织和个人3、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策、风险评价、选择风 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4、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5、风险管理成为一次独立的管理系统,并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10,风险管理,第二节,(二)风险管理的演变,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国际较大组织减少购买保险,加大自我承担,1960年,国际化阶段,出现全球性风险管理联合体,购买保险开始与其他风险管理组织行为相融合,国家政府介入,国际性机构
6、、组织、保险公司紧 密结合(原因是巨灾事故的频发),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1-11,风险管理,第二节,二、风险管理的程序(一)风险识别:指对企业、家庭面临和潜在的风险加以 判断、归类、鉴定的过程。(感知和分析风险)(二)风险估测: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 的概率和损失(定量化)(三)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的程度来决 定是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四)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最重要的环节 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种。(五)评估风险管理效果: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 况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注意:运用标志对应记忆,1-12,风险管理,
7、第二节,三、风险管理目标 基本目标: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 具体目标:可以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1-13,风险管理,第二节,四、风险管理的方法 即风险管理的技术,可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一)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采取控制技术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减轻损失程度 重点在于改变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包括,1、避免(彻底不做)2、预防(事故发生前)3、抑制(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1-14,风险管理,第二节,(二)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 以提供基金的方式,降低发生损失的成本。,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包括,自留风险(自我承担)转移风险,财务型非保险转移风险(保证互助和
8、基金)财务型保险转移风险,1-15,风险管理,第二节,内 容 回 顾,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概述风险管理,风险的含义(2个方面)风险的构成要素(3个要素)风险的种类(5大种类)风险的特征(5大特征),风险管理的含义与演变风险管理的程序(5个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2大目标)风险管理的方法(2大种类),1-16,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第三节 保险的功能第四节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2-1,第二章,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1、保险的定义2、保险要素3、保险特征4、保险与相似制度的比较,2-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定义:,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
9、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定义:投保人 保险费 保险合同 赔偿、给付保险金 保险人商业保险行为,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4,法律的角度 合同行为风险管理角度 风险管理的方法(或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经济的角度 财务安排,一、保险的定义,2-5,要约 承诺,二、保险要素,1、可保风险的存在 2、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保险要素分为 3、保险费率的厘定 4、保险准备金的建立 5、保险合同的订立,2-
10、6,可保风险的存在是指保险人可以存担责任的风险(一)可保风险应具备的条件:1.风险应该是纯粹的风险;2.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3.风险应当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4.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5.风险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7,(一)、可保风险的存在,是指保险人将大量人所面临的同样风险集合起来,以将少数人发生的损失分摊给全部人的一个过程。,(二)、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第一节,保险的要素与特征,(二)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1.风险的大量性(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的运用)2.风险的同质性同质风险,种类,品质,性能,价值
11、,2-8,是指保险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商品交换行为,因此制定商品价格便成了保险基本要素。(三)保险费率的厘定的原则1.公平性:投保人风险与保费对等;保险人与责任保费对等2.合理性:保费在抵补赔付和给付后,保险人不可获得过高的利润3.适度性:保险整体费率厘定与投保人交费能力适度4.稳定性:费率在短期内应相当稳定5.弹 性:费率长期内有弹性,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9,(三)、保险费率的厘定,1.定义:是指保险人为了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 义务,根据政府和相关法律、业务特定需要,从 保险收入或盈余中提取与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 数额基金。,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10,(四)、保险准备
12、金的建立,2.存在形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1、定义:保险合同是体现保险关系存在的形式,是一种民事法律系,也是约束和保护投保人与保险人权力义务的一种法律形式。,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11,(五)、保险合同的订立,2、形式:1.保险合同是体现保险关系存在的形式 2.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履行各自义务的依据。,互助性:一人为众,众人为一 法律性:一种合同行为 经济性:一种经济保障活动 商品性:一种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 科学性:处理风险的有效措施(大数法则和概率论),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三、保险的特征,2-12,保险与社会保险(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
13、的比较)共同点,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四、保险与相似制度比较,2-13,1、同以风险的存在为前提,2、同以社会再生产人的要素为对象,3、同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为制定 保险费率的数理基础,4、同以建立保险基金作为提供经济 保障的物质基础,区别点,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2-14,保险与社会保险,1、经营主体不同,2、行为依据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4、适用的原则不同,5、保障功能不同,6、保费负担不同,(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保险与救济的区别:1、提供保障的主体不同 2、提供保障的资金来源不同 3、提供保障的可靠性不同 4、提供的保障水平不同,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区别,2-15,
14、保险与储蓄的区别:消费者不同 技术要求不同 受益期限不同 行为性质不同 消费目的不同,保险的要素与特征,第一节,区别,2-16,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1、按照实施方式分类2、按照保险标的分类3、按承保险的方式分类,第二节,保险的分类,一、按实施方式 分类,强制保险(社保、交强险),自愿保险(商业保险),四、按照承保方 式分类,原保险(投保人与保险人签订),再保险(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签订),共同保险(保额之和等于价值)复合保险(保额之和不超过价值),重复保险,二、按照保险标 的分类,财产保险:财产损失、责任、信用,人身保险:人寿、健康、意外,保险的分类:,2-17,三、按照风险转 移层次的分类,(保
15、额之和大于价值),第三节 保险的功能,1、保险保障功能2、资金融通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保险的功能,第三节,2-18,财产保险的补偿,人身保险的给付,保险的功能,保险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时间差和数量差的存在,社会管理功能,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减震器,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润滑器,社会信用管理,一、保险的历史沿革(一)人类保险思想的萌生与保险的萌芽(二)保险的雏形(三)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2-19,第四节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一)人类保险思想的萌生与保险的萌芽 保险思想:仓储制度是我国古代原始保险的一个重要标志,货物运输是镖局
16、;国际上汉谟拉比法典是有关保险的最早法规;基尔特制度即行会制度,是原始的合作保险形式。保险萌芽: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者是海上保险。共同海损是海上保险的萌芽。共同海损制度体现了风险分担的原理十五六世纪的海上保险是人身保险的萌芽。,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2-20,一、保险的历史沿革,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2-21,(二)保险的雏形1.船舶抵押贷借款制度是海上保险的雏形2.“黑瑞甫”制度和基尔特制度是火灾保险的原始形态3.人身保险是由基尔特制度、公典制度和年金制度等汇集演变而成的。,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2-22,(三)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 1海上保险:现代海上保险发源于意大
17、利,形成于英国。.火灾保险:巴蓬具有现代保险之父之称.人寿保险:埃德蒙哈雷编制的生命表,奠定了现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责任保险:始于世纪欧美国家,发达于世纪年代以后,是一尖独成体系的保险业务。.信用保险:随商业信用风险和道德的发生而发展起来的,(一)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形成,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2-23,二、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保险事业的创立,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2-24,(二)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业务持续增加(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
18、经济中的地位。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保险密度反映了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143.8元,保险深度为2.98%、保险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保险监管思路不断创新。、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2大构成部分),社会管理功能(4个方面),内容回顾,2-25,按风险转移层次的分类(2种分类),第三章 保险合同,第一节 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履行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及终止第六节 保
19、险合同的解释与争议的处理,第一节 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一、保险合同的定义二、保险合同的特征三、保险合同的种类,一、保险合同的定义 合同(契约):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以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第一节,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3-3,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一、有偿合同二、保障合同三、有条件的双务合同四、附合合同(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由保险人事先拟订并经监管部门审批)五、射幸合同(合同的效果在定约时不能确定)六、最大诚信合同(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第一节,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3-4,三、保险合同的种
20、类 按性质:补偿性保险合同和给付性保险合同 财产合同、人身险中医疗费用合同 各类寿险 依据标的价值在订立合同时是否确定:定值保险合同与不定值保险合同 农作物、货物运输、字画古玩 财产业务 按照承担风险责任的方式分类:单一风险合同、综合风险合同与一切险合同,第一节,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3-5,保险金额与出险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对比关系: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保险合同与超额保险合同 按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 按保险承保方式分类:原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 保障对象是原保险合同被保险人 保障对象是原保险合同保险人,第一节,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3-6,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一、保险合
21、同的主体二、保险合同的客体三、保险合同的内容,保险人:保险公司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负有交付保险费义务的保险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注:投保人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被保险人: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注:自然人、法人可作为财产险被保险人,人身险的被保险人只能为自然人 受益人: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当事人,关系人,一、保险合同的主体,3-7,二、保险合同的客体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的载体,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3-8,三、保险合同的内容(一
22、)保险条款及其分类 按性质分:基本条款和附加条款 按保险条款对当事人的约束程度分:法定条款和任意条款(二)保险合同的基本事项,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3-9,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一、保险合同的订立 二、保险合同的形成与构成三、保险合同的效力,一、保险合同的订立 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最终达成协议的法律行为。保险合同的订立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投保人填写投保书是要约,保险人同意承保是承诺),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3-10,二、保险合同的形式与构成 保险单(正式书面凭证)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 暂保单(有效期30天)保险凭证(又称小保单)
23、其他书面形式保险合同的构成 在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和书面材料都是保险合同的组成部分。投保单、批单,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3-11,三、保险合同的效力(一)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成立:投保人与保险人就合同的条款 达成协议。生效: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条款对合 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生效条件:1.投保人交纳保费 2.“次日零时起保制”(合同成立的次日),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3-12,(二)保险合同的有效与无效 1、保险合同有效:指保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国家法律保护。注:有效的条件(具有主体资格、主体合意、客体合法、合同内容合法)2、保险合同无效(不合法),第三节,保
24、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3-13,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履行,一、投保人义务的履行二、保险人义务的履行,一、投保人义务的履行 如实告知的义务交纳保险费的义务(最基本)防灾防损的义务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的义务损失施救的义务提供单证义务协助追偿义务,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履行,3-14,二、保险人义务的履行1、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最基本)2、说明合同内容(特别是责任免除条款)3、及时签单的义务4、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密的义务,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履行,3-15,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及终止,一、保险合同的变更二、保险合同的中止三、保险合同的终止,一、保险合同的变更 指保险合同没
25、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根据情况变化,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保险合同的某些条款或事项进行修改或补充。,第五节,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及终止,注:1.保险合同客体不能变更 2.标的物的买卖、转让、继承引起的变更时主体变更,3-16,二、保险合同的中止 指由于某种原因的发生而使合同的效力暂时失效。(宽限期)被中止的保险合同可以在合同中止后的2年内申请复效。,第五节,保险合同的变更、中止及终止,3-17,三、保险合同的终止 1、自然终止(合同期限届满)2、因保险人完全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而终止 3、因合同主体行使合同终止权而终止 4、因保险标的全部灭失而终止(发生了非保险事故)5、因解除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理人 考试 串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