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人间词话》课件.ppt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人间词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人间词话》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国学大师 王国维,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盐官人。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主要作品有: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 人间词话 等等。,人间词话是本什么样的书?,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是王国维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传统古典文论和西方美学于一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独特,精辟阐释了“境界说”。,十则 王国维,初读课文,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境界 境界是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画面围绕“境界”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观 点?,围绕“境界”,作者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观
2、点?,1、境界的意义2、境界有“造境”与“写境”3、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4、境界离不开“情”与“景”5、成功者必经的三种境界 6、词的境界取决于作家“心”的境界7、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写出有生气,有高致的作品,第一则,总纲。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在第二则中作者说诗歌的境界可分为“造境”与“写境”,那么他们有何区别?,“造境”: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更贴近现实。“造境”并非胡编乱造,而必须遵
3、循自 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造境,写境,齐读第三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我之境: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不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景物被上明显的情感烙印。情在景上。无我之境:作者的心境完全融入客观景物之中(内心宁静平和),为外物所吸引达到忘我的 境界,外物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在 诗人眼底,情隐景下。,齐读第三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有我之境”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间词话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人间 词话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