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标讲座.ppt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标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标讲座.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2011版本)课程标准讲 座,目 录,A 导语 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 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 D 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 E 对“人教版”体育教材的学习体会,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内容:,一、怎样理解课程标准 二、客观对待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一、怎样理解课程标准 1、什么是标准什么是标准?1988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标准化法规定: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效果,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的使用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的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
2、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其中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标准具有法律属性,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而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调节自愿采用的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了推荐性标准也不构成法律责任。,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2、什么是课程标准教育部依法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管理、实施,学校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件依法制定的十分严肃的事情。课程标准是编写和审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组织管理和衡量义务教育质量
3、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作为关系二亿多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国家意志的行业标准,是依法制定、带有法规性和一定强制性质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保障中小学生受教育期间身心健康方面的基本标准。不明确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就很难把它定位好,定位不好就很难去贯彻落实它,因为它牵扯到如何理解,如何执行,如何操作等一系列问题。,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二、客观对待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1、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最主要的变化表现为“健康第一”“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育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几个核心观念
4、得到了共识并且深入人心。这几个核心观念指向了教育观、学生观与知识观,即教师用什么样的教育观从事教育活动,用什么样的学生观与知识观教育学生,这些核心观念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质量。实践证明,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观念、教学实践和学生变化是判断课程标准成效的基本指标,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不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2、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体育教师,积累了众多优秀成果观念决定行为。十年来,一大批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反思的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地方课程研究与实践、学校课程研究
5、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教学研究方面,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直到学校层面围绕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研究从未间断。贯彻课程标准也从当初的表浅到现在深入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评价如何落实到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内在关系等方面。,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3、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要看学生是否受益。十年课改,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能动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通过积极主动的投入、有效的学习、适宜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
6、很大变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能力不断提高。,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4、课程标准存在的主要不足体育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是正常的,这是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动力。十年课改实践证明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课程标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基本理念在国家层面确立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课程的目标按照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分水平建立了目标体系但具体到各个领域和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却很笼统、不便于操作缺乏比较明确的课程内容,难以支撑起众多的课程目标。依据目标体系确立的评价体系可操作性不强。,B 10年课程改革取得主要成绩与不足,5、十年课
7、程改革取得的基本经验改革要克服片面性,避免走Z字路,避免折腾,少走弯路;继承、改革、创新、发展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相理解、获得支持的局面是课程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体育课程设计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保障课程科学、可行的基础;建立体育课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方要求是新时期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实施的必要保障。,一、课程名称的变化 二、课程性质的界定和发展 三、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 四、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 五、实施建议方面的变化 六、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 几点建议,C 课程标准
8、的主要发展变化,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一、课程名称的变化 2011年版课程标准将课程名称由200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统一改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改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这一重大改变,不仅将近百年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学科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而且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中实质性地增加了健康教育的内容。,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课程名称的改变从2000年1月教基2000年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9、的通知,在课程设置中将“体育”改为“体育与保健”。同年8月4日,教育部颁发了教基厅2000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补充通知的文件,通知在课程计划中将“体育与保健”正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为什么把学科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除了依据以上文件规定,还有以下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央要求: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10、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要求。适应国际社会课程发展的趋势。比如日本称为保健体育,韩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香港称为健康与体育。学科名称的改变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时代标志之一。,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二、课程性质的界定和发展 正确理解和界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把握课程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个为主”,即主要手段、主要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课程标准性质的这一定位,摆正了体育与健康课
11、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准确位置,准确界定了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内在价值,并进一步阐述和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课程强调基础性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基础。课程强调实践性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提高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提高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课程强调健身性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运动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程强调综合性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渗透
12、德育,整合多种价值。课程性质的界定和发展,对于不断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与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三、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在价值,课程标准确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并在课程内容中按照四个水平将总目标、方面目标与各个水平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改变了“由目标到目标”“内容笼统空泛”的不足,便于广大体育教师理解“目标统领内容”和“通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实现目标”的思想。,课程总目标,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4,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C 课程标准的主
13、要发展变化,在2001版课程标准继续强调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强调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调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技能与方法强调增强学生的体能强调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强调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调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从制定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上看,改变了过去几十年或以技术、增强体质、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为主的思想制订课程目标的思路形成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学知识、会技术、强体能、会锻炼、讲创新、重行为、成习惯的一种养成式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思想既突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价值,又较好地发挥出课程的必要功能应该说这种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思路和表述方式适应了时代
14、发展的要求,必将对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导航作用。,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作了准确的界定和清晰地梳理。四个方面的目标从水平一到水平四一以贯之,既体现目标的指导性,又结合具体水平的课程内容支撑目标。同时,明确提出:“四个学习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避免了在课程目标理解和教学实践中的片面性。,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四、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如果说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内容则是构成核心的筋骨和血肉,如果没有科学的内容体系,很难支撑起课程目标,课
15、程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就会受到影响。经过几代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探索,特别是十年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必须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必须符合不同阶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兴趣特点和性别发展差异,必须把内容的教育性、科学性、文化性和可行性相结合,最终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选择和组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遵循以上原则基础上,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素:1.要遵循学生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2.要充分考虑体能与运动技能内容的纵向发展和横
16、向联系,以及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区分点和互补性,既要避免相互交叉重复,也要恰当联系、互相促进;3.要用递进式排列方法,精选重点运动技术学习内容,贯穿小学、初中,按照从基础运动逐步向专门的运动技能过渡的顺序,从小学到初中由多到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排列;,C 课程标准的主要发展变化,4.要有弹性的安排侧重学习的内容,即该阶段以侧重学习某内容为主,下一阶段则以锻炼为主;该阶段侧重学习某项内容,间隔一个水平阶段再排列这项内容(比如田径、体操等)并逐年减少,向专门的运动技能过渡,同时逐渐扩大选学内容的空间;5.用完成式排列方法,排列在特定年龄阶段进行学习和体验的内容(如青春期知识、老鹰捉小鸡游戏、攀岩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 体育 健康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