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五到十八课复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五到十八课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五到十八课复习.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 朝,时间建立者都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改称南京,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明太祖明成祖,1.机构改革:,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民政、刑狱、军政),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后增设内阁,2.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侦查),3.思想控制:八股取士(题目来自四书五经,文体为八股文),1.迁都:1421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2.继续削藩,3.特务机构:增设东厂,中外关系,郑和下西洋,人物:在位皇帝:时间:次数:目的:出发地:到达:意义:,郑和,明成祖,14051433,七次,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刘家港,亚
2、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戚继光抗倭,时间对象军队结果,明朝中期,倭寇(日本武士、商人、海盗),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台州九战九捷(浙江),扫除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的倭患,155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清 朝,女真的兴起清朝的建立,人物时间国号都城,努尔哈赤,1616年,金(后金),沈阳(盛京),人物改族名 改国号迁都,皇太极(清太宗),满洲,清,1644迁都北京,强化君权的主要措施,1.机构改革2.思想控制,目的人物名称标志,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我国封建君
3、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目的 名称 人物后果,加强君主专制,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发展,课堂演练,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2.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3.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马六甲海峡 红海沿岸 印度半岛 非洲东海岸A B C D,4.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C.
4、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5.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6.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A甘薯 B瓷器 C玉米 D马铃薯,7.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8.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厂卫制度D文字狱,9.秦始皇“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历史 第十五 十八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4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