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ppt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争论与展望,13.1 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13.2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13.3 对人工智能的展望,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2,13.1.1 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符号主义(主流学派)连结主义行为主义,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3,符号主义(Symbolicism),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原理: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起源:源于数理逻辑学派代表:纽厄尔、西蒙和尼尔逊等,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4,连结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原理: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2、 起源: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 学派代表:卡洛克、皮茨、Hopfield、鲁梅尔哈特等,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5,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 原理: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起源:源于控制论学派代表作:布鲁克斯(Brooks)的六足行走机器人,一个基于感知动作模式的模拟昆虫行为的控制系统,中南大学 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6,13.1.2 对人工智能理论的争论,符号主义认为人的认知基元是符号,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认为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 争论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