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中的化学因素.ppt
《人口增长中的化学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增长中的化学因素.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身边的化学,第一讲 民以食为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英国就从海上封锁德国从智利进口硝石。于是人们预言,德国得不到智利硝石,农田将缺乏肥料,炸药工厂也将停产,那么德国最迟在1915年或1916年便要自动投降,可使1916年过去了,德国还在顽强的战斗,农田照样一派浓绿,前线的炮火反而更加猛烈。原来德国以哈伯为首的一批化学家克服了当时的世界化学难题以廉价的空气、水和煤炭合成了重要的化工原料:,氨,(NH3),一、伟大的合成氨,哈伯与合成氨,合成氨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经历了约150年的时间。德国科学家哈伯在10年的时间内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单是寻找高效稳定的催化剂,2年间他们就
2、进行了多达6500次试验,测试了2500种不同的配方,最后选定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使合成氨的设想在1913年成为工业现实。鉴于合成氨工业的实现,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18年向哈伯颁发了诺贝尔化学奖。,智利硝石(NaNO3),缺氮的棉花,氮的固定:,把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包括:,自然固定:豆科植物固氮、雷雨天产生NO气体;,人工固定:合成氨等。,合成氨工业,1.合成氨的适宜条件:,(1)压强:,2050MPa,(2)温度:,500,(3)催化剂:,铁触媒(以Fe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2.合成氨工业简述:,原料:,空气、水、燃料,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压缩,(防止催化剂中毒),
3、合成,分离,液氨,N2、H2,二尿素,在化学肥料的氮肥中,尿素的发展是比较晚的,但自投入工业生产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生产速度和规模远超过其它氮肥。目前,全世界尿素产量占氮肥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跃居首位,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尿素施于土壤,铵的碳酸盐,水分,NH3和CO2,水解,微生物,NH3在细菌的作用下硝化为硝酸盐而被作物吸收CO2也可被作物吸收,促进光合作用。在土壤中不留下无用物,也不会酸化土壤。,1.尿素的发展历程,生产方法简介,1828年,唯勒在实验室由氨和氰酸合成尿素,1773年,鲁爱耳(Rouelle)蒸发人尿时发现了尿素,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用人工
4、方法从无机物制得人体排泄出来的有机化合物尿素,打破了当时流行的“生命力论”,成为现代有机化学兴起的标志。,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由氨和CO2直接合成尿素法。,1922年,首先在德国的法本公司奥堡工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30年代中期有了连续生产的不循环法50年代初期发展了半循环法60年代初期生产技术以水溶液全循环法为主70年代初期气提法生产尿素占优势,此后,出现了以氨基甲酸铵、碳酸铵及氰氨基钙(石灰氮)等作为原料的50余种合成尿素方法。但都因原料难得到或有毒性或因反应条件难以控制或在经济上不合理而在工业上均未得到实现。,2NH3+CO2 CO(NH2)2+H2O+Q,2工业上,可作为高聚物合成材料工
5、业尿素约有一半用来制成尿素-甲醛树脂,用于生产塑料、漆料和胶合剂等。此外,医药、纤维素、造纸、炸药、选矿、颜料等生产中也要用到尿素。国外用尿素作污染控制剂,吸收污染物,保护环境。,1.尿素作化肥含氮量为硝酸铵的1.3倍,硫酸铵的2.2倍,碳酸氢铵的2.6倍。节省了以吨氮营养物计的运输、贮存、施用等费用。,尿素是中性速效肥料,长久施用不会土质板结。施用及贮藏性能好,不分解、不吸潮、不结块、流动性好,还可配成多营养成分的混合肥料和复合肥料,以满足不同土质、不同作物之需。,尿素的重要用途,与甲醛的缩合反应 尿素与甲醛作用生成尿甲醛缩合物,可作为脲醛塑料的原料,也是一种很好的缓效肥料。,NH2CONH
6、CONHCONH2(HCNO)3+NH3 三聚氰酸,6Ur=三聚氰胺+6NH3+3CO2,2CO(NH2)2NH2CONHCONH2+NH3 缩二脲,NH2CONHCONH2+CO(NH2)2NH2CONHCONHCONH2+NH3 缩三脲,二、毁誉参半的农药,1.DDT 是怎样发现的,1874年,德国著名化学家 O.Zeidler 首先合成出来的。当时人们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用途,O.Zeidler 合成它完全是出于 对化学反应研究和化学结构的兴趣。,1939年,瑞士化学家 Paul Miller 合成了二氯 二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loroethane).
7、DDT的化学结构式为:Cl C Cl Cl CCl|Cl,2.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DDT的六个特点:(1)对害虫毒性很高;(2)对温血动物和植物相对无害;(3)无刺激性、气味极淡;(4)能广泛使用;(5)化学性质稳定、残效期长;(6)廉价且容易大量生产。,1944年 美国首先在意大利的军队和平民中广泛使用DDT,对付斑疹伤寒流行病。1952年 不少国家用DDT对付虐蚊,以控制疟疾流行病。(没用DDT以前,由于疟疾,全世界每年死亡200-300万人。),使用DDT 10 年后,疟疾作为人类的主要祸患基本消除。印度:7500万人(1952)-10万人(1964)前苏联:3500万(1956)-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增长 中的 化学 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