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导学案.ppt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导学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导学案.ppt(4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时 字音字形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第3课时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第4课时句子运用 第5课时语段信息提取与概括 第6课时口语交际 第7课时图文转换 第8课时综合性学习第9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第10课时名句默写,第一篇 积累与运用,第一篇积累与运用,第1课时字音字形,第1课时 字音字形,12012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扭转/纽带粗犷/旷日持久哽咽/狼吞虎咽B频繁/濒临 骁勇/百折不挠 竣工/崇山峻岭C奇妙/奇数 绰号/绰绰有余 称赞/称心如意D埋伏/埋怨 脉络/脉脉含情 臭氧/乳臭未干,D,解析 A项,ni/ni;gung/kung;y/yn。B项,
2、pn/bn;xio/no;jn/jn。C项,q/j;chu/chu;chng/chn。D项,mi/mn;mi/m;chu/xi。,第1课时 字音字形,B,解析 B项读音分别为:zhn/shn;xi/ji;zh/ch。,第1课时 字音字形,B,解析 A项中“字帖”和“碑帖”中的“帖”读“ti”;“请帖”中的“帖”读“ti”;“俯首帖耳”中的“帖”读“ti”。C项中的“绚”“炫”“渲”都读“xun”;“玄”读“xun”。D项中的“湛”“栈”读“zhn”;“辗”读“zhn”;“暂”读“zn”。,第1课时 字音字形,C,解析 A项中“栉”应读“zh”;B项中“模样”的“模”应读“m”;D项中“提”为多
3、音字,在词语“提防”中应读“d”。,第1课时 字音字形,B,解析 A项中“化装品”改为“化妆品”,“汗流夹背”改为“汗流浃背”;C项中“以逸代劳”改为“以逸待劳”;D项中“出谋画策”改为“出谋划策”。,第1课时 字音字形,C,解析“名信片”一词中的“名”应为“明”,“明信片”是为专供写信用的硬纸片,邮寄时不用信封,也指用明信片写成的信;“变本加利”中的“利”应为“厉”,“变本加厉”意为“变得比原来更为严重”。,第1课时 字音字形,D,解析“喧”是形近字“暄”的误写,“寒暄”意为问寒问暖,“暄”字在此的意思与“日”有关,而“喧哗”的“喧”与“口”有关,通过因义辨形,很容易辨别出来;“青”字是“清
4、”的误写,“山清水秀”意思是“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第1课时 字音字形,82008河南读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 正、整洁。Rn zhn xi z,yng chng lin ho de sh xi x gun。,第1课时 字音字形,解析 本题是一个综合性学习中的一道小题,联系材料“汉字书写”所写的汉字都是常用的简单的汉字,但书写时需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做到正确、端正、整洁。如果能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再誊写到田字格内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答案 认真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1课时 字音字形,命题规律,1河南中考汉字考查的都是常用字。字音重点是辨析多音字、形声字、易读错音的字。字形考查的重点
5、是形近字、同音字。2写字侧重考查常用汉字的字形辨析和书写。辨析的词语综 合了二字、三字、四字词语。3常考题型为选择题。,第1课时 字音字形,1课标对“汉字”的要求是:认识35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左右。汉字的书写,要求规范、端正、整洁。河南中考命题以课标为依据。2字音侧重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读。3字形主要考查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的辨形以及对于汉字的书写规范程度。辨析的词语综合了二字、三字和四字常用易错词语。,命题趋势,第1课时 字音字形,4为增加考查的覆盖面,常用四选一的选择题,也有其它灵活的形式。5养成准确、工整、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对于方框或田字
6、格,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第1课时 字音字形,必备知识,一、拼写规则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用y开头。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用w开头。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用y开头。加y后,的两点要省去。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韵母“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花儿(hur)。,第1课时 字音字形,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行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使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时,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o(皮
7、袄)。,第1课时 字音字形,二、笔顺规则要领先横后竖十字架,先撇后捺人不怕。从上到下看清楚,从左到右没乱抓。由外到内同携手,由内到外建国家。先里头来后封口,先中后边水平佳。,第1课时 字音字形,三、“六书”歌诀六书最早见周礼,象形指示和会意;形声转注与假借,“四体二用”须熟记。描摹事物为象形,造字最早的方式;辅助造字有指示,象形加符表新义;会意可分同异体,以上三种纯表意。半音半意形声字,汉字最多应熟悉;基本类型有六种,分析结构抓本质。,第1课时 字音字形,四、形声字诀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取声旁读字音,看形旁辨字义。上与下左和右,内跟外都熟悉。析结构多比较,六类型勤练习。,第1课时 字音
8、字形,常考清单,一、多音字多音字辨识的原则是“音随义转”,也就是说,字的读音随着字义的变化而改变。,第1课时 字音字形,思维轨迹 A项中“猝”应读c;B项中“绊”应读bn,“横”应读hn;D项中“衷”应读zhn,“怏”应读yn。故选C。,例12012眉山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丫杈(ch)长吁短叹(x)应和(h)猝然长逝(cu)B羁绊(pn)中流砥柱(d)蛮横(hn)戛然而止(ji)C媲美(p)引颈受戮(l)拗口(o)根深蒂固(d)D绮丽(q)莫衷一是(chn)炮制(po)怏怏不乐(yn),第1课时 字音字形,二、形声字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常说的“秀才读字读半边
9、”就是读的形声字,在平时学习中应加强识记。,第1课时 字音字形,思维轨迹 A项中“荣”应读rng,“怡”应读y;B项中“晨”应读chn,“绰”应读chu,“涸”应读h,“崩”应读bng;C项中“簇”应读c,“跚”应读shn,“栉”应读zh。故选D。,例22012荣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馈赠(ku)荣膺(yn)隐匿(n)怡然自得(ti)B晨曦(sn)阔绰(ch)干涸(g)山崩地裂(bng)C窒息(zh)簇新(z)蹒跚(c)鳞次栉比(ji)D胚芽(pi)糍粑(c)胆怯(qi)重蹈覆辙(zh),第1课时 字音字形,三、形似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因而在辨别形近字时要结合读音
10、和字义来识记汉字的字形。方法一是以义辨形,方法二是抓住形旁,辨义选字。,第1课时 字音字形,例32012嘉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宇。语文世界风光无限。在这里,我们寻(m)_春天的踪 迹,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走进戏曲天地,品味民族文化悠长的(yn)_味;追寻人类起源,体会古代神话永恒的(mi)_力;共话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心中的仰(m)_之情,答案 觅韵魅慕,第1课时 字音字形,四、同音字辨别同音字。首先,对于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来判定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其次,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第1课时 字音字形,例42012株洲 下列词语中有错
11、别字的一项是()A磅礴 逞辩 惊慌失措 疲惫不堪 B萧瑟 诘问 恪尽职守 巧妙绝伦 C隔膜 篷蒿 鳞次栉比 翻来复去 D稀疏 烦躁 迫不及待 一气呵成,思维轨迹“篷蒿”应为“蓬蒿”,“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故选C。,第1课时 字音字形,能力提升,一、识记多音字的规律1区分语体有些多音字可以根据其书面读音和方言口语读音的不同来识记。譬如,剥:书b,剥削、剥夺;口bo,剥笋、剥皮。血:书xu,血色、鲜血;口xi,出血了、血淋淋。,第1课时 字音字形,2明确词性有些汉字是由于词性不同而产生几个读音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参照词典注释和其在句子当中的语法功能来识记。例如:背,作名词时读bi,如脊背;作
12、动词时读bi,如背包袱。又如:处,作名词时一般读ch,如处室、到处;作动词时读ch,如处分、处世。,第1课时 字音字形,3辨析词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其意义,因此识记多音字时可以采用辨析词义的方法来整理一部分词语。比如:禅,(1)chn,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静坐:坐禅、参禅;泛指佛教的事物:禅院、禅师;(2)shn,禅让(帝王把帝位让给别人):受禅、禅位。又如:与,(1)y,给:施与;交往:相与;赞许、赞助:与人为善;等待:岁不我与;介词,跟:与虎谋皮;连词,和:工业与农业;(2)y,参与:与会。,第1课时 字音字形,4记少去多记住少数读音,甚至是个别特殊用法的读音,而不必死记其通
13、常读音或者其他义项的读音。比如“鲜”字有七八个义项,不便识记,但使用“记少去多”法来识记就显得十分简便。我们只要记住,当它解作“少”的时候读“xin”这个音,其余的读“xin”就行了。当然,为了使得识记更加准确,我们可以将多音字的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这样便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一箭双雕的功效。比如:“拾”只在书面用语“拾级”一词中念“sh”,其他情况一律念“sh”。,第1课时 字音字形,5同形异读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当中意思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对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整理一些特例。如澄清,作一个词用时读“chngqng”,有以下三个义项:清凉;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
14、弄清楚(认识、问题等)。作动宾短语时念“dngqng”,解作“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再如:累累,口语中解作“屡屡”时或“形容累积得多”时,读“lili”,如累累失误、罪行累累;书面语中解作“接连成串”或“形容憔悴颓丧的样子”时,读“lili”,如果实累累、累累如丧家之犬。,第1课时 字音字形,二、辨析易混字三法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因而在识记的时候要注意三者的结合,尤其要以义为依托来识记字音、字形。,1以义辨形例如:“戴”是加在手、面、颈、头等处之义;“带”有“携带”之义,弄清二字的含义,就不会将“披星戴月”中的“戴”写成“带”。,第1课时 字音字形,2抓住形旁,辨义选字 许多音同、音近
15、、形体相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而区别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不会用错字。如:“鹰”和“膺”,前者从“鸟”部,表示它是鸟类的一种;后者从“月”部,意思为“胸,胸中”,了解了这些以后,就不会把“义愤填膺”的“膺”写成“鹰”。3留意观察,字词搭配 对于常用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如“部署”“布置”中的“部”“布”,“刻苦”“克服”中的“刻”“克”,有时从意义辨析也比较困难,但只要随时注意到它们的搭配习惯,就能运用自如了。,第2课时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1.2012河南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公益与每个
16、人_。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_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_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_。A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 C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C,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解析“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公益与人没有利害冲突,所以是“息息相关”。“即使也”,表假设。“传递”,传送;传承,更替继承,“爱心”是“传递”,“传承”的是“文化”。,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
17、解与运用,22011河南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A见证铸就只有才 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 D见证造就只要就,D,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解析“见证”是当场目击可以作证的,“印证”是证明与事实相符,根据语境中的“并参与了”可知应选“见证”;第二空
18、根据宾语“栋梁之才”,动词应为“造就”;第三、四空根据语境来选关联词。,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32012福州依据词典解释,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通_达旦(霄,宵)“霄”有“天空”的意思,“宵”有“夜”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 填“宵”。B多姿多_(彩,采)“彩”有“颜色”的意思,“采”有“神色”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彩”。C物_天择(竞,竟)“竞”有“竞争”的意思,“竟”有“完毕”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竞”。D重_覆辙(蹈,导)“蹈”有“踩”的意思,“导”有“引导”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导”。,D,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解析 蹈:踏;覆
19、:翻;辙:车轮碾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横线处应该填写“蹈”。,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42012黄冈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B“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醴耀天。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D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C,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解析 A项中“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
20、,非常逼真;B项中“落英缤纷”是落花繁多的样子,而语境里杜鹃开得正盛;D项中“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不是开心高兴的意思。,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C,52012重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B理想,有时候它像那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的心;但更多的时候,它能激发你昂扬的斗志。C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第2课时 词语(成语
21、)的理解与运用,解析 这里应该用“微不足道”,指环卫工人的劳动平凡微小,不值得一说;“具体而微”指整个形体都已具备,只是比较微小而已。,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62009河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50个字。责任警示和谐居安思危同舟共济山清水秀_,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解析 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三要素:主题、修辞、选词,即要紧扣“爱护地球”的主题,恰当选词,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对地球现状的关注、对人们保护或破坏地球行为的评价、对实施保护地球措施的呼
22、吁等,力求流畅、自然、生动。答案 示例: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爱护它的责任。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家园永远山清水秀。,命题规律,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词语运用的考点主要有:1准确选用词语(含关联词)填空。2结合语境,理解课内外的常见词语和新生词语的含义。3辨析词语(成语)运用的正误。4提供语境,串联词语造句,连缀成段。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被社会认可的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河南省考查过考点2与考点4。,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命题趋势,1
23、常用词语(成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2考查内容以考点2和考点3为主。3考查形式上以选择题为主。4注重近义词的区别和关联词的运用。5注重从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考查成语的运用。6结合语境,围绕主题,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串联词语造句,连缀成段。,必备知识,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一、关于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
24、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基本义,其他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
25、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第2课时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二、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三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词是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秀美、壮丽、谦逊、刚强等。贬义词是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笨、奸诈、卑劣、渺小等。中性词是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如结果、状况、配合、方法等。,常考清单,第2课时 词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知识 积累 运用 复习 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