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课件第1章.ppt
《中级会计实务课件第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课件第1章.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第一章 总论,学习要点,教学内容,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思考题,练习题,课外阅读,退出,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2,一、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二、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四、熟悉财务报告目标五、了解会计基本假设,基本要求,返回,退出,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3,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第五节 会计计量,学习要点,返回,退出,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4,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会计基本假设,3.会计基础,1.财务报告目标,返
2、 回,教学内容,退 出,5.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5,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要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
3、和信贷决策;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与投资和信贷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6,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需要及时或者经常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7,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
4、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明确会计主体,才能理解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联系和区别。,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8,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
5、营为前提。明确持续经营的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偿还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企业应当定期对其持续经营前提作出分析判断,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出相应披露。,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9,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定期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企业应当定期对其持续经营前提作出分析判断,如果可以判断
6、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出相应披露。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0,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货币的职能决定了货币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数量等,都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
7、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1,五、会计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指出:“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指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也就是说,以应收应付为标准,而不是款项的实际收付是否在本月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
8、,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它不管款项的收付,而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为准,所以称为应计制。,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2,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包括以下要求:(一)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事实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二)如实反映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三)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3
9、,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应当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当然,对于某些特定目的或者用途的信息,财务报告可能无法完全提供,企业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予以提供。,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4,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鉴于会计信息是一种专业性较强制信息产品,因此,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
10、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如果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其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相关的,就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企业不能仅仅以该信息会使某此使用者难以理解而将其排除在财务报告所应披露的信息之外。,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5,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自身的历史信息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信息具有相互比较的基础。(一)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二)可比性还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
11、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6,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实务中,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2023/11/10,中级会计实务,17,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2023/1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会计 实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