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ppt
《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养生与进补,苏大附二院周湘明,中医学对健康(有神)的描述,形体壮实,比例适当;须发润泽,柔亮有光;面色红润,表情舒展;眼睛有神,灵气荡漾;呼吸从容,不急不慢;食欲旺盛,美食三餐;牙齿坚固,不蛀不松;听觉灵敏,耳朵不响;声音洪亮,气息悠长;腰腿灵便,不痛不酸;二便通畅,排放正常;舌红苔薄,脉象匀缓。,WHO提出的健康标准,精力充沛处世乐观,态度积极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力强对一般传染有抵抗力,体重适当,形体匀称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牙齿清洁,不痛不缺头发光泽肌肤弹性,步态轻松,内容提要,中医养生史中医养生法,中医养生历史知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中医养生文化的完
2、善中医养生文化的特征,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殷商周萌芽时代“六饮、六膳、百馐、百酱”饮食调理工作,春秋战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左传记载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儒家、道家,儒家孔子,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知者乐,仁者寿。”(颜渊),孟子,
3、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提出,要身心健康,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道家 老子,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说:“吹
4、呴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三大特点:节欲、适度、运动,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鼎盛期(约千年)黄帝内经,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首次
5、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上古天真论,全面的总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异法方宜论中介绍的导引、按足乔等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具体养生原则,即“不令邪气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饮食禁忌”等等。华佗创立“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华佗长年坚持“五禽戏”锻炼,以至“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虎,鹿戏,熊戏,猿戏
6、,鸟戏,重视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教色彩的养生方法。代表人物:葛洪、陶弘景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提倡宝精行气,创立胎息功法。,魏晋南北朝,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两宋、金元 圣济总录认识到人体“因气而荣,因气而病”。主张养生应该努力保养气血,调理气机。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提出养生要务在于保养脾胃之气。丘处机的养生思想除了强调“全神炼气”。,宋丹溪格致余论茹淡论: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老年养生食谱。真宗、徽宗等皇帝狂热崇道,使得道教宗派迅速蕃衍,道教理论有所深化
7、。陈抟所著的指玄篇、阴真君还丹歌注、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均为阐述道教丹派养生理论和方法的重要专著宋代文学家邵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老年肢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五字秘诀“笑、嗜、足、慎、除”。,中医养生文化的完善,明清发展和传播张景岳治形论,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体与生命的内在联系,提出形是神和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并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李时珍本草纲目则丰富和发展了饮食调养的理论,通俗易懂的养生读物方面,如医先、遵生八笺、食色绅言、呻吟语、类修要诀、老老恒言等 胡文焕类修要诀“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理论水
8、平进一步提高,表达方式通俗易懂,中医养生文化的特征,以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结合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人与自然相统一与传统医学血肉相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形神兼顾,重在养神 虚静养神,开发潜能 因地制宜,性命双修,中医传统的养生方法,精神养生方法起居养生方法饮食养生方法运动养生方法药物养生方法,精神养生,精神养生方法是通过精神上的调节使自己每天都有个愉快的心情清静法修身养性、抑目静耳、省思少虑陶冶法制约法宣泄法倾诉、诗歌、作文,起居养生,起居养生方法是通过良好的生活起居方式来保证身体健康每日起居一年起居,每日起居有常,起床之前搓脸、转睛
9、、叩齿、挺腹、提肛、梳头、弹脑、猫身起床之后冷面、温齿晨起一杯水补水、通便、清肠、醒脑、养颜合理早餐粮谷、蛋白、蔬菜、水果晨练科学、忌空腹通二便,一年起居有常,(后述),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方法是通过合理的膳食(包括药膳)来保证健康预防疾病合理膳食“药补不如食补”食物性味四季饮食有别体质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方法是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药物养生,药物养生方法则是通过补益中药或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来补益或治疗虚弱体质的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补益中药的合理应用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或有疾病的中老年人,中医养生五大要点,节饮食足睡眠悦情绪应四时常运动,1节饮食科学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者
10、,人之大欲也”(孔子)“五谷为养”黄帝内经“五谷杂粮,五果为佐,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蔬”、“荤”“膏梁之变,足生大疔”,饮食养生的原则,五味调和和谐“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食无偏嗜全面“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饮食有节规律定量、定时、卫生、寒温适度,2足睡眠睡眠充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生三要“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睡眠、起床时间与节气有关子、午时段,中医睡眠机制,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清代医家李渔:“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
11、,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应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提高睡眠质量诀巧,午睡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 睡前减慢呼吸节奏 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 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
12、于健康。)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3适四时,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灵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俞琰周易同契发挥“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如夏季出汗,秋季肤干。水土环境不同,人的生活习性也会产生差异。关节痛、干燥症、“空调病”,春季养生内应肝木,“百草回生,百病易发”、“虚邪贼风”腠理疏松、气
13、血活跃、趋向体表,脏腑气弱血衰,“春困”春为少阳之时,肝木之气当令,忌怒,“怒则伤肝”“春捂”,“早睡早起”饮食宜清平、养肝芹菜、菊花脑、茼蒿、佛手瓜防传染病、流行病麻疹、水痘、腮腺炎、流感、流脑、甲肝,各种花粉或螨虫过敏,夏季养生内应心火,气候炎热、万物茂盛代谢旺盛、毛孔开泄“暑湿”,湿困碑胃,“心静自然凉”“晚睡早起”、午睡“汗为心液”,宜情志平和饮食应新鲜、清淡绿豆、菊花、莲子、苦瓜、西瓜,富含钾、钠等电解质,茶叶粥、扁豆粥、百合粥等防中暑、伤风肠道传染病,秋季养生内应肺金,“秋高气爽”、“秋燥症”宋代陈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悲愁”,“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乐观情绪、平各心态
![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ppt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7/4/1f3716b2-58fc-456c-b803-ef4a7ae72209/1f3716b2-58fc-456c-b803-ef4a7ae722091.gif)
![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ppt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7/4/1f3716b2-58fc-456c-b803-ef4a7ae72209/1f3716b2-58fc-456c-b803-ef4a7ae722092.gif)
![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ppt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7/4/1f3716b2-58fc-456c-b803-ef4a7ae72209/1f3716b2-58fc-456c-b803-ef4a7ae72209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养生 进补 知识 科技 进修 学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