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峡,郦道元,学习目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三峡美的独特之情,郦道元(466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
2、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甚略。,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地理学专著,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这部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
3、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唐宋诗人陆龟蒙、苏东坡都有阅读水经注的嗜好。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称郦道元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b),世人所公认。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1905)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课文选的是总写三峡的一段,是全注的精华所在。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注音、注意字形,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巫,读准字音,感情投入,断句合理,有抑扬顿挫感。,我们都是播音员,自三
4、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自学方法:1.重点词语的解释 2.词性的活用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5.通假字 6.重点句子的翻译,我们都是自学家,【文言知识】,(1)通假字阙:通“缺”,空缺。转:通“啭”,声音曲折()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空谷传响(动词活用作名词,回声。),我们都是自学家,()一词多义,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 多生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5 课件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