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课外古诗词前3首(人教版).ppt
《七下课外古诗词前3首(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课外古诗词前3首(人教版).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背诵,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诗词的乐园,探寻诗词的乐趣吧!多背诵诗词、了解诗词,才能让你信心十足地迎接考试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山中杂诗二、竹里馆三、峨眉山月歌,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读一读,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
2、代诗风。,详解诗词,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窥:从缝隙中看。,檐:房檐。,远远望见山与天相接处飘来了烟云,从竹林的缝隙中看见了那渐落的太阳。鸟向屋檐飞来,彩云似乎是从窗里飘出。,诗词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间日落景象的小诗。清代诗人沈德潜称赞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茂林修竹中透出落日的脉脉余辉。写“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写“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是画面平添了些许幽谧气氛。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茅檐;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
3、人闲淡自得的情怀。一句一景,角度独特,情趣盎然烟”由山际而起,“日”由竹林窥见鸟”在檐上,“云”出窗里。虽未写人,但无处不显示着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别致的写景技巧。这四组小景生动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山居之乐油然而现,令人冋味不已。,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读一读,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
4、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详解诗词,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hung):幽深的竹林。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篁”。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外 古诗词 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3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