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ppt
《《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 货币政策,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赵长茂 1210,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特性,(一)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以调节货币流通量,进而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各种手段,货币政策运作程序:,货币政策目标决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货币政策措施实施,货币政策效应反馈,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二)货币政策的特性,反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货币政策是侧重总量调控的政策,货币流通量总供求关系,3、货币政策是以需求调控为主的政策,货币流通量总需求,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关系,二、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通货稳定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
2、,(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中介指标的特性 可测性、可控性、关连性,2、中介目标的种类,(1)基础货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是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2)利率,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重要变量,(3)货币供应量,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四个层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的解释: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1: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2:1城乡
3、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3: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199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改革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货币政策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把货币供应量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三、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利率、贷款限额,(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即放款数量多少。,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到中央银行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信贷规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 理论 实践 第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