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认证-新技术(第一章).ppt
《《通信工程师》认证-新技术(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师》认证-新技术(第一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 新技术、新业务,北京市通信工程师认证考试委员会讲师:李猛,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一、软交换技术二、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三、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四、固定智能网技术,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是(Softswitch)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宽带管理、计费等功能,同时可向用户提供现有的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实际上和电路交换的实质相同,由一个或者一族控制处理机来完成用户管理、业务逻辑、信令分析处理和
2、路由选择等核心功能。区别是交换组织由原来的TDM时隙交换网络替换为包/信元交换网络,这就是“软”交换的由来。把业务融合到了一起。,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的特征: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支持众多的协议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与传统的OAM不同,与业务无关,是在基于IP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功能:设备位于NGN的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
3、(包括H.248、H.323、SIP*);业务提供功能,软交换主要处理实时业务;通过可编程的、逻辑化控制的开放的API协议,实现与外部应用平台的互联互通;通过不同的逻辑与媒体层的网关交互,对网关设备或IPATM网的核心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融合网络中的呼叫控制,会话的建立、修改和拆除过程以及媒体流的连接控制;提供网守功能资源控制功能和QoS管理功能;操作维护功能;计费功能,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可用于IP、ATM等数据网,也可以用于电路交换。目前主要应用于IP网,主要因为IP网的呼叫控制与承载连接是分开的。,通信工程师认证部
4、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参考模型机功能实体:软交换系统的参考模型;,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参考模型机功能实体:软交换系统的参考模型;数据平面:数据库、计费传输平面:负责语音、视频的传送管理平面:包括网络操作和控制等控制平面:控制功能、如信令等应用平面:业务和应用控制功能,包括会话控制、路由等软交换当前的主要业务有一号通、彩铃、视频通信等软交换的功能实体:软交换通过各种具体协议与具体的网络实体通信,功能实体见下页图网守:用户认证、地址解析、带宽管理、计费等功能应用服务器:提供多种智能业务和增值业务信令网关:
5、7号信令和IP网边缘接收和发送信令消息的信令代理媒体网关控制器呼叫代理:负责控制IP网络的连接媒体网关:处理电路交换网和IP网的媒体信息互通中继网关:汇接接入接入网关:综合接入、用户接入住户网关:解决用户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对外接口:开放的协议媒体网关与软交换间的接口;信令网关与软交换间的接口;软交换间的接口;软交换与应用业务层只见的接口;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间的接口;软交换与网管中心间的接口;软交换与智能网的SCP之间的接口;,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
6、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Cisco的标签交换为基础,并吸收其他的各种方案的优点,是IP与ATM结合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属于集成模式。解决了传统路由器数据包的转发效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并明确规定了一整套协议和操作过程,在IP往那通过ATM和FR实现快速交换。,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的特点:可以运行在任一网络:ATM、FR等,目前主要解决支持IPv4和IPv6协议,逐步扩展到其它协议利用现有成熟的路由协议
7、,简化了网络设计过程、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改善了传统IP网络中的N2问题,增强了扩展性;增强网络性能;采用集成模型,将路由、寻址、控制放在一起,简化控制过程、避免技术地址解析的复杂性;能够支持各种传输层协议与链路层协议,是一种标准的解决方案,保证互联互通;当使用ATM交换机来支持MPLS时,MPLS对IPATM良好的结合能够使目前设备的投资得到充分的利用。,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知识,MPLS中的技术术语:标签(Label):标记,是一个数据头,标识一个径流标签交换路由器(LSR)标签边缘路由器(LER)标签栈:排序的标签集,支持分级选路标签分
8、发协议(LDP):控制协议标签交换路径(LSP):入口到出口的交换式路径标签信息库(LIB)径流(stream)转发等价类(FEC):一系列IP分组径流合并标签分发对等实体,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的网络结构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在ATM骨干网上引入,它的网络核心部分由LER和LSR组成。,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的基本原理:第一步:入口处的LER接受到终端A的分组,完成第三层功能,决定需要哪种第三层的业务,并对分组进行标签粘贴;第二步:使用传统的路由协议建立到终点网络的连接,同
9、时使用LDP完成标签到终点网络的映射;第三步:LSR收到经LER打上标签的数据包后,不再进行任何第三层处理,只依据分组上的标签进行交换;在MPLS出口的LER上,将分组中的标签去掉后 传送给终端用户B或继续进行转发。,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师认证部分专用讲义,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标签分发协议(LDP):三种基本的标签分发协议LDPLDP是基本的MPLS信令与控制协议基于约束的CRLDP协议CRLDP是LDP的扩展协议扩展的RSV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工程师 通信 工程师 认证 新技术 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