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ppt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13高考复习第一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结构,第十一课正确地认识社会,前 言,目 录,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考点扫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1)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2)形式:地理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1)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2)形式:风俗、心理、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3)影响因素:一般因素: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教育
2、和职业、社会实践重要因素:阶级性,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最突出的表现在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2)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拓展】存在与思维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区别,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基本内容:(2)地位和作用:
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思维拓展】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2)上层建筑含义: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形式:A.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B.思想上层建筑:指
4、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适合或不适合B.是否为先进或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4)方法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4.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思维拓展】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参见P90图)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考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1)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基本矛盾是什么“两对矛盾”特点:是非对抗性矛盾【思维拓展】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途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
6、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A.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思维拓展】,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考点扫描】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点一:人民群众的概念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3.在我国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范畴,考点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与哲学 生活 哲学 第四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