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复习.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复习.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目标,1.背诵;2.掌握文言词语;3.翻译重点句子;4.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文学常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2、孟子是 时期思想家,孟子是 家经典作品。,文言词语-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 3、法家拂士 4、所以动心忍性,(通“增”,增加),(同“横”,指不顺),(同“弼”,辅弼),(通“韧”,坚韧),b,文言词语,1、人恒过2、而后作3、征于色4、而后喻5、入则,犯过失,奋起,指有所作为,颜色,在里面,指国内,了解,常常,文言词语,1、舜发于(起,指被任用)2、傅说举于(任用,选拔,指被选拔)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文
2、言词语,1、苦其心志2、劳其筋骨3、饿其体肤4、空乏其身5、乱其所为6、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使错乱,用来,使.惊动,使坚韧,句子翻译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句子翻译2,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
3、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读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考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