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复习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准确默写文中的 重点句子。2、能够熟练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3、能辨析作者的说理思路,并能判断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擂台一,孟子,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辩论家。他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并有“”之称。他主张,。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是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书”指的是:,轲,仁政,亚圣,孔孟,儒,民贵君轻,儒,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文学常识我知道,一、本课的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3.衡
2、于虑:,通“增”,增加。,通“弼”,辅佐。,通“横”,梗塞,指不顺。,二、词类活用:,1.人恒过,然后能改:2.行拂乱其所为: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必先苦其心志:5.饿其体肤:6.空乏其身:7.劳其筋骨:,名作动,犯错误。,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动用法,使饥饿。,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三、古今异义:,喻 古义:今义:,所以 古义:今义:,了解,明白。,比喻,修辞手法的一种。,用这些办法。,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四、一词多义:,于,1.管夷吾举于士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困于心,衡于虑:4.生于忧患:,从
3、,给,在,在,其:全文都是代词,指人才。,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第三段,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个别),(一般),(客观),(主观),(个人),(国家),(中心论点),(正面),(反面),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中心论点,1、课文连举古代几位名人的事例,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必须经历哪些磨难?他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思考,答: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4、所为。思想、生活和行为三方面。,3、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思路:本篇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是在苦难中造就的;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才的意义;接着由人才的造就扩展到治国,并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最后得出作者的观点。,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4、学习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答: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拓展延伸显身手,擂台五,1、你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