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ppt
《《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叶澜教授:课堂教学“五个实”好课标准,扎实(有意义的课)充实(有效率的课)丰实(有生成的课)平实(常态下的课)真实(有缺憾的课),一年的教学经历,感受很深,饱偿了很多酸甜苦辣。一年中在教学中所投放的精力,不亚于毕业班的教学。一年的心理历程是纷繁复杂的,主要有三个基本历程:迷惑 理智 理性 其中:,新课程感受,迷惑源于心理的恐慌 理智是一种职业使然 理性是教师“真实”价值体现的保障,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 关于校本教研工作的若干思考,案例1,与老教材相比,初三化学新教材中增加了这样一个内容: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别均为无色透明的澄清石灰水和水。这个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后的第一个探究课题。
2、此时,学生学习化学尚不满两周。澄清石灰水的性质学生还没有学习过,对水也只有生活常识性的认识。但是从实验的角度看,要区别二者,途径很多,操作也简便。,:“这节课的知识点在哪里?”-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一次教学实践,对该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澄清石灰水和水的性质只是探究活动的载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是通过初次实践尝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活动的常规模式,为今后类似教学内容打下基础。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过少,于是将课题改成设计实验区别均为无色透明的澄清石灰水和水,允许学生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教学流程:,提前两天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设
3、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填写实验报告,课堂上学生资料与方案交流,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情况交流,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小故事,实验方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然而有几个情景却让人回味不已。,情景一:资料错了吗?,授课的杨老师工作认真、细心、负责,考虑到学生第一次做这样的回家作业(指回家查找资料和设计方案),杨老师特意在上课前将学生查找的资料收上来细细看了一遍,发现有一位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条资料:“将澄清石灰水和水分别泼向墙壁,先干的就是石灰水,后干的是水”。杨老师过去从没听说这种说法,于是就给这一条打了一个“”。因为这个“”,这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资料时没有提出这一方案。,课上
4、,听课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向学生做了询问。,师:这个方法是你从资料上查到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生:不是(自己)想的,是从一本书里面看到的。师:那你想试试这种方法吗?生:想。,在过去,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现在,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学习资料的来源必然越来越多,资料中也完全可能出现教师闻所未闻、无法解释的内容。如何对待这些内容,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教学的“圣经”,书中的知识一直被视为绝对真理,因此,掌握课本中知识的老师也就成为知识的权威。由于教师教授课本知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测试考查课本知识,造成教师的权威地位一直得以稳固和强化。
5、杨老师很自然地打下这个“”,显示出教师把自己作为知识的权威和评判者的习惯思维。然而,一旦游离到课本之外,老师的权威地位就开始出现危机。,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一个“”而承认自己是错的,她仍然“想”试试!她希望通过实验来检验信息的真伪,而这种态度正是我们非常希望培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学生并没有就这个问题主动向老师提出质疑或要求解释。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习惯提出问题),而这种习惯的缺失正反映了我们在教学中缺乏对这种行为的关注和鼓励。,教师教学设计里最后一部分科学家的小故事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讲,教师选择这部分内容的原意是培养学生学习
6、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与我们长期以来通过说教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做法同出一辙。然而,科学态度的养成只能通过行为的强化,期望通过讲几个科学家的小故事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做法,有如“纸上谈兵”,只能使学生对科学态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很难进入学生的行为准则。,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教师不再在课前对学生的资料进行评判(了解但不判断),而是留待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情景二:我不知怎么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两次学生交流讨论,每一次交流发言学生都显得积极而有条理,但老师却感到有点紧张,在应对学生的发言时显得比较刻板,语言也有点儿单调。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7、:,有几组学生选择同一方案进行实验:分别测定石灰水和水的密度,因为石灰水的密度比水大(这个这个结论是学生依据物理常识得出的),通过比较密度可以区别这两种试剂。这个方案的常规操作过程是:分别称量同体积的石灰水和水的质量(至少要称四次,空烧杯的质量、试剂加烧杯的质量)再计算密度(或直接比较质量亦可),得出结论。,有一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做法:分别将两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里,调零 待天平平衡后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石灰水和水 天平的指针偏转的方向就是密度较大的一方,烧杯中的试剂也就是石灰水(一次也不用称,步骤非常精简)。,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按操作规范,托盘天平的右盘应该放置砝码)显示出学
8、生对托盘天平原理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而学生打破规范的举动也显示出学生的创造性。,然而,对学生如此精彩的思维,老师只是点点头,就让学生坐下了。课后,杨老师焦虑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发言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由于学生查找的资料不同,思维的方法不同,形成的答案也各有千秋,所以此时老师面对的是开放的问题。老师一方面需要判断学生思维的合理性,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应对可能会出现的、自己预料之外的说法;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恰当地对学生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一系列需要教师同时考虑的问题对教师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加上教师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还不习惯,使教师感到“不知道该怎样说”。,针对
9、这个问题的讨论没有形成成熟的想法,我们感到这个问题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化的答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学识、教师的经验、教师的教学机智等等,都是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但这个问题也是在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后,都将会面对的一个广泛性的问题。也许,对这个问题的持续探究,将成为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催化剂。,情景三:这节课的知识点在哪里,课上完了,听课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评课时,有的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节课的知识点在那里?”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其他听课教师的注意。而对准备这节课的教师们来说,这个问题的提出仿佛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在备课时没有人感到存在这个问题,但此时这个问题确乎是如
10、此值得关注因为这节课中确实几乎没有过去必备的“知识目标”,或者说,没有过去意义上的“知识点”。课堂中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内容只是学生进行研究的内容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通过学生的研究落实石灰水或水的化学性质,而是着重总结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模式。,我们一直十分关注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对于上课的老师来说,准备一节课,首先就是确定这节课的知识目标,然后再考虑如何体现出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情感等教学目标。通常能力的培养常常通过教学方法体现,而情感关注则通过科学史以及一些其他资料的展示体现。,对于听课的教师来说,听完一节课,首先做的判断就是这节课是否达成了知识目标,随后再评判其他的目标(如能力目标、情
11、感目标等)是否体现,再进一步关心教学方法是否为达成目标服务,是否合适。只要一节课的知识点都出现了,其他未能涉及,也仍然不能算失败。从这样的评价标准来看,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就不足为怪了。,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案例2:这样的一节课这样上值得吗?,背景:化学必修 1 教材“引言”的教学,1、本引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中阶段如何重新认识“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化学”等问题,其中对什么是化学的描棉毛衫是非常精辟的,但通篇全是文字描述,理解上较抽象。2、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或老师一带而过。3、高一化学背课组的做法是,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思考:,1、这样的
12、一节课这样上值得吗?,2、准备这一节课花多常时间?,3、靠一个人来准备这一节课可能吗?,文本建设,全面实施,常规运行,课程改革一般进程,第1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忠实执行,互相适调,主动创新,思想 智慧 力量,观念冲突激烈配套到位不够,当前的背景,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课程改革对减轻课业负担,有明显作用吗?,新教材还没有成套、成熟,教师怎么实施?,缺少与课改相配套的资源,怎么办?,推出了一些新课程(综合、拓展),谁来教?,在学科教学中提倡加强实践、探究,时间够吗?,倡导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教师有能力吗?,关于新课程使用过程中不乏太多的疑问,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谁是解决目
13、前这些问题的关键?,一时间,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学识、教师的经验、教师的教学机智从哪里来?怎么来?,教师?核心力量,专家?,领导?,如何去解决目前这些问题?,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如何去解决目前这些问题?,专家认为,需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1、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将把成才的道路铺到每个人脚下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3、让自我反思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自我反思,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教研组建设,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保障,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
14、教研之路,核心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教育理论,课程专著,高校、科研室专家,课程专家,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相同或不同学科教师以问题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平台,以公示方式展示困惑与收获,互助共进,反思自我教育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录和具体案例分析并对照先进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找准薄弱点提高自我,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教师的专业发展若干设想,针对存在问题,将学习、培训、教学、研究结合,提高专业素养;实现资源、经验共享,建青年教师研究会营造氛围;以课例为载体,以微格教学为抓手,以年级组合作为平台;实现“课后聊天”制度,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 新课 推动 教师 校本 教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