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物相分析及其应用.ppt
《X射线物相分析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射线物相分析及其应用.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吴志国兰州大学等离子体与金属材料研究所,现代材料物理研究方法 第五讲,2,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材料的成份和组织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基本因素。化学分析能给出材料的成份,金相分析能揭示材料的显微形貌,而X射线衍射分析可得出材料中物相的结构、含量及元素的存在状态。因此,三种方法不可互相取代。物相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3,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得到的结果是宏观体积内(约1cm210m)大量原子行为的统计结果,它与材料宏观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有直接、密切的关系。这里介绍利用JCPDS卡片进行物相定性分析及建立在衍射线累计强度测量基础上的定量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4,物相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鉴别出待测样品是由哪些“物相”所组成。X射线之所以能用于物相分析是因为由各衍射峰的角度位置所确定的晶面间距d以及它们的相对强度I/I1是物质的固有特性。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晶格类型和晶胞尺寸,而这些又都与衍射角和衍射强度有着对应关系,所以可以象根据指纹来鉴别人一样用衍射图像来鉴别晶体物质,即将未知物相的衍射花样与已知物相的衍射花样相比较。既然多晶体的衍射花样是被鉴定物质的标志,那么就有必要大量搜集各种已知物质的多晶体衍射花样。Hanawalt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搜集并获得了上千种已知物质的衍射花样,又将其加以科学分类,以标准卡片的形式保存这些花样,这就是粉末衍射
3、卡片(PDF)。,5,粉末衍射卡片(PDF),1942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等出版了第一组衍射数据卡片(ASTM卡片),以后逐年增编。1969年,建立了国际组织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oint Committee on Powder Diffraction Standards,JCPDS)。在各国相应组织合作下,建立了PDF数据库(Powder Diffraction Files),出版了粉末衍射卡片,现已出版了近50组,包括有机及无机物质卡片60000余张,每年以2000多种的速度增加。PDF卡片索引:无机索引;有机索引;Hanawalt索引;Fink法数字索引;字母索引PDF卡片具体形式见下页
4、:,6,粉末衍射卡片(PDF),7,8,索引方法,字母索引 哈纳瓦尔特(Hanawalt)索引 Fink法数字索引,9,字母索引方法,已知被测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时用此方法。根据物质化学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一字母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元素档中又以另一元素或化合物名称第一字母为序编排。在名称后面列出物质的化学式、其衍射图样中三根最强线的d值和相对强度,以及物质的卡片序号。检索者一旦知道了试样中的一种或数种化学元素时,便可以使用这种索引。被分析的对象中所可能含有的物相,往往可以从文献中查到或估计出来,这时便可通过字母索引将有关卡片找出,与待定衍射花样对比,即可迅速确定物相。,10,哈纳瓦尔特(Hanawal
5、t)索引,哈纳瓦尔特索引是一种按d值编排的数字索引。当待测样品中的物相或元素完全未知时,可以使用数字索引。该索引将已经测定的所有物质的三条最强线的面间距d值从大到小按顺序分组排列。按照排在第一位的最强线d值分成若干大组,各大组内按第二位的d值自大到小排列,每个物质三强线后列出其它5根较强线的d值(按强度顺序排列)。d值下的脚标是以最强线强度为10时的相对强度,最强线的脚标为“x”。在d值数列后面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JCPDS卡片编号。,11,哈纳瓦尔特(Hanawalt)索引,有时由于试样制备及实验条件的差异,可能被测结晶物质相的最强线并不一定是JCPDS卡片中的最强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被
6、测结晶物质相在索引中只出现一次,就会给检索带来麻烦。考虑到影响强度的因素比较复杂,为了减少因强度测量的差异而带来的查找困难,索引中将每种物质列出多次。当三条强线中的任何两线间的强度差小于25%时,均将它们的位置对调后再次列入索引。最好是分别以d1d2d3、d2d3d1、d3d1d2进行排列。每条索引包括物质的三强线的d和I/I1、化学式、名称及卡片的顺序号。,12,哈纳瓦尔特(Hanawalt)索引,以下是Hanawalt索引中几个无机物相的条目:,2.09x 2.559 1.608 3.488 1.375 1.745 2.384 1.403 Al2O3 10-173 3.60 x 6.018
7、 4.368 3.006 4.154 2.744 2.002 1.812 Fe2O3 21-920 i 2.08x 2.218 1.566 1.395 1.372 4.632 1.872 6.931(Ti2Cu3)10T 18-459 3.34x 4.264 1.822 1.542 2.461 2.281 2.131 1.381-SiO2 5-490,13,Fink法数字索引,也是一种按d值编排的数字索引。主要为强度失真的衍射花样和具有择优取向的衍射花衍设计,在鉴定未知的混合物时,它比Hanawalt索引方便。将8条衍射线列入索引,但只取四强线作为检索对象,这四条衍射强线都有可能放在首位排列一
8、次;改变首位线条d值时,整个数列的循环顺序不变。d1d2d3d4d5d6d7d8,d2d3d4d5d6d7d8d1,d3d4d5d6d7d8d1d2,d4d5d6d7d8d1d2d3。分组方法和条目的排列方式以及各条目包含的内容与Hanawalt索引相同。,14,Fink法数字索引,具体样式如下:2.992.95 2.973 2.53x 2.102 1.721 1.633 1.494 1.281 1.091(Fe3O4)56F 19629 2.572.51 2.53x 2.102 1.721 1.633 1.494 1.281 1.091 2.973(Fe3O4)56F 196291.671.
9、58 1.633 1.494 1.281 1.091 2.973 2.53x 2.102 1.721(Fe3O4)56F 196291.571.48 1.494 1.281 1.091 2.973 2.53x 2.102 1.721 1.633(Fe3O4)56F 19629,15,自动检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也被引入了物相分析,进行自动检索,这就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计算机自动检索的原理是利用庞大的数据库,尽可能地储存全部物相分析卡片资料,并将资料按行业分成若干分组,然后将实验测得的衍射数据输入计算机,根据三强线原则,与计算机中所存数据一一对照,粗选出三强线匹配的卡片50-10
10、0张,然后根据其它查线的吻合情况进行筛选,最后根据试样中已知的元素进行筛选,一般就可给出确定的结果。以上步骤都是在计算机中自动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对于计算机给出的结果再进行人工检索、校对,最后得到正确的结果。,16,定性相分析方法,物相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待定试样的衍射谱线与JCPDS卡片中的标准谱线数据对照。我们重点介绍在试样的化学成分未知的情况下,利用数字索引进行定性分析的步骤。用照相法或衍射仪法摄取试样的衍射谱 试样为磁性样品(如Fe)时,用Co靶,其它可用Cu靶。使用滤波片或单色器可以消除K线的干扰,降低背底。试样表面需平整、清洁,若表面曾被机械加工过,要用电解抛光或化学腐蚀的方法去除
11、表面应变层(若做表面层分析,不能处理)。,17,定性相分析方法,待测试样的衍射谱(Cu靶,单色器),18,定性相分析方法,确定衍射线峰位 定出各条衍射线的峰位(对于一般的定性分析,用强度最大处定峰就够了),求出相应的面间距d,并估算各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1(最强线I1为100),按d值自大至小排列成表(见下页)。目前先进的X射线衍射仪,在绘出谱图的同时,自动地在峰位上标出d值,免去了人工计算的麻烦。,取三强线作为检索依据查找Hanawalt索引,19,20,定性相分析方法,在进行物相分析时应注意:d值是鉴定物相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试样及测试条件与标准状态有差异,所得的d值一般有一定的偏差。将
12、测量数据与标准卡片对照时,允许的偏差小于0.002nm。当被测物相中含有固溶元素时,即当有掺杂离子进入被测物相的晶格时,差值可能会较大,要根据试样本身情况加以判断。衍射强度是对试样物理状态和实验条件很敏感的因素,即使采用衍射仪获得较为准确的强度测量值,也往往与卡片上的数据有差异。当测试所用辐射波长与卡片上不同时,差别更明显。所以分析时,强度是次要的指标。织构的存在以及不同物相的衍射线条可能出现的重叠对强度都有很明显的影响,分析时应注意这些问题。,21,定性相分析方法总结,只从d值和I/I1数据进行鉴别,有时会发生误判和漏判。有些物质的晶体结构相同,点阵参数相近,其衍射花样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射线 分析 及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