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中西翻译简史.ppt
《Unit1中西翻译简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nit1中西翻译简史.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nit 1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1.什么是翻译?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的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萧立明,2001),外国翻译理论家所下的定义:(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2、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
3、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学习的四个方向1.翻译史2.翻译理论3.翻译作品评论4.翻译技巧与实践,Unit 2 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总序言,Unit 2 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中则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来划分的,即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
4、零星论述,至清乾隆初年魏象乾番清说为止 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 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 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Unit 2 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中国翻译简史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公元148-316年)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安世高明度五十校经纪,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第二阶段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公元317-617年
5、)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真谛,Unit 2 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第三阶段在唐朝(公元618-906年)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Unit 2 中西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明清科技翻译,徐光启与利玛窦、李之藻、傅兰雅。著名的禁烟英雄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nit1 中西 翻译 简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2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