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与应用-第五章.ppt
《RFID原理与应用-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原理与应用-第五章.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RFID原理与应用,第5章,第五章 RFID系统的优化,RFID硬件系统的优化 RFID软件系统的优化 其他优化技术手段 RFID系统的性能评价,1.RFID硬件系统的优化,实行RFID硬件优化的目的和标准是:获得最佳通信距离和通信范围提高识读率、降低误码率,RFID硬件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读写器、天线的组合方式及安装位置的优化电子标签的粘贴方式和粘贴位置的优化读写器的输出功率的优化,1-1 读写器、天线的组合方式及安装位置的优化,调整天线的位置和朝向,1-1 读写器、天线的组合方式及安装位置的优化,改变天线的组合方式,1-1 读写器、天线的组合方式及安装位置的优化,调查读写器和服务
2、器(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情况读写器和计算机的连接要采用屏蔽性好的连接线,1-2 电子标签的粘贴方式和粘贴位置的优化,电子标签的粘贴方式会影响通信效能。特别是对象物为金属材质或含有水分的物品。,1-2 电子标签的粘贴方式和粘贴位置的优化,标签的粘贴位置影响通信效果,1-3 读写器的输出功率的优化,读写器的输出功率和作用范围,2.RFID软件系统的优化,硬件系统的单独优化往往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下一步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RFID软件的优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读写器读写模式和方式的优化命令序列的优化读写重试次数的优化读写数据格式的优化,2-1 读写器读写模式和方式的优化,读写器的两种读写模式分别
3、为:由用户发送命令来执行对电子标签的读写。只要电子标签进入到读写器的通信范围就自动进行读写。,读写器的两种读写方式分别为:单个电子标签的读写多个电子标签读写,2-1 读写器读写模式和方式的优化,交通费用和距离相关时需要人工操作,固定时不需要人工操作,读写器的两种读写方式(单个标签、多个标签),2-2 命令序列的优化,命令序列是完成某项工作时一系列有序命令的组合搭配,有的时候命令序列的搭配方式会影响读写器的工作效率。,2-3 读写重试次数的优化,上位计算机发送命令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从上位计算机来说是一次命令序列的执行,但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可能要进行多次重复通信。商用读写器一般都可以设置重试次
4、数,如果使用环境干扰因素较多,标签识读率较低,可以考虑增加重试次数,再进行测试。如果使用环境干扰因素较少,标签识读率较高,可以考虑适当减少重试次数,减小系统的负荷。,2-4 读写数据格式的优化,电子标签芯片的特点是整个存储空间分成几个块单元,数据写入按块操作,数据写入某个单元,得先要把这个块单元的数据全部消除后再进行写入,数据的写入时间往往是读取时间的几十倍。,2-4 读写数据格式的优化,基于电子标签存储器的块操作特点,数据存储格式的设计会影响数据通信的效率。比如某个数据跨两个存储块存储,那么它的写入时间大约是一个存储块数据时的两倍。,2-4 读写数据格式的优化,数据的块分配原则是尽量把一个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FID 原理 应用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1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