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基本技术-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ppt
《IE基本技术-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基本技术-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PCOS(Zhuhai)Co.,Ltd.A Member of TDK-EPC CorporationMagneticsHongqi,ChinaDec 12,2012,I E Basic Technology工业工程基本技术-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Version:ADate:Dec 12,2012,Training brief introduction:,Trainee and PurposeTrainee:ForemanPurpose:Introducing line balance within production lineTraining materials and trainerP
2、repared by:Huang haifengReviewed by:Approved by:Final approved by:Part-Time Trainer:Huang haifeng,1.1 工业工程的定义,目录:,1.2 工业工程的目标,1.3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1.工业工程概述:,3.1 线平衡的定义和意义,3.2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3.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3.3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3.4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3.5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3.6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步骤,3.7 生产线平衡案例分析,3.8 生产线平衡的其他约束,2.标准工时基本知识介绍:,2.1 标准工
3、时的定义,2.2 测量标准工时的基本方法,4.常见八大浪费介绍:,1.1 工业工程的定义:,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经济、管理、系统工程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目标: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条件下进行。,1.2 工业工程的目标:,1.工业工程概述:,1.3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1776
4、年 亚当.斯密斯(Adam Smith)在富国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是推动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世纪初 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了经典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思想。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Gilbreth)从事动作研究并设定了17种动素(Threbligs)。他们都是最著名的工业工程创始人之一。,1920年 美国成立了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dustrialEngineer,ASIE,后改为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AIIE)。,二战以
5、后,工业工程被引入日本并取得了成功,经过消化和改造,开创出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等技术。随着电子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工业工程出现了“人机工程”(又称为工效学Ergonomics)和“系统工程”等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至今,工业工程被全面应用于生产,服务,行政,文体,卫生,教育等领域。,2.1 标准工时的定义,定义: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熟练工人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某项工作所需作业时间。利用动作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获得最佳的程序和方法,再利用时间研究的基
6、本方法制定出标准工时。,2.标准工时基本知识介绍:,标准工时的现实意义,标准工时的现实意义:一个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系统的基础数据产能预算,人力及设备需求评估的重要基础数据依据改善的标准生产计划工作的依据评估作业者技术熟练程度和管理水平的标准生产线平衡的数据标准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2.2 测量标准工时的基本方法,1.秒表时间研究(秒表法)定义:秒表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以及与标准概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的数据,一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
7、放政策,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的方法。特点: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测定时间的选择完全是随机的,无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观测结果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可靠性。,2.预定时间标准法(PTS,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定义:预定时间标准是一种工作衡量技术,借助它根据人的基本动作的时间(按动作的性质和进行动作时的工作条件分类)来规定达到一定效能水平的作业时间。特点: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利用预先为各种操作所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来确定。,标准时间测量的理论依据,1.标准时间测量的理论依据:概率论与数
8、理统计,正态分布示意图,在进行标准工时评估时所采集的数据样本,都服从正态分布。采取的数据越多,标准工时就越接近客观值。,如取2的范围,即确定96%的可靠度,就是所实现预定的抽样资料中96%以上落入2的范围,仅有4%的误差。,时间测量方法-秒表法介绍,1.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观测时间 x 评比因数 x(1+宽放标准(%),2.使用秒表法测量得出的标准工时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观测时间,评比因数,宽放标准,观测时间采集方法:,1.采取适当的方位,方式及态度进行观测(斜前方2m)事先在纪录表格上记录下要观测的作业要素及其他必要事项。2.多次观测,减少偶然因素的发生。即当所测的数据稳定时纪录的
9、数据。(10times)3.不允许随便修改记录的时间值。4.去除异常值。5.计算平均值,得出观测时间。,时间测量记录表,评比因数,西屋评价法(Westing house system),评比因数=1+(熟练度+努力程度)*在本工位工作六周以上的评比因数为100%,评价表,评价表(续),宽放标准,2.宽放的范筹:作业,生理和疲劳。,1.制定宽放的原因:材料,零件,工具,作业外因造成,作业者也需要休息,喝水,上厕所等生理要求。,一般电子制造企业的宽放范围:约为7%-15%。爱普科斯红旗工厂的宽放标准为:10%。,学习曲线对标准工时的影响,学习曲线:是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
10、系。在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中,学习曲线的存在会对观测时间和评比因数都会有影响。标准工时=观测时间 x 评比因数 x(1+宽放标准(%),学习曲线的存在:,Y=KX-AK是第一次操作的时间;X是操作的次数序号;Y是第X次操作的时间;A是学习率。,制定新工时以后,要求我们定期地检讨我们的工时。,3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3.1 线平衡的定义和意义:,定义:对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负荷分析,通过调整工序间的负荷分配使之达到能力平衡,最终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的方法。这种改善工序间能力平衡的方法又称为瓶颈改善。线平衡分析及瓶颈改善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提高人员及设备的生产效率 减少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 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E 基本 技术 平衡 分析 瓶颈 改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0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