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监管工作培训.ppt
《CCC监管工作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C监管工作培训.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品认证监管工作,国家认监委认证部李春江2010年11月于郑州,第一部分 认证基础知识第二部分 CCC认证制度第三部分 CCC行政执法第四部分 CCC监管工作第五部分 CCC典型案例,第一部分 认证基础知识,一、认证的定义二、认证的起源三、认证的发展四、认证的分类五、认证的模式六、认证的异同七、认证的术语,一、认证的定义,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其定义为“用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证明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它技术规范的活动。”1986年,ISO又将它修改为:“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鉴定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充分符合特定的标准或全部的技术规范的活动。”1991年,ISO进一步将
2、其修改为“由第三方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并给以书面保证的程序。,二、认证的起源,*认证的起源从一只风筝开始的产品认证制度。厂家需要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才能在市场上争取更多的“货币选票”,消费者需要对产品质量的认可,才能放心地购买和消费,这就是质量认证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者为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扩大产品销售,采取自我提供质量保证的办法,即在产品说明、产品标记、产品广告中提供质量保证。1903年,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实行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外的第三方产品认证(BS标准)。其认证标志是一只风筝。,三、认证的发展,*认证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二战之前
3、,一些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以本国技术法规、标准为基础的国家认证制度,只对本国市场上流通的本国产品实施认证制度;2.第二阶段:二战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本国认证制度逐步对外开放,从国与国之间认证制度的双边、多边互认开始,进而发展到区域标准或技术法规为依据的区域认证制度,如欧共体国家的CE标志制度;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各国开始在几类产品上实施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国际认证制度,如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制度;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国家为规范本国认证机构的行为分别建立了本国的国家认可制度,以便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从业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为更加有效地推动贸易,减少贸易的技术
4、壁垒,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ILAC)启动以承认认可结果为前提,进而承认认可的认证证书的认可制度的国际互认制度。,四、认证的分类,1.按实施认证的实体分:有第一方认证、第二方认证和第三方认证;2.按实施的对象分:有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3.按实施认证的政策分:有自愿性认证、国家或行业强制性认证。4.产品质量认证有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种。多数产品属于自愿认证,但是关系安全和健康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包括安全质量、性能质量、卫生环境质量,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产品质量评价、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手段。,五、认证的模式,198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认证的原则与实践
5、,将认证归纳为8种形式:1.型式试验(样品试验);2.型式检验+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查检验),从市场上购买商品进行检验;3.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从工厂发货前产品中进行检验;4.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从市场和供方双重抽样),相当于前两种方式内容之和;5.型式试验+工厂质量体系评定+认证后监督,相当于第4种方式再加上质量体系复查;6.工厂质量体系评定;7.批量试验;8.全数试验。其中第5种认证是最完善、最严密、最复杂的认证方式,集中了各种认证方式的优点,是国际最通用的认证方式。,六、认证的异同,1.体系和产品认证的共同点(1)两种认证类型都有具体的认证对象。(2)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
6、体系认证都是以特定的标准作为认证的基础。(3)两种认证类型都是第三方所从事的活动。,2.体系和产品认证差异点(1)认证对象。产品认证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企业的质量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即:“企业质量体系中影响持续按需方的要求提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某些要素”。(2)证明的方式。产品认证的证明方式是产品认证证书及产品认证标志,证书和标志证明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的证明方式是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体系认证标记,证书和标记只证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某一质量保证标准。(3)证明的使用。认证产品标志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质量体系认证标记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4)审核的依据
7、。产品认证一般按产品标准,核对产品的符合性;体系认证依据审核企业要求,可能是GBT 19001-ISO 9003之一。(5)申请的企业。申请产品认证的企业是生产特定的产品型企业,申请体系认证的企业可以是生产、安装型企业,可以是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服务型企业,也可以是出厂检查和检验型企业。,3.体系和产品认证联系点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仅仅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作出认证合格的结论是不够全面的,不科学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是由于:(1)质量的形成与完善是和产品形成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从市场调研、设计控制到产品的生产、交付发运,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都在影响着产品质量。(2)质量的形成和与
8、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行为有关,这些人员素质的高低,行为的失误与否,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优劣。(3)由于标准本身的局限性、滞后性,不可能把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都反映在标准内。而以标准为依据的检验试验又受到抽样方法等多方面随机性的制约,即使按标准检验试验,也未必能反映全部产品的质量状况。(4)第三方认证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使购买者购买的产品的质量真正可靠,这就需要解决证明产品质量持续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方法之一就是检查评定企业的质量体系。,七、认证的术语,1.生产者(制造商):一个进行或控制产品的设计、制造、评定、处理和存储等阶段,使其能对产品持续地符合有关要求负责,并在这些方面承担全部责任的
9、位于一个或若干个固定地点的法人组织。2.生产厂(生产场地、被委托生产企业):对认证产品进行最终装配和/或试验以及使用认证标志和认证机构对其实施跟踪服务的场所。注:通常,生产厂应是进行最终装配、实施例行检验、确认检验(如有)、包装、加贴产品铭牌和认证标志的场所。,3.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工厂:生产厂按委托人(申请人/制造商)提供的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及检验要求,在OEM 生产厂的体系下进行生产,使用不同委托人(申请人/制造商)的商标。不同的委托人(申请人/制造商),OEM 厂应分别接受检查,体系要素不重复检查,但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及检验要求、产品
10、的一致性检查不可免除。4.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工厂:利用自身的设计、生产设备、质量体系、生产过程控制及检验要求为委托人(申请人/制造商)加工产品的生产厂,使用不同申请人、制造商的商标。,5.型式试验:为评价申请认证产品的符合性,根据认证实施规则规定,对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项目的试验。6.工厂检查:对生产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检查。7.例行检验:为剔除生产过程中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通常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产品进行的100检验。例行检验适用于:检验是非破坏性的;检验费用低;检验项目与产品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有关
11、。,9.确认检验:为验证产品是否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为了证明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认检验通常应按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样品应随机抽取。工厂具备检测条件的可自行进行确认检验,不具备检测条件的项目可以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确认检验。10.目证试验:为评价产品的一致性,按检查员依据标准选定的项目进行的检验。目证试验是检查产品一致性的方法之一。通常在工厂检查时,由检查员抽取样品,确定适当的检测项目,检查员目证工厂检验员的检测。当工厂不具备检测条件时,可以将样品送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作为评价产品一致性的输入信息之一。目证试验有时候称为指定试验。,11.监督检验:获证后的产品检验。
12、监督检验的样品由认证机构派员(通常是工厂检查员)随机抽取,送检测机构实施检测。监督检验也称“抽样检验”。抽样基数通常在实施规则或抽样方案中规定,基数不满足要求的不能抽样。12.认证机构:从事认证业务活动的组织。凡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要经过国家的认可机构按ISO/IEC导则62来评定认可。从事产品认证的机构也要经过国家的认可机构按照ISO/IEC导则65的评定认可,开展强制性认证必须还要有政府的授权。,第二部 CCC认证制度,一、CCC认证制度背景二、CCC认证制度框架三、CCC认证法规体系四、CCC认证实施体系五、CCC认证技术要求六、CCC认证国际合作七、CCC认证最新信息,一、
13、CCC认证制度背景,1.认证认可工作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存在重复认证、重复收费等弊端。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国产品的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制度,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进口商品的安全质量许可制度。两个制度覆盖的产品大部分交叉,评价依据的标准和技术规则虽不完全一致但大部分重复、收费结构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两个标志独立存在,互不认可。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入世谈判中屡屡被质疑的问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五次多边谈判中,有关方面的谈判代表强烈要求我国将内外两种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整合,建立符合世界贸易规则要求的新的认证制度。,2.为全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发挥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
14、总体效应,国务院又决定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上隶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业务上直接接受国务院授权,是主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能是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对外公布了“统一目录、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的“四个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标志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二、CCC认证制度框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三部分,一是认证制度的建立;二是认证的实施;三是认证实施
15、有效性的行政执法监督。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由中央政府负责,国家认监委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授权,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四个统一”的原则建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指定认证机构在授权范围内承担具体产品的认证任务,向获证产品颁发CCC认证证书;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列入目录产品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确保未获得认证的列入目录内的产品不得进口、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性活动中使用。,三、CCC认证法规体系,1.法律:(1)产品质量法(2)进出口商品检验法(3)标准化法2.法规:认证认可条例,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2001年12月3日根据国家质检总
16、局第5号局长令而颁布的,后经过修订,于2009年7月3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17号令重新发布。这个部门规章是目前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础文件。,(2)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管理办法 这是2004年6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第5号局长令而颁布的。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实行指定制度。国家认监委负责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指定制度的建立、实施及其监督管理工作。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应当符合条例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能力,经国家认监委指定后,方可从事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和从事与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的检查、检测活动。明确规定了指定机构的条件、程序
17、等。,(3)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国家认监委统一制定、发布认证标志,对认证标志实施监督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性质:为政府拥有的,与指定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一起作为列入目录内产品进入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标识。规定了认证标志的印制、使用要求以及申请和发放申领程序。,(4)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国家认监委2007年9号公告颁布共22类159种产品必须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5)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需按照国家认监委颁布的74 份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进行。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详细规定了相关产品的强制性认证申请单元、型式试验、工厂审查、认证批准和认证后监督
18、以及标志具体使用规定、认证变更、认证扩展等要求。是认证机构实施认证、认证申请人申请认证和地方执法机构对特定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等的基本依据文件。,(6)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规定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核准发布,规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项目以及收费标准和相关收费管理要求,是“四个统一”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执行的标准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重新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034号),四、CCC认证实施体系,1.行政管理部门(1)国家质检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职能为:主管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
19、目录,目录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并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实施。(2)国家认监委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和实施中的职能为:负责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3)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职能是: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负责所辖区域内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查处工作。,2.认证实施机构(1)指定认证机构主要职责为: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实施具体产品的强制性认证活动;向获证产品以及相关企业颁发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对获证产品以及相关生产厂家进行跟踪检查;暂停、注销和撤消认证证书;处理有关方面对认证产品及认证申请人的投诉、申
20、诉。(2)指定检测、检查机构的职责为:接受认证机构的委托并为其提供认证产品的检测报告、认证产品生产厂的工厂审查报告。(3)指定认证标志发放机构的具体任务是:根据企业提供的认证证书,发放认证标志;接受国家认监委的委托,对于非标准规格的认证标志以及模压等其他方式使用的认证标志的使用方案进行核准;为地方质检机构提供执法所需的信息等。,五、CCC认证技术要求,1.认证模式及选择。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认证模式是以下单一认证模式或者多项认证模式的组合:1、设计鉴定;2、型式试验;3、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4、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5、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6、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具体认证
21、模式在认证实施规则中予以规定。,2.认证实施规则 CCC认证实施规则现在共87份,是认证活动的基础技术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适用的产品范围;2、适用的产品所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3、认证模式;4、申请单元划分原则或者规定;5、抽样和送样要求;6、关键元器件或者原材料的确认要求(需要时);7、检测标准的要求(需要时);8、工厂检查的要求;9、获证后跟踪检查的要求;10、认证证书有效期的要求;11、获证产品标注认证标志的要求;12、其他规定。认证实施规则中所列标准,将采用最新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标准更新时,认证实施规则中所列的标准将自动更新,对于
22、需要特殊安排过渡期的,由国家认监委将负责对外公布有关安排。,3.认证程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由以下全部或部分环节组成:一是认证申请和受理。二是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由指定的检测机构按照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的要求具体实施。特殊情况,如:产品较大、运输困难等,型式试验也可由认证机构按照国家认监委的要求安排利用工厂的资源进行。三是工厂审查。工厂审查由认证机构按照认证实施规则或由指定检查机构按照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的要求进行。工厂审查包括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审查以及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四是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认证机构完成产品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后,对符合认证要求的,一般情况下自受理认证委托起9
23、0天内向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五是获证后的监督。获证后的监督包括获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审查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查。认证机构应当根据获证产品的安全等级、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情况等因素,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确定合理的跟踪检查频次。,4.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 CCC证书的具体内容包括:1、认证委托人名称、地址;2、产品生产者(制造商)名称、地址;3、被委托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需要时);4、产品名称和产品系列、规格、型号;5、认证依据;6、认证模式(需要时);7、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8、发证机构;9、证书编号;10、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24、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规定了认证证书有效期为5年,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90天内申请办理。这是与旧的管理规定的重大区别,旧的管理规定对认证证书的有效期没有做固定时限的要求,仅规定认证证书有效性需要依赖获证后的监督来保障。,六、CCC认证国际合作,1.CCC认证可全部或部分承认的证书和报告(1)IECEE-CB体系成员机构颁发的CB证书。(2)双边协议规定的检测和工厂审查结果的承认。2.中国新西兰政府签定的电子电器产品互认协议 中新两国电子电器产品认证结果互认。,七、CCC认证最新信息,1指定认证机构共11家(详情请登陆认监委网站查询)。(1
25、)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3)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东方凯姆质量认证中心);(4)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5)北京中化联合质量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6)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7)中汽产品认证中心;(8)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9)方圆标志认证集团;(10)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2指定的检测机构157家,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检测工作(详情请登陆认监委网站查询)。3纳入CCC目录内产品共22大类159种。涉及家用电器、汽车、儿童玩具、信息技术、电信终端、照明电器、装饰装修、消防、安全防范等多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详情可登陆国家认监委网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CC 监管 工作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0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