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课件.ppt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节 消化系统概况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第三节 吸收,第一节 消化系统概况,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
2、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系统,(一)消化道涉及的器官,1、口腔 是整个消化道系统的起始部
3、,由上下唇、咽峡、左右颊、硬腭和软腭、口腔底构成近封闭式空间。在口腔空间内有牙、舌,以及液腺的开口。2、咽喉、食道 咽喉是上宽下窄的肌性管道,是食物进入食道和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路,长约12cm。在咽喉下面相接的为食道,食道表层有许多粘液分泌腺,所分泌的粘液可以保护食道粘膜。,3、胃,与食道直接相连接的消化道器官是胃。胃的形状以及位置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胃的充盈程度、体型、紧张度等的不同而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胃体的大部分在机体的左侧肋部,小部分在腹部上边。如果把人的胃想象为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反应容器的话,除了进料的管口贲门和出口幽门外,剩下的就是一个似乎是没有搅拌装置的容器壁了。就是这个所谓的胃
4、壁,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类似我们全部反应装置功用的作用。,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在胃粘膜层上有许多皱襞,这些皱襞通过胃体的扩张和收缩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对“反应原料”进行搅拌的作用在粘膜层上,所出现的凹陷部分,是一些腺体,也称为胃腺。,4、小肠,小肠分为三部分,即与胃的幽门相连接的十二指肠以及空肠和回肠。全部小肠总长约 5m多,其中,十二指肠长约25cm,空肠长约2m,回肠长约3m。小肠呈盘曲状,主要位于腹腔下部。,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端,构成一个马蹄形状,在其肠内壁有胆总管和胰管的乳头状开口。一般来讲,人体的空肠和回肠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所能够做出的比较,
5、就是空肠比回肠的口径大些,其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的环状皱襞多些。在小肠的内壁,所形成的环状皱襞表面,具有很多的细小突起,被称为肠绒毛。由于这种肠绒毛的存在,结果使得小肠粘膜的总表面积增加了很多。整个小肠中,其粘膜层具有丰富的肠腺体存在。这些肠腺体可以分泌小肠液。,小鼠小肠吸收细胞电镜像 9900Mv微绒毛,N细胞核,5、大肠,大肠直接与小肠的回肠末端相连接,共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个部分,全长大约为 1.5m。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分,在其下内侧有一蚓状的突起,称为阑尾。阑尾开口于盲肠,下端为游离态。与盲肠相连接的是结肠的升结肠部分。结肠还包括有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其中,乙状结肠部分将直
6、接与直肠相连结。直肠是一上部比较膨大而下部却比较细小的管道,在其接近肛门处的环状光滑面,就是所谓的痔环。,(二)消化腺,大消化腺(三对大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大消化腺是实质性器官,包括由腺细胞组成的分泌部以及导管。小消化腺(小唾液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1、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腺泡,纯浆液性,混合性(以浆液性,为主),混合性(以粘液性,为主),半月,无,少,多,闰管,长,短,无,纹状管,较长,最长,不明显,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含唾液淀粉酶少,,粘液多,以粘液为主,2、胰 腺(pancreas),外分泌部 exocrine,内分泌部 endocrine,胰腺外分泌部
7、的结构特点:为纯浆液腺,与腮腺相似,但有下列特点:1、基膜与腺细胞间无肌上皮细胞;2、可见泡心细胞;3、闰管长,无纹状管;4、从小叶内导管至主导管,上皮由单立渐变为单柱和高单柱。成人每天分泌15003000ml胰液,呈碱性,pH 7.88.4.,胰 岛(内分泌部),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数量比例,20%,70%,5%,少量,细胞体积,较大,分布部位,胰岛周边,中央部,位,A,、,B,细胞,之间,分泌颗粒,较大,偏位致密,核心,圆形,杆状或不规则晶,状致密核心,大的低电子,密度颗粒,分泌激素,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胰多肽,分布于腺泡之间,由内分泌细胞构成的大小不一的细
8、胞团,由A、B、D、PP四种细胞组成。,被膜,实质,肝小叶:多角棱柱体,门管区,中央静脉,肝板(肝索),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表面为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下方是实质。,3、肝脏(liver),肝小叶(hepatic lobule)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成人有50万10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central vein),肝索和肝血窦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中央静脉 central vein,在每个肝小叶的中央,有一条沿肝小叶长轴走行的静脉,称中央静脉,收集肝血窦来的血液,汇入下腔静脉。,肝细胞 Hepatocytes
9、,核仁可为多个或多倍体核。Mi,RER,SER,Gi,Ly,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丰富,并含有糖原、脂滴、色素等内涵物。,肝细胞体积大,多面体,有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三个不同的功能面。肝细胞核圆大居中,浅染,核仁清楚,核和,窦周隙,窦周隙也称Disse间隙,即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小间隙,在肝小叶内互相连通,内有贮脂细胞(Ito 细胞)。贮脂细胞是一种有突起的不规则细胞,能储存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并能产生胶原,与肝纤维增生性病变的发生有关。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胆小管,胆小管为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络状管道,用银染或ATP酶组
10、化染色可清楚显示。胆小管周围的肝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桥粒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以防止胆汁排出,否则将出现黄疸。,胆汁排出途径,胆小管,闰 管,小叶间胆管,肝 管,肝细胞,总肝管,总胆管,十二指肠,胆囊管,胆囊,胆汁的功能:参与脂类物,质的消化。,二、消化道活动特点,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较缓慢(2)并且伸展性也较其他肌肉为强,最长时可为原来长度23倍。(3)有一定紧张性。消化道胃肠各部位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位置,肌肉各种收缩性均在紧张性基础上的。(4)进行节律性运动。(5)对温度、化学和机械牵张的刺激比较敏感。,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二、脂类的消化三、蛋白质
11、的消化四、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消化,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碳水化合物要消化或单糖才吸收。消化的过程就是水解的过程。麦芽糖、乳糖、蔗糖、麦芽低聚糖都能消化.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能水解-1,4糖苷键,但不能水解-1,6糖苷键。消化产物是糊精、麦芽低聚糖和麦芽糖。胃里没有消化淀粉的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是6.66.8,在食糜没有被胃酸中和以前,能持续作用一段时间,使淀粉和低聚糖能再消化一部分。小肠内有胰液的-淀粉酶,其作用和唾液淀粉酶相同,把直链淀粉消化成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支链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三糖及由49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而有16糖苷键的麦芽低聚糖。,肠粘膜上的适应特点,肠粘膜上皮
12、细胞中有吸收细胞。只有上述消化产物能够通过,与微绒毛膜上的酶反应。膜上的酶有四种:14糖苷酶,把葡萄糖分子自上述产物一个个地切下来;异麦芽糖酶,水解麦芽低聚糖的16糖苷键;蔗糖酶,消化蔗糖;-半乳糖苷酶,消化乳糖。,所以消化分两步进行:肠腔内的消化,产物是双糖和麦芽低聚糖;微绒毛膜上的消化,产物是单糖。微绒毛双脂质层的四种酶嵌在双脂质层内,活性位伸在膜外。在其近处,还有全部嵌在膜内的运输单糖的蛋白质,这样,消化的最终产物立刻可以被运输蛋白所结合。,The disaccharidase enzymes are sucrase and lactase.These enzymes sit on th
13、e brush border of the intestinal cells.After maltose is produced by the amylase enzyme,sucrase splits the maltose to produce glucose,which is then absorbed in to the blood stream.The sugar in milk is lactose.On the surface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a second enzyme,which splits the lactose in to gluc
14、ose and galactose.This is the lactose enzyme.,二、脂类的消化,唾液中无消化脂类的酶,而胃液中虽有少量脂肪酶,但却无适宜的pH值,故脂类在胃中消化作用不大。而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脂类的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1)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胰磷脂酶、胆固醇酯酶等催化脂类水解产物;肠腔内的pH值又适宜酶的催化作用;(2)分泌至肠的胆汁中所含的胆汁酸盐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以利于酶发挥作用;还有共脂酶能与胆汁酸盐及胰脂酶结合并促进胰脂酶吸附在微团的水油界面上,因而能增加胰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胰脂酶能特异地催化甘油三酯的1及3位酯键水解,因此,甘油
15、三酯在胰脂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其消化产物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胆固醇酯及磷脂亦可经酶促水解成胆固醇、脂肪酸、溶血磷脂等产物。,三、蛋白质的消化,人体不能直接用食物蛋白来更新和修补组织,必须先经过消化、消除蛋白质的种属特异性,将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转变为简单的小分子氨基酸,以便吸收后再重新合成人体自身特有的蛋白质。异体蛋白是不能直接进入人体的,否则会引起过敏反应。蛋白质的消化是在胃肠道内经多种水解酶类的协同催化来完成的。,(一)胃内消化,胃粘膜主细胞所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必须经过胃液中盐酸的激活,或胃蛋白酶的自我激活作用才能转变成具有催化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主要水解由
16、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产物为蛋白、蛋白胨和多肽等。这个消化是不完全的,以后便进入小肠。,(二)小肠内消化,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由胰腺和肠粘膜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水解酶和肽酶作用下完成的。1.胰腺中的蛋白酶(1)内肽酶:包括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这些酶由胰腺细胞分泌时,都是无活性的酶原。进入十二指肠才被激活。由于它们催化肽链内部的肽键,故称内肽酶。,trypsin 胰蛋白酶chymotrypsin 糜蛋白酶,(2)外肽酶:它们水解蛋白质或多肽链的末端肽键,包括羧肽酶A及B两种。羧肽酶A主要水解由中性氨基酸组成的C末端肽键,而羧肽酶B主要水解由碱性氨基酸组成的
17、羧基末端。,2.肠液中有关蛋白质水解酶 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的自身激活作用较弱,但它能迅速将胰液中其它几种酶原激活。氨基肽酶从N末端、羧基肽酶从C末端开始逐步水解肽键。内肽酶从肽链内部水解肽键,最后生成二肽,由二肽酶水解为氨基酸。,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消化,维生素的消化,人体消化道内没有分解维生素的酶。胃液的酸性、肠液的碱性等环境条件,其它食物成分,以及氧的存在都可能对不同维生素产生影响。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VA消化过程中可能被分解破坏。摄入足量可作为抗氧化剂的VE能减少维生素在消化过程中的氧化分解。,矿物质的消化,矿物质在食品中有些是呈离子状态下存在,即溶解状态,如钾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 消化 吸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0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