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原理》PPT课件.ppt
《《PID控制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D控制原理》PPT课件.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PID控制原理,目 录4.l PID控制的特点4.2 比例控制(P控制)4.3 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4.4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4.5 数字PID控制4.6 利用MATLAB实现PID控制规律本章小结,1,4.l PID控制的特点,PID 控制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历史最久、应用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控制方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PID控制算法占85%90%,2,反馈控制 根据误差进行的控制,给定(目标),输出(控制结果),4.l PID控制的特点,3,反馈控制,PID,4.l PID控制的特点,4,常规PID控
2、制系统的原理输入:控制偏差e(t)=r(t)-y(t)输出: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的线性组合,式中 Kc 比例系数 TI 积分时间常数 TD 微分时间常数,4.l PID控制的特点,5,PID控制具有以下优点:,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热工、冶金、炼油以及造纸、建材等各种生产部门。鲁棒性强,即其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不大敏感。对模型依赖少。按 PID控制进行工作的自动调节器早已商品化。,4.l PID控制的特点,6,在过程控制中,绝大部分都采用 PID控制。例外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被控对象易于控制而控制要求又不高的,可以采用更简单的开关控制方
3、式。另一种是被控对象特别难以控制而控制要求又特别高的情况,这时如果 PID控制难以达到生产要求就要考虑采用更先进的控制方法。,4.l PID控制的特点,7,4.2 比例调节(P调节),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4.2.2 比例控制的特点4.2.3 比例带对控制过程的影响,8,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在 P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与偏差信号e成比例,即 uKce 式中,Kc称为比例增益(视情况可设置为正或负)。,9,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执行器的运动(如阀门 开度)有限,控制器的输出u(t)也就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在Kc较大时,偏差e(t)仅在一定的范围内
4、与控制器的输出保持线性关系。,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0,图4-1说明了偏差与输出之间保持线性关系的范围图中偏差在-50%-50%范围变化时,如果Kc=1,则控制器输出u(t)变化在0100%范围(对应阀门的全关到全开),并与输入e(t)之间保持线性关系。Kc1时,制器输出u(t)与输入e(t)之间的线性关系只在-50%/Kc50%/Kc满足。,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1,当|e(t)|超出该范围时,控制器输出具有饱和特性,保持在最小或最大值。因此,比例控制有一定的应用范围,超过该范围时,控制器输出与输入之间不成比例关系。这表明,从局部范围看,比例控制作用表
5、示控制输出与输入之间是线性关系,但从整体范围看,两者之间是非线性关系。,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2,P调节的阶跃响应,P调节对偏差信号能做出及时反应,没有丝毫的滞后。输出u实际上是对其起始值的增量。因此,当偏差e为零,因而u0时,并不意味着调节器没有输出,它只说明此时有u=u0。u0的大小是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器的工作点加以改变的。,0,u0+Kce,u0,u=Kc e,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3,2比例带及其物理意义 比例带的定义 在过程控制中,通常用比例度表示控制输出与偏差成线性关系的比例控制器输入(偏差)的范围。因此,比例度又称为比例带,其定义为,式中,,
6、为偏差信号范围,即仪表的量程;,为控制器输出信号范围,即控制器输出的工作范围。,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4,习题4.2(p98)某电动比例调节器的测量范围为100-200oC,其输出为0-10mA。当温度从140oC变化到160oC时,测得调节器的输出从3mA变化到7mA。试求出该调节器比例带。,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5,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如果采用单元组合仪表,调节器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统一的标准信号,即,则有此时比例带(比例度)与比例增益成反比,比例带小,则较小的偏差就能激励调节器产生100%的开度变化,相应的比例增益就大。,16,具有
7、重要的物理意义u代表调节阀开度的变化量,就代表使调节阀开度改变100%即从全关到全开时所需要的被调量的变化范围。例如,若测量仪表的量程为100,则50%就表示被调量需要改变50才能使调节阀从全关到全开。当被调量处在“比例带”以内调节阀的开度(变化)才与偏差成比例。超出这个“比例带”以外调节阀已处于全关或全开的状态,调节器的输入与输出已不再保持比例关系。,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17,4.2 比例调节(P调节),4.2.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4.2.2 比例控制的特点4.2.3 比例带对控制过程的影响,18,比例调节的特点,比例调节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差调节。,19,比例调节
8、的特点,如果采用比例调节,则在负荷扰动下的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不可能与设定值准确相等,它们之间一定有残差。因为根据比例调节的特点,只有调节器的输入有变化,即被调量和设定值之间有偏差,调节器的输出才会发生变化。,20,这里的杠杆充当了比例调节器:液位变化e是其输入;阀杆位移u 是其输出;调节器的比例增益为:,该比例调节器是有余差的!,余差的大小与比例增益有关,Kc大,余差小。,液位比例控制系统示意图,4.2.2 比例调节的特点,21,余差(或静差)是指:被调参数的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不相等而形成的差值。余差的大小与调节器的放大系数K或比例带有关放大系数越小,即比例带越大,余差就越大;放大系数越大
9、,即比例带越小,比例调节作用越强,余差就越小。,4.2.2 比例调节的特点,22,比例控制是有差控制可以根据控制理论加以验。因如果广义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Gp(s)具有一阶惯性加纯迟延的形式则当控制器 Gc(s)采用比例控制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表示为,4.2.2 比例调节的特点,23,当系统的输入在幅值为A的阶跃信号激励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为由上式可知,该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的幅值成正比,与系统的开环增益成反比,它为一有限值。也就是说,只要广义被控对象的增益K与控制器的比例增益Kc乘积不为无穷大,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不会为零。,4.2.2 比例调节的特点,24,4.2 比例调节(P调节),4.2
10、.1 比例控制的调节规律和比例带4.2.2 比例控制的特点4.2.3 比例带对控制过程的影响,25,4.2.3 比例带对于调节过程的影响,a)大调节阀的动作幅度小,变化平稳,甚至无超调,但余差大,调节时间也很长b)减小调节阀动作幅度加大,被调量来回波动,余差减小c)进一步减小被调量振荡加剧d)为临界值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e)小于临界值系统不稳定,振荡发散,图4.4 对比例调节过程的影响,26,比例调节的特点:(1)比例调节的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呈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即:u=K e(2)比例调节反应速度快,输出与输入同步,没有时间滞后,其动态特性好。(3)比例调节的结果不能使被调参数完全回到给定值
11、,而产生余差。,27,若对象较稳定(对象的静态放大系数较小,时间常数不太大,滞后较小)则比例带可选小些,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使反应速度加快一些;相反,若对象的放大系数较大,时间常数较小,滞后时间较大则比例带可选大一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比例带的一般选择原则:,28,比例带的选取,一般情况下,比例带的范围大致如下:压力调节:3070%流量调节:40100%液位调节:2080%温度调节:2060%,29,4.3 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2 比例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3 积分饱和现象与抗积分饱和的措施,30,1.积分调节动作规律 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12、的变化速度du/dt与偏差信号e成正比,或者说调节器的输出与偏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即:式中S。称为积分速度,可视情况取正值或负值。,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1,积分调节的阶跃响应,I调节器的输出不仅与偏差信号的大小有关,还与偏差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关。只要偏差存在,调节器的输出就会不断变化,直到偏差为零调节器的输出才稳定下来不再变化。所以积分调节作用能自动消除余差。注意I调节的输出不像P调节那样随偏差为零而变到零。,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2,图示的自力式气压调节阀就是一个简单的积分调节器:管道压力P是被调量,它通过针形阀R与调节阀膜头的上部空腔相通,而膜头的下部空腔则与大气相
13、通。改变针形阀的开度可改变积分速度S0,图4-5 自力式气压控制阀结构原理图,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3,2 积分调节的特点,无差调节,积分调节的特点是无差调节只要偏差不为零,控制输出就不为零,它就要动作到把被调量的静差完全消除为止而一旦被调量偏差e为零,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就会保持不变。调节器的输出可以停在任何数值上,即:被控对象在负荷扰动下的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没有余差,而调节阀则可以停在新的负荷所要求的开度上。,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4,积分调节的稳定性它的稳定作用比P调节差,采用积分调节不可能得到稳定的系统。,K=2K=0.2,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5,
14、Z=P-N,K=2,K=0.2,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6,Z=P-N,K=2,K=0.2,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7,稳定作用比 P调节差。根据奈氏稳定判据可知,对于非自衡的被控对象采用 P调节时,只要加大比例带总可以使系统稳定(除非被控对象含有一个以上的积分环节);如果采用 I调节则不可能得到稳定的系统。,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8,积分调节的滞后性对于同一个被控对象,采用I调节时其调节过程的进行总比采用P调节时缓慢,除非积分速度无穷大,否则I调节就不可能像P调节那样及时对偏差加以响应,而是滞后于偏差的变化,它的滞后特性使其难以对干扰进行及时控制。所以一般在工
15、业中,很少单独使用I调节,而基本采用PI调节代替纯I调节。,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39,采用积分调节时,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与积分速度S0成正比。增大积分速度降低系统的稳定程度。当系统的输入在幅值为A的阶跃信号激励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为该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始终为零。,3 积分速度对于调节过程的影响,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0,积分速度(积分常数)的大小对调节过程影响:增大积分速度调节阀的速度加快,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当积分速度大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整个系统变为不稳定,出现发散的振荡过程。S0愈大,则调节阀的动作愈快,就愈容易引起和加剧振荡,而最大动态偏差则愈来愈小。
16、减小积分速度调节阀的速度减慢,结果是系统的稳定性增加了,但调节速度变慢当积分常数小到某一临界值时,调节过程变为非振荡过程。无论增大还是减小积分速度,被调量最后都没有残差,图4.6 积分速度S0 对调节过程的影响,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1,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的比较:比例调节是有差调节,积分调节是无差调节比例调节能立即响应偏差变化积分调节调节过程缓慢当被调参数突然出现较大的偏差时比例调节能立即按比例把调节阀的开度开得很大但积分调节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调节阀的开度开大或减小如果系统干扰作用频繁,积分调节会显得十分乏力单独的积分调节系统较罕见,它作为一种辅助调节规律与比例调节一起组成比例
17、积分调节规律。,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2,对于同一被控对象若分别采用 P调节和 I调节,并调整到相同的衰减率075,则它们在负荷扰动下的调节过程如图4-7中曲线 P和 I所示。它们清楚地显示出两种调节规律的不同特点。,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图4.7 P与I 调节过程的比较,结论:P调节有余差I调节没有余差,但超调大,不如P稳定,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4,4.3 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2 比例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3 积分饱和现象与抗积分饱和的措施,45,1 比例积分(PI)调节积分调节可以消除静差,但有滞后现
18、象,比例调节没有滞后现象,但存在静差。PI调节就是综合P、I两种调节的优点,利用P调节快速抵消干扰的影响,同时利用I调节消除残差。,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46,PI调节规律为:,式中 比例带(可视情况取正值或负值)TI 积分时间和TI 是PI调节器的两个重要参数。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47,图4.8 PI调节器的阶跃响应,TI,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48,在施加阶跃输入的瞬间,调节器立即输出一个幅值为e的阶跃,然后以固定速度eTI变化。当t=TI时,调节器的总输出为2e。输出的积分部分正好等于比例部分。TI可以衡量积分部分在总输出中所占的比重:TI愈小,积分部分所占的比重愈大
19、。,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49,残差的消除是PI调节器积分动作的结果。积分部分的阀位输出使调节阀开度最终得以到达抵消扰动所需的位置。比例部分的阀位输出Up在调节过程的初始阶段起较大作用,但调节过程结束后又返回到扰动发生前的数值。,2.比例积分调节过程,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0,负荷变化前(tt0)被控系统稳定,控制偏差为零,调节器输出保持某恒定值。,图4.9 PI 调节器对过程负荷变化的响应,0,u0,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1,图4.9 PI 调节器对过程负荷变化的响应,t=t0时刻,系统负荷发生阶跃变化,P调节立即响应偏差变化,产生正的跃变,I调节则从零开始累计偏差。此后,在PI的共同作用下,
20、调节的总输出持续增加。,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2,图4.9 PI 调节器对过程负荷变化的响应,在t=t1 时刻,系统开始响应,控制偏差开始减小,P调节紧跟着减小,I调节因偏差仍存在且方向不变,所以继续增加PI调节的综合结果u也仍持续增大使控制偏差进一步减小,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3,图4.9 PI 调节器对过程负荷变化的响应,t=t2时刻,偏差减小至零,P调节作用彻底消失,I调节也停止增长如果积分时间足够小,此时调节器的输出将大于所要求的值,致使系统产生反向偏差,也即超调。,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4,图4.9 PI 调节器对过程负荷变化的响应,t2t3阶段,偏差反向,P调节作用反向,I调节作用
21、也由增加变为减小,PI调节的整体作用表现为减小,直至从超调位置下降到系统要求的作用点,即图中的 t=t3点处,此时偏差从超调处回落到零,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5,由上分析PI调节引入积分动作消除了系统余差,却降低了原有系统的稳定性。调节过程中的超调趋势随比例增益的增大和积分时间的减小而增大,因此PI调节的比例增益要设置得比纯P调节小,对积分时间的设置也应有一定的限制。,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6,PI调节在比例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积分时间TI,将使控制系统稳定性降低、振荡加剧、调节过程加快、振荡频率升高。,图4.10 PI控制系统不同积分时间的响应过程,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
22、7,比例积分调节的特点:具有比例调节作用反应快、无滞后的优点,可以加快调整作用,缩短调节时间,又具有积分调节的优点,可以消除静差。对于一般调节对象,均可用比例积分调节,比例带和积分时间选择合适,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比例积分的调节规律,58,4.3 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4.3.1 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2 比例积分控制的调节规律4.3.3 积分饱和现象与抗积分饱和的措施,59,1积分饱和现象具有积分作用的控制器,只要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之间有偏差,其输出就会不停地变化。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阀门关闭、泵故障等),被控变量偏差一时无法消除,然而控制器还是要试图校正这个偏差,结果经过一段
23、时间后,控制器输出将进入深度饱和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进入深度积分饱和的控制器,要等被控变量偏差反向以后才慢慢从饱和状态中退出来,重新恢复控制作用。,4.3.3 积分饱和现象与抗积分饱和的措施,60,积分饱和现象,4.3.3 积分饱和现象与抗积分饱和的措施,61,积分饱和现象,图4.2 加热器出口水温控制系统,4.3.3 积分饱和现象与抗积分饱和的措施,62,图4-2所示加热器水温控制系统为消除残差采用了 PI调节调节阀选用气开式,调节器为反作用方式。设t。时刻加热器投入使用,此时水温尚低,离设定值c较远,正偏差较大,调节器输出逐渐增大。,图4.11 温度比例积分控制系统积分饱和现象,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ID控制原理 PID 控制 原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50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