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教案 第三讲 民族茶俗.ppt
《茶艺教案 第三讲 民族茶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教案 第三讲 民族茶俗.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民族茶俗,2016年秋季学期茶艺社团教程,茶,性恬淡清雅,提神益思。最宜饮用。“以茶待客”是中国的普遍习俗。有客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各地敬茶的方式和习惯又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困之户,都离不开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饮茶习俗五花八门。“客来敬茶”已成为中国人民的美德。,第一节 综 述,民俗的概念 所谓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通过人们的长期生活积累,演变发展,世代相传,口传心授,而自然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既十分古老,又不断打上时代的印记,区域性特征十分突出。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反映民
2、俗纷繁多姿,使人难以把握。了解民族茶俗,从中可以窥探中华民族大家庭与茶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和民族茶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在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一、茶俗的内涵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同的地方(地理环境)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个性(民族风情),并通过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特有生活、心理、习惯加以表现出来。人们在用茶、饮茶的时候,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沏茶方法、饮茶方式、用茶目的,这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族饮茶习俗。,二、茶俗的类型 1、清茶品饮,香真味实。2、大碗急饮,止渴生津。3、以茶点缀,意在示礼。4、借茶喻世,追求哲理。5、名茶名点,相辅相成。6、陶冶情操,品茶养心
3、。7、以茶料理,用意在吃。8、茶药相通,强身保健。,一、汉族的饮茶习俗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大抵说来,品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察茶色、茶形为目的,自娱自乐者,谓之品茶。凡品茶者,得以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倘在劳动之际,汗流夹背,或炎夏暑热,以清凉、消暑、解渴为目的,手捧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谓之喝茶。,第二节 汉族茶俗,饮茶方式:清饮(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饮茶讲究茶叶、水质的品格,火候水温的适宜以及茶具的风格,饮茶的环境、气氛等多种条件。最有汉族饮茶代表性的,则要数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了。调饮:在茶汤中加入
4、姜、椒、盐、糖之类佐料等等。,汉族饮茶,虽然方式有别,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饮,其方法就是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姜、椒、盐、糖之类佐料,属纯茶原汁本味饮法,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体现茶的“本色”。,1、品龙井 龙井,既是茶的名称,又是种名、地名、寺名、井名,可谓“五名合一”。杭州西湖龙井茶,色绿、形美、香郁、味醇,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更是“杭州一绝”。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沏龙井茶的水以80左右为宜,泡茶用的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为最。每杯撮上3-4克茶,加水7-8分满即可。,品龙井茶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
5、欣赏。品饮时,先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观察多变的叶姿。尔后,将杯送入鼻端,深深地嗅一下龙井茶的嫩香,使人舒心清神。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此情此景,正如清人陆次云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就是品龙井茶的动人写照。,2、啜乌龙 乌龙茶既是茶类的品名,又是茶树的种名。啜乌龙茶很有讲究,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谓之“烹茶四宝”。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
6、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倒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迥旋品味,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两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啜乌龙茶,都“不亦乐乎”。,潮汕工夫茶泡法“高冲、低斟(分茶)、刮顶、淋眉”要诀 1、茶具组合:泥炉、砂铫、冲罐或盖碗、茶杯、茶洗 2、冲泡程序:温具干壶置茶(分粗细于纸上)烘茶冲点摇壶倒茶抖茶壶泡二泡福建
7、工夫冲泡法 1、茶具组合:烹茶四宝 2、冲泡程序:治器备茶候汤热罐淋杯置茶冲茶刮沫淋壶运壶(关公巡城)分茶(韩信点兵)奉茶台湾乌龙茶冲泡法 1、茶具组合:茶船、随手泡、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茶器筒 2、冲泡程序:备具候汤烫壶温盅赏茶置茶洗茶冲茶斟茶奉茶,福建冲泡法、广东潮汕冲泡法、台湾冲泡法 区别:茶具,福建用茶房四宝潮汕炉、玉书碨、孟臣壶、若深瓯,潮汕有泥炉、砂铫(dio)、冲罐或盖碗、茶杯、茶洗,台湾泡法除上述外,增加闻香杯和公道杯。泡饮区别:潮汕法一般泡中低档的茶,置茶时要放在白纸上分粗细(粗茶在下面细碎中间稍粗之茶撒在其上,分别放入壶底或盖碗底),烘茶时间长些,强调热品。福建
8、冲泡法冲泡的为高档茶,烘茶时间短。台湾冲泡法采用温品,更侧重于闻香。,品饮乌龙茶有哪三忌?乌龙茶因含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因而民间饮茶有三忌:一是空腹不能喝,否则会出现“茶醉”;二是睡前不能饮,否则会难以入睡;三是冷茶不能饮,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3、成都盖碗茶 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二是置茶:用盖碗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普洱茶,常为35克。,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
9、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四是闻香: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出到茶汤时,则用左手提起茶托,右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4、九道茶昆明九道茶也称“迎客茶”,是云南城镇书香门第佳宾的一种饮茶方式。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品昆明九道茶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二是洁具
10、: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
11、味,以享饮茶之乐。,九道茶的工序第一道为择茶,就是将准备的各种名茶让客人选用。第二道为温杯(净具),以开水冲洗紫砂茶壶、茶杯等,以达到清洁消毒的目的。第三道为投茶,将客人选好的茶适量投入紫砂壶内。第四道为冲泡,就是将初沸的开水冲入壶中,如条件允许,用初沸的泉水冲泡味道更佳,一般开水冲到壶的2/3处为宜。第五道浸茶,将茶壶加盖五分钟,使水浸出物充分溶于水中。第六道匀茶,即再次向壶内冲入开水,使茶水浓淡适宜。第七道斟茶,将壶中茶水从左至右分两倒入杯中。第八道敬茶,由小辈双手敬上,按长幼有序依次敬茶。第九道为喝茶,九道茶一般是先闻茶香以舒脑增加精神享受,再将茶水徐徐喝入口中细细品味,享受饮茶之乐。,
12、5、北京的大碗茶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如今中外闻名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沿习命名的。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
13、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二、茶与风俗 1、三茶 旧时汉族婚俗。流行于江浙一带,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合茶”。此俗现已不常见,但在某些地区仍有遗风。行于湖南一带,指提亲、相亲和入洞房前三次所沏之茶。媒人上门提亲,沏以糖茶,含美言之意;男子上门相亲,置贵重物品或钱钞于杯中送还女方,姑娘收受则为心许,姑娘送递的是一杯清茶;入洞房前,以红枣、花生、龙眼等泡入茶中,并拌以冰糖招待客人,系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2、食茶 亦称“走媒”。旧时汉族婚俗,流行于浙江西部地区,媒人受男方之托,向女方提亲,倘女方应允,则泡茶、煮蛋招待,俗称“食茶”。可用桂圆干泡茶,或用三只水泡蛋,
14、加白糖拌和,当地称:“圆眼茶”和“鸡子茶”。3、茶礼 也称“下茶”、“聘礼茶”。定亲的聘礼。以茶为礼取茶种“不移”之意,寓其白头偕老。明代许次纾茶疏:“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又名其礼曰“下茶”。此俗最迟宋已有之,延续至近代。,4、新婚请茶 汉族婚俗,见于现代各城市。婚礼除宴请男女双方至亲好友外,实行喜事新办,宾客前来祝贺,只泡清茶一杯,摆糖果、瓜子等几种茶点招待,既节约又热闹亲切。5、新婚三道茶 亦称“行三道茶”。新婚男女在拜堂成亲后饮用:第一道是两杯白果汤,第二道是莲子红枣汤,第三道是茶汤。新郎新娘双手接过第一道茶,对着神龛作揖以敬神;第二道茶敬父
15、母;第三道茶一饮而尽。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新人白头到老,夫妻恩爱,同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6、跳板茶:苏州-旧时婚礼茶俗。7、新娘茶:江西-婺源一带的婚俗。8、腌茶酒:陕南-汉族婚俗茶食。新娘招待闹新房客人的便宴。流行于陕南大巴山地区的婚俗。9、腌菜茶:陕南-大巴山婚俗。10、新婚交杯茶:湖南-婚俗茶饮。11、新婚合杯茶:云南-南部婚俗茶饮。12、闹花夜:湖南-中部农村婚俗。13、福安新娘茶:福建-福安婚俗。,14、台湾婚礼茶宴 台湾婚礼茶俗。婚礼开始后,在礼堂一端设泡茶区,中间放茶车一部,两边各两部,并用鲜花连接。礼堂的中间摆一长桌,桌上摆茶点与料理。等宾客到齐之后,新人来到泡茶区,新娘表演茶艺
16、,新郎则向父母、证婚人等敬茶,仪式举行约一小时左右,然后,在音乐声中送客,婚礼结束。15、跪茶:广东-旧时广东顺德婚俗。新娘进堂屋,跪行到桌前叩头三次,给公婆敬茶,每人一杯。此礼节今已不存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风俗。我国茶叶品种繁多,饮茶历史悠久,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康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是共同的。,第三节 少数民族茶俗,1.藏族酥油茶,藏族饮茶方式主要有酥油茶、甜茶、奶茶、盐茶、清茶、油茶羹几
17、种方式,调查结果表明:酥油茶是最受欢迎的饮用方式(平均达73.9),其次是奶茶。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藏族人民把茶视为神之物,从历代的“赞普”至喇嘛,从土司到普通百姓,“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这主要因为:,1青藏高原饮食结构需要。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4000米以上,不少地区平均气温在0以下
18、,比同纬度的东部区低1018,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因此大多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畜牧业比较发达。人们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2人们在青藏高原补充水分需要。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气压较低,且十分干燥,年平均相对湿度大多地区仅40,人体需要充分的饮料供应补充水分。茶叶富含多酚类化合物,能刺激唾液分泌,具止渴生津之功效,故藏民每天饮茶多达1030碗,约57升,早、中、晚都要大量饮茶。3青藏高原人民防病需要。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等,这对缺医少药的藏族地区人民防治常见病十分重要。酥油茶在农区饮用尤为普遍,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的“藏火
19、盆”,酥油茶壶从早到晚都煨在火塘上,随时可以饮用热酥油茶。,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经搅拌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中的康砖、茯砖或金尖等。制作方法:先将紧压茶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20-30分钟,再滤去茶渣,把茶汤注入长圆形的打茶筒内。同时,再加入适量酥油,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等。接着,用木杵在圆筒内上下抽打,根据藏族经验,当抽打时打茶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铛,咣铛”转为“嚓,嚓”时,表明茶汤和佐料已混为一体,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随即将酥油茶
20、倒入茶瓶待喝。,由于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中少有客人进门。偶尔,有客来访,可招待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喝酥油茶时,主妇手捧茶壶,随喝随添,细心周到,总使客人碗中油茶丰盈,喝时,不能心急口快,不能一饮而尽,要轻轻吹开茶上浮油,分数次饮,留下一半时,等待主人添茶再喝。如果喝不习惯也无妨,等主人添满后,就让它摆着,辞别时才端碗喝尽,表示对主人款待的答谢,符合藏族同胞的礼貌和习俗。藏族信奉喇嘛教,当喇嘛祭
21、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备有一口特大的茶锅,通常可容茶数担,遇上节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至今仍随处可见。,2.白族的三道茶,第一道茶,称之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
22、,一饮而尽。寓意是“做人要能吃苦,或有吃苦的准备,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是历经各种磨难,才能成就大业。”,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姜片待煮好的茶汤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汤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
23、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寓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3.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奶茶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在新疆,无论是天山北麓的辽阔草原,还是南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每个阿吾勒的毡房和乡村小镇的农舍,都散发着奶茶的浓香。在当地有“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里冬季寒冷,夏季干热,牧区和高寒农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奶茶可帮消化,可驱寒、解渴。在饮茶习惯上又因所处的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除奶茶外,维吾尔人还爱用奶皮茶。其做法与奶茶大致相同,既在
24、茶中加入鲜奶,还要放入奶油或奶皮。此外还有人喜食甜茶,即把砂糖块放在茶水中饮用。有的家庭喜食核桃茶,将碾碎的核桃仁放入大茶碗中,以煮好的茶水冲饮。,天山以南(南疆)的维族喜欢喝清茶或香茶,有时也喝奶茶。清茶的做法是先将茯砖茶劈开弄碎,依茶壶容量大小放入适量碎茶,加入开水用急火烧煮沸腾即可;不可用温火慢烧,因为烧的时间过长,就会使茶汤失去鲜爽味并变得苦涩。南疆人主食面粉,最常见的是称之为馕的圆饼,它是用小麦烤制而成的,色黄香脆,进食时,总喜与香茶伴食。制作香茶时,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七八分满加热,当水刚沸腾时,抓一把碎块砖茶放入壶中,当水再次沸腾约5分钟时则将预先准备好的
25、适量姜、桂皮、胡椒、芘(p)等细末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中,经轻轻搅拌,3-5分钟即成。为防止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汤,在煮茶的长颈壶上往往套有一个过滤网。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与其说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还不如说成是一种佐食的汤料。,维吾尔族奶茶的做法是先取适量的砖茶劈开敲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然后放入鲜牛奶或已经熬好的带奶皮的牛奶。放入的奶量为茶汤的1514最佳,再加入适量的盐,接着煮沸10min即可。边喝边吃馕饼。北疆伊犁等地的妇女有吃茶的习惯,具体方法是在喝完奶茶的液体后,将沉在壶底的茶渣和奶皮一起嚼食掉。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也饮奶茶,其奶茶的制法与维吾尔族人的稍有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艺教案 第三讲 民族茶俗 茶艺 教案 第三 民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