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秋兴实用课件.ppt
《杜甫诗三首秋兴实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秋兴实用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
2、的是其中第一首。,如何鉴赏诗歌?,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诗眼,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总之,阅读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有何表达效果,传达了什么情感?,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
3、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2、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个怎样的图景?,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诗歌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白露般的秋霜使两岸的枫树林衰败飘零,巫山巫峡一带气象更加萧瑟阴森。巫江的波涛好像连天一般汹涌澎湃,边塞上风云滚滚,阴沉沉地压向大地。一丛
4、丛的菊花再次盛开,使我像往日一样又一次伤心落泪,孤独的小舟系向岸边,也系着我怀念故园的心情。寒风阵阵,催促着妇女们拿起剪刀裁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傍晚时分,高高的白帝城上传来急促的捣衣砧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明确:意象有: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描绘了一幅秋露清冷、秋气萧森,草木凋落,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风云阴沉密布,白帝城中捣衣声声的苍凉的秋景图。,明确:(1)玉露凋
5、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 诗三首秋兴 实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