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ppt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李加负,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愿景?,1.提高我区物理学科教学质量2.减轻我区物理教师教学负担,一、导学案性质与总原则,性质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总原则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促使全体学生参与以学生实际决定教学,二、怎样编写导学案?(1)目标的编写,【学习内容】13.2 重力【学习目标】1复述万有引力的定义,说出重力的由来,列举哪些物体受到重力。2经历实验探究,发现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并熟记相关结论及公式,会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大小。3解释
2、重力的方向,确认规则物体的重心,会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复述、(用自己的话)说出、列举、举例说明、记住、会、解释等具体的、外显的、可操作、可检测的行为动词,【学习内容】13.2 重力【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的由来。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了解 知道 理解 掌握 会,1人的歌声是由于_产生的。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这种 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_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_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3下面这句歌词中,哪几个字的音最高?答:。五线谱:简谱:4在音乐课中我们了解到有的音高、有的音低。在物理学中,我们会搞清楚“音高”和“音低”究竟指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
3、了音的高低?,温故而知新1.人的歌声是由于_产生的。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及其他组织传给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二、怎样编写导学案?(2)课前预习,1唱歌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个音太高了,我唱不出来”,“音太高了”实际上是指这个声音的 太高了(提示: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在家里找出一个乐器,让它发出两次声音,第一次音调很低,第二次音调很高,比较这两次声音:音调较低的声音听起来的感觉是(填1个形容词,但不允许填“低”)、音调较高的声音听起来的感觉是(填1个形容词,但不允许填“高”)。2 叫频率。音乐课上小明同学正在进行发声练习,
4、在发第一个“啊”音时,他的声带在1秒的时间里振动了330次,则声音的频率是 Hz;在发第2个“啊”音时,他的声带在1秒的时间里振动了396次,则声音的频率是(注意不要漏写单位)。,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音调是表示声音_的物理量。2、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_。3、我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_,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_。4、响度是表示声音_的物理量。5、不同发声体的_、_不同,发出声音的_也就不同。,二、怎样编写导学案?(3)课前预习,3我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_,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_。4物理学中,叫做响度。用刚才选定的那个乐器再让它
5、发出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度很小,第二次响度很大,比较这两次声音:响度较小的声音听起来的感觉是_(填形容词)、响度较大的声音听起来的感觉是(填形容词)。5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也就不同。,二、怎样编写导学案?(3)课前预习,一、交流预习情况1同座或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自主学习中5个问题的答案,如果发现答案不同,把不同答案用“”框起来。2推举一位经过声乐训练或练过乐器的同学,请他为全班展示音乐才华现场发声训练或演奏以下内容:(1)发出(或演奏)两次声音,前一次音调 很低,后一次音调很高;(2)发出(或演奏)两个音调相同的声音,前一次声音的很大,后一次声音很小;(3)发出(或演奏)两个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案 编写 使用 推动 高效 课堂 建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