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策略修改.ppt
《高血压防治策略修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防治策略修改.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血压防治策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徐军建,2,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1.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2.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规律,3.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4.心脑血管病是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3,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一百多年前Riva-Rocci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了认识;20世纪5060年代开展了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高血压的流行特征首先要确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流行病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确定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的分界点(cutoff po
2、int);,4,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5,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3.有地理分布差异。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低于低海拔地区;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6,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
3、呈负相关;8.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和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7,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19581959年第一次调查,平均患病率为5.1%;19791980年第二次调查,平均患病率为7.73%;1991年第三次调查,平均患病率为13.58%。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8,1991年全国城市血压抽样调查结果,9,1991年全国农村血压调查结果,10,2002年全国血压调查结果,11,美国20世纪80年代高血压资料,12,美国2000年高血压资料,13,
4、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1.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病;2.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010万,农村为14210万,分别占死亡构成的37%和28%;3.心脑血管病居死亡原因首位。,14,最近发表的我国40岁17万人群8年随访结果表明,总死亡人数20033人(1345.210万人),脑血管病21.3%,恶性肿瘤 22.3%,心脑血管病 44.4%,15,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1.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2.血压升高是心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3.心血管病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16,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1.血压水平与心血管 发病率呈正相关。2.许多
5、与高血压有关疾病发生于通常被认为是“正常血压”者。3.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17,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膳食;中度以上饮酒。,18,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中国人正常体重指数(BMI:kgm2)为1924,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与人群体重指数差异相平行。,19,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表明: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6、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具有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BMI28kgm2者的肥胖者中90%以上患上述疾病或有危险因素聚集;,20,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者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其患糖尿病的危险为2.5倍;其中有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为正常体重的4倍以上。(美国:男性腰围102cm、女性88cm),21,饮酒,以每周至少饮酒一次为饮酒计算,我国中年男性人群饮酒率约3060,女性为27;男性持续饮酒者比 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 生危险增加40。,22,膳食高钠盐
7、,我国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1218g,南方为78g;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北方人血压水平高于南方;控制总热量后,膳食钠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3及0.58;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23,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10组人群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中国和日本人群中,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作用强度为西方人群的
8、1.5倍。,24,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是西方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120139mmHg时,冠心病相对危险比120mmHg者增高40,140149mmHg者增加1.3倍;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25,血压升高增加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有高血压病史者的心力衰竭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舒张压每降低5mmHg,可使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减少25。,26,脉压对老年人心血管发病的影响,脉压增大是反映动脉弹性差的指标;研究证实,60岁以上老年 人基线脉压与总死亡、心 血管性死亡、脑卒中和冠 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27,心血管病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年
9、龄:年龄每增长10岁,冠心病发病率增高13倍;性别:我国14个人群监测5年结果显示,2574岁男性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女性的1.16.2和1.23.1倍;,28,心血管病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吸烟:我国10组队列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高2倍,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吸 烟总量每增加1倍,急性 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就增 加4倍。,29,心血管病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TC200239mgdl者,冠心病的危险为TC200m
10、gdl者的2倍,TC240mgdl者的发病危险为TC200mgdl者的3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值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30,心血管病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基线时BMI每增加1kgm2,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12%,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6%。提示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1,心血管病发生的其它危险因素,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资料研究表明,糖尿病组冠心病发病人数是糖耐量正常者的10倍以上。餐后血糖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预测能力与LDL-C一样强;缺少体力活动;心血管病病史。,32,
11、诊断性评估,确定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因素 判断高血压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的情况,33,诊断性评估,1.家族史和临床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4.血压测量,5.寻找靶器官损害及某些临床情况,6.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7.遗传学分析,高血压的治疗,34,家族史和临床病史,家族史:询问患者高血压、糖尿 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猝中或肾脏 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水 平、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及疗效和 副作用;,35,家族史和临床病史,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
12、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的症状或病史及其治疗情况;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生活方式:了解膳食中的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量、体力活动量及成年后体重情况;,36,家族史和临床病史,药物致高血压:详细询问曾否服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甘草等;心理社会因素:详细了解可能影响高血压病程及疗效的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和文化程度。,37,体格检查,测量四肢血压;测量体重指数;测量腰围;其他常规体格检查;,38,实验室检查,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
13、: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推荐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餐后血糖、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眼底、胸片、睡眠呼吸监测、血浆肾素活性、血及尿醛固酮、血及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39,血压测量,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血压计或经国际标准(BHS和AAMI)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成人型长35cm,宽1213cm)至少应包裹80%上臂;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在测量前30min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被测量者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40,血压测量,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处,紧切上臂,
14、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6mmHgs放气;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时相(第一音)和第 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 垂直高度;血压单位:mmHg;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 量,取两次平均值记录。,41,动态血压(国内)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0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15%。,42,寻找靶器官损害及某些临床表现,心脏 血管 肾脏 眼底 脑,43,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成人高血压中5%10%可查出高血压 的原因,以下线
15、索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严重或顽固性高血压;年轻时发病;原来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突然恶化;突然发病;合并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44,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肾实质性高血压: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包括结构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等。腹部超声检查、尿常规及血肌酐浓度测定均有助于明确诊断。,45,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由肾动脉狭窄所致。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肾素、低血钾,晚期可见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肾脏体积缩小。超声肾动脉检查、增强螺旋CT、MRI、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有助于诊断。,46,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嗜铬细胞瘤:尿与血儿茶酚胺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儿茶酚胺分泌亢进。超声或CT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
16、,47,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停用影响肾素的药物(如-阻滞剂、ACEI等)后,血浆肾素活性显著低下(1ngmlh),且血浆醛固酮水平明显增高者提示该病。血浆醛固酮(ngdl)与血浆肾素活性(ngmlh)比值50时,高度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MRI有助于确定腺瘤或增生。,48,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柯氏综合征:此病80%伴高血压,24小时氢化可的松水平110nmolL(40ng)。,49,继发性高血压的筛选,药物诱发的高血压:甘草、口服避孕药、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可卡因、安非他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环孢菌素等。,50,遗传学分析,遗传学分析在高血压病人的常规评价中所起的作用
17、尚不明确;高血压病人常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一定作用;高血压是一种多病因的多基因疾病;基因分析对确认或排除罕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有一定价值。,51,血压的定义及分类,1.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作为心血管病的预测因子,2.按血压水平分类,3.高血压的危险分层,52,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作为心血管病的预测因子,舒张压曾被认为是比收缩压更重要的脑血管和冠心病的预测因子;有研究提示收缩压与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正相关;有些资料也显示老年人 脉压增大是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更重要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53,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54,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
18、压水平(13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TC5.7mmolL,或LDL-C 3.6 mmolL,或HDL-C1.0mmolL);早发心脏病家族史;腹型肥胖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C-反应蛋白10mgL或高敏C-反应蛋白3mgL。,55,高血压的危险分层(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动脉壁增厚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umolL,女性107124umolL)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30300mg24h,白蛋白 肌酐:男性22mgg,女性31mgg),56,高血压的危险分层(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1.1mmolL,57,高血压的危险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防治 策略 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