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能人才政策解读.ppt
《高级能人才政策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能人才政策解读.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强 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政策框架解读,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城镇劳动力供给2400万-城镇新增劳动力 1000万人-上一年结转 1400万人能够安排1000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 800万人-自然减员 200万人供大于求1400万,劳动力资源供求结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1995年-2005年),失业人数,失业率,单位:万人
2、,2001年-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趋势,(根据2005年劳动保障部抽样调查报告),我国职工队伍素质基本状况,(根据2004年劳动保障部对 40个城市抽样调查报告),全国技术工人受教育程度构成情况,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待遇上两个“不高”(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投入上两个“不平衡”(政府、企业);培养上两种“倾向”(重学历、轻技能;重考试、轻能力);发展中两对“矛盾”(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与国家培养能力不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质量要求与教师传授技能水平差异(教与学),-初级技能者多;高技能者少;-单一技能者多,复合技能者少;-传统技能者多,现代技能者少;-短训速成者多,系统培养
3、者少。,技能人才队伍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 5号),意见共分七大部分,19条,7400字。意见是建国以来中央和国务院专题论述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第一份政策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职业培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地位,快车道标志着高技能人才工作进入快车道 新动力为高技能人才工作注入巨大新动力 新篇章必将揭开职业培训事业崭新的一页,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
4、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技能人才地位作用,高技能人 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 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主要问题,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上的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主要问题,“瓶颈”,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阻碍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
5、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技能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高
6、技能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基础作用,健全完善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格局。,目标任务(一),到“十一五”末,高级技工(职业资格三级)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
7、动者队伍的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目标任务(二),主要环节,技能培养 考核评价 岗位使用 竞赛选拔,技术交流 表彰激励 合理流动 社会保障,主要环节,完善两个工作体系,健全六项工作机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岗位使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高技能人才 培养工作 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展高技能人才 培养的多种渠道 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业合作培养制度 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1.技能培养,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
8、培养体系: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 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 各类社会团体的作用,1.技能培养,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行业 做好本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 提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 指导本行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1.技能培养,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企业 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 依法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
9、岗位培训 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 依托车间班组,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技术比赛等形 式,促进岗位成才 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培训和研发攻关活动,1.技能培养,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作为企业经营管 理者业绩考核内容之一,定期向职业代表大会报告,1.技能培养,非公有制企业 积极支持、推动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 工作,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研究制定发展规划 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 指导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2.技能培养,政府,建
10、立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 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培养,1.技能培养,学校,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对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结合,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学校,中央财政在实训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 提供实习场地 选派实习指导教师 组织学员参与技术攻关,1.技能培养,企业,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级 能人 政策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