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二第一章多元函数微分学.ppt
《高等数学二第一章多元函数微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二第一章多元函数微分学.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明:1.由于R2,R3中的点与向量一一对应.因此,在无特别声明时,总用X,Y 等表R2,R3中的点(向量).用x,y,z,a,b,c 等表实数.,2.由于有多种乘积使用记号,因此,阅读教材时,应注意区别 a,A P,X B 的含意.,对+也类似.,以后在表述时不再区分这两个概念.,一、多元函数的概念,以前我们接触到的函数 y=f(x)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一个自变量,函数 y 是随着这一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称为一元函数.如 y=sinx,y=x2+3cosx 等.,11 多元函数的概念,所谓多元函数,直观的说,就是有多个自变量的函数.函数 y 随多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圆柱体体积 V
2、=r 2 h,体积 V 随 r,h的变化而变化.,一对数(r,h),就有唯一的一个V与之对应.,或者说,任给,长方体体积V=xyz,V 随 x,y,z 的变化而变化.,一组数(x,y,z),就有唯一的一个V与之对应.,或者说,任给,这些都是多元函数的例子.有一个自变量的称为一元函数,有二个自变量的称为二元函数.有三个自变量的称为三元函数,有 n 个自变量的称为 n 元函数.二元以上的函数统称为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类似,我们有,二元函数定义,设D是xy平面上的一个点集,即 D R2,若对任意的点 X=(x,y)D R2,按照某个对应规则f,总有唯一确定的实数z 与之对应,则称 f 是定义在D上
3、的二元实值函数,记作,f:D R,X=(x,y)z.,习惯上,称 z=f(X)=f(x,y)为二元函数,另外,称 x,y 为自变量,z 为因变量.,比如 z=sinx+cosy,z=3x2+ey.,称 z 为点 X=(x,y)在 f 下的像,记作f(X)或 f(x,y),即z=f(X)=f(x,y).也称作 X=(x,y)所对应的函数值.,称 D 为函数f 的定义域.D在f 下的像集 f(D)=f(X)|XD 称为 f 的值域.,注1一般说来,自变量x,y都是独立变化的.它们只受到(x,y)D 的限制.,f(x,y)的表达式,算 f(x0,y0)的方法与一元函数类似.,另外,若给出了,如 f(
4、X)=f(x,y)=3x+y2,X0=(1,1),则 f(X0)=f(1,1)=3 1+12=4,f(x+y,siny)=3(x+y)+sin2y,注2特别,若定义域 D 是 x y 面上一条曲线.D:y=g(x).,=f(x,g(x)成为一元函数.,则二元函数 z=f(x,y),注3任何一个一元函数都可扩充为一个 二元函数.,事实上,z=f(x),=f(x)+0 y,只须将 z 作为一元函数的定义域 D R 扩充为R2 中点集即可.,注2,注3说明二元函数是一元函数的推广,而一元函数则是二元函数的特殊情形.二元函数是定义在 xy 平面某点集上的函数,而一元函数是定义在 xy 面上一条直线(x
5、 轴)上的二元函数.,类似的,有n元函数定义.,设D Rn,若对任意的 X=(x1,x2,xn)D Rn,按某个对应规则 f,总有唯一确定的实数 z 与之对应,则称 f 是定义在 D 上的 n 元实值函数.记作,f:D R,X=(x1,x2,xn)z.,并记 z=f(X),或 z=f(x1,x2,xn).,定 义,解:与一元函数类似.就是要求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平面上的点的集合.,例1求 z=ln(x+y)的定义域 D,并画出D的图形.,x+y 0.故 定义域 D=(x,y)|x+y 0,画直线 y1=x.由于 D 中点(x,y)的纵坐标 y 要大于直线 y1=x 上点的纵坐标 y1,故D表示直
6、线 y1=x 上方点的集合.(不包括边界y1=x上的点),为画 D 的图形,由x+y 0,得 y x=(y1).,x+y=0,x,y,o,如图,y x,D,(不包括直线x+y=0),例2,解:,故,故 D 表示到原点距离不超过1的点的集合.即,D 为单位圆盘(包括边界).,x,y,o,x2+y2=1,(包括圆周),D,例3,解:,D=(x,y)|y2 x 1,由 x y2(=x1)知,D在曲线 x1=y2的右侧.,由 x 1(=x1)知,D在直线 x1=1 的左侧.,如图,二、平面区域,1.邻域:,以点 X0=(x0,y0)为中心,以 为半径的圆内部点的全体称为 X0 的 邻域.,即,记(X0
7、,)=U(X0,)X0,称为 X0 的去心 邻域.,如图,U(X0,),(X0,),当不关心邻域半径时,简记为U(X0)和(X0).,2.内点:,E 的全体内点所成集合称为 E 的内部,记为E0.,D=(x,y)|x2+y2 1,如图,记EC=R2 E 称为E 的余集.若X0是 EC的内点,则称X0为E的外点.,设 E 是一平面点集,X0=(x0,y0)E,若存在邻域 U(X0,)E,则称 X0 为 E 的内点.,易知,圆内部的每一点都是D的内点.圆外的每一点都是D 的外点.但圆周上的点不是D 的内点,也不是D的外点.,又如 z=ln(x+y)的定义域 D=(x,y)|x+y 0,易见,直线上
8、方每一点都是D的内点.即 D=D,但直线上的点不是D的内点.,3.边界点:,E 的全体边界点所成集合称为 E 的边界.记作 E.,如,例1中定义域 D 的边界是直线 x+y=0 上点的全体.例2中定义域 D 的边界是单位圆周 x2+y2=1上的点的全体.如图,设 E 是一平面点集,X0=(x0,y0)是平面上一个点.若 X0的任何邻域 U(X0,)内既有属于 E 的点,又有不属于E的点,则称 X0 为 E 的边界点.,D,E 的边界点可以是 E 中的点,也可以不是E中的点.,可以证明:,E中的点 X0E只可能有两种情形.,(1)X0为E的内点.,(2)X0为E的边界点.,两者必居其一.,R2中
9、的点X只可能有三种情形.,(1)X为E的内点.,(2)X为E的边界点.,(3)X为E的外点.,4.开集,设 E 是一平面点集,若 E 中每一点都是 E 的内点.,即 E E0,则称 E 是一个开集.,由于总有 E0 E,因此,E E0 E=E0,故也可说,比如,例1中 D 是开集,(D=D0),而例2中 D 不是开集.,规定,R2为开集.,若E=E0,则称 E 是一个开集.,又比如,E 如图,若 E 不包含边界,则 E 为开集.,若 E 包含边界,则 E 不是开集.,结论:非空平面点集 E 为开集的充要条件是 E 中每一点都不是 E 的边界点.即 E 不含有 E 的边界点.,证:,必要性.设
10、E 为开集,X E,由开集定义知 X 为 E 的内点.故 X 不是 E 的边界点.,充分性:若 E 中每一点都不是 E 的边界点.,要证 E 为开集.,X E,由于 X 不是 E 的边界点.,而 E 中的点或者为 E 的边界点,或者为E的内点,两者必居其一,故 X 为E的内点,因此E为开集.,5.连通集,如图,X,Y,E 连通,设E是一非空平面点集,若X,YE.都可用完全含于E的折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称E为连通集.,从几何上看,所谓 E 是连通集,是指 E 是连成一片的.E 中的点都可用折线连接.,例1,2中的 D 都是连通集.,如图,6.开区域(开域),设 E 是一平面点集.,比如,例1中D
11、是开区域.,如图.,从几何上看,开区域是连成一片的,不包括边界的平面点集.,若 E 是连通的非空开集,则称 E 是开区域.,7.闭区域(闭域),若 E 是开域,记,称为闭区域.,如图.,易见,例2中的D是闭区域.从几何上看,闭区域是连成一片的.包括边界的平面点集.,(本书把)开区域和闭区域都叫作区域.,易见,例1中 D 是无界集,它是无界开区域,而例2中 D 是有界集,它是有界闭区域.,8.设 E R2,若存在r 0,使 E U(O,r),则称E为有界集.否则称E为无界集.,9.聚点,从几何上看,所谓 X0 是 E 的聚点是指在 X0 的附近聚集了无限多个 E 中的点.即,在 X0 的任意近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数学 第一章 多元 函数 微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