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第二讲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第二讲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二、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三、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四、高等教育的价值分析五、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与“专”2、“高”3、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 4、“专”、“深”、“新”5、有此一说:产业说,潘懋元总结的两个特征,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三是教育劳动的特征:复杂精神性,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等教育将发展成为普及型教育。2.高等教育已演变为终生教育。3.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4.高等教育单位将享有更大的自主权。5.高等教育国
2、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6.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机构形成更紧密的互动关系。7.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8.高等教育优质化。,二、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1、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关于教育的本质,生产力说 上层建筑说 基本属于上层建筑说生产部门说 非生产部门说 双重属性说 统一说 桥梁说多重属性说特殊范畴说 社会实践说生产实践说精神实践说,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实践说培养人说 社会化说 个性化说 个体社会化完善化说 促进人的类本质属性的途径说 传授知识说能力传递说产业说 非产业说相对说(转化说),对“本质”探讨的三个要点,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本质可使人们
3、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创新活动,可使我们了解这个事物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和运作规律。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联系所构成的;本质所反映的内在矛盾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事物本质的改变,就是质的规定性的改变,就是对事物的彻底否定。“本质”不同于“归属”,不同于“功能”,不同于“属性”,不同于“规律”,不同于“现象”。本质规定了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体现在过程之中。,关于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一种由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别的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培养。(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关于教育本质的几种不同观点,1.教育是上层建筑2.教育是生产力3.教育
4、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5.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间接的、有条件的;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阶级中,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观点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2.教育是生产力,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 再生产;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
5、程,就是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的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这种观点强调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3.教育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教育的本质是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 的,教育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它的质态。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便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促使个体社会化。5.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
6、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国外对高等教育的界定,1.美国:中等后的教育2.苏联百科词典:高等教育是继中等教育后在高等学校里所获得的专门教育,是国民经济、科学和各部门中高等技能的专家所必备的教育。,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界定,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成熟。(1984)2.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学制体系的第三段,亦即最高阶段,是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专业教育的总称。(1985),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界定,3.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是在受完中
7、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机关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教育,一般入学年龄是在18岁左右。(1991)4.胡建华: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价值观角度的教育本质论,三种教育本质论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3.文化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1)法国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开创了个人本位论的先河;(2)斯宾塞: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3)罗素:上升到精神道德教育层次共同认识:教育就是对人的培养,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素,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个人的发展是高于一切的,教育的职能就是使人生来就有的机能能够不受影响地发展;教育要根据人的需要来实施,2.社会本位
8、论,代表人物:法国涂尔干最早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进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共同认识:(1)教育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再生产的手段,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社会化,使年轻一代既具有他们所属社会每个成员的同质性,又具有各自的某些异质性。(2)主张教育科学的唯一作用在于认清教育事实。(3)“国家本位论”是民族矛盾激化时期的产物,是社会本位论一种特殊的、极端的表现。,3.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德国斯普兰格“文化哲学”共同认识:(1)文化是个人外化的经验,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推动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教育的全部内容都是文化,离开了文化,教育就无从谈起。(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本质 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