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液压与气动.ppt
《高校液压与气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液压与气动.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液压动力元件,概 述,一、主要作用,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源。液压传动系统是以液压泵作为向系统提供一定流量和压力的动力元件,液压泵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概 述,二、对动力元件的基本要求,1.节能:,系统在不需要高压流体时,应卸载或采用其它的节能措施;,2.工作平稳:,振动小、噪音低,符合有关规定;,3.美观协调等,第一节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一、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将原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工作腔容积大小交替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液压泵,当凸轮由原动机带动旋
2、转时,柱塞便在凸轮和弹簧的作用下在缸体内往复运动。,缸体内孔与柱塞外圆之间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使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基本没有油液泄漏,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一、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第一节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柱塞右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大,产生真空,油箱中的油液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单向阀吸入缸体内,实现吸油;,柱塞左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小,油液受挤压,便通过压油单向阀输送到系统中去,实现压油。,一、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第一节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如果偏心轮不断地旋转,液压泵就会不断地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因此就会连续不断地向液压系统供油。,一、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
3、理,第一节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二、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特点,从上述液压泵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其基本工作条件是:,1.具有密封的工作容腔;,2.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大小是交替变化的,变大、变小时分别对应吸油、压油过程;,3.吸、压油过程对应的区域不能连通。,第一节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三、常用容积式液压泵,常用的容积式泵类型按输出流量是否可调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按结构分类如下图,第一节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三、常用容积式液压泵,常用容积式液压泵职能符号如下图,(a)单向定量液压泵;(b)单向变量液压泵;(c)双向定量液压泵;(d)双向变量液压泵,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压力,性能参数,排量和流量,功
4、率与效率,1.液压泵的压力,液压泵的压力参数分为工作压力、额定压力和最高允许压力。,工作压力,指液压泵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实际压力值。,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压力损失,而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三、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1.液压泵的压力,额定压力,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值的大小由液压泵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来决定。超过这个压力值,液压泵有可能发生机械或密封方面的损坏。,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液压泵的压力参数分为工作压力、额定压力和最高允许压力。,1.液压泵的压力,最高允许压力,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试验标
5、准规定,允许液压泵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植,称为液压泵的最高允许压力。,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液压泵的压力参数分为工作压力、额定压力和最高允许压力。,1.液压泵的压力,一般选工作压力p2/3至3/4额定压力ps,压力分级,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排量和流量,排量V,指在无泄漏情况下,液压泵转一转所能排出的油液体积。,排量的大小只与液压泵中密封工作容腔的几何尺寸和个数有关。,排量可以调节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排量不可以调节的液压泵则称为定量泵。,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排量和流量,流量,分为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理论流量qt,指在无泄漏情况下,液压泵
6、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其值等于泵的排量V和泵轴转数n的乘积,即,qtVn(L/min或m3/s),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排量和流量,实际流量q,液压泵在某一具体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由于工作过程中泵的出口压力不等于零,因而存在内部泄漏量(泵的工作压力越高,泄漏量越大),使得泵的实际流量小于泵的理论流量;当液压泵处于卸荷(非工作)状态时,这时输出的实际流量近似为理论流量。,它等于理论流量qt减去泄漏和压缩损失后的流量q,即,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排量和流量,额定流量q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该试验标准规定(如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必须保证的流量。,四、液压泵
7、的主要性能参数,3.功率与效率,效率,实际上,液压泵在工作中是有能量损失的,这种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容积损失,主要是液压泵内部泄漏造成的流量损失。,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表征。,它等于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与其理论流量qt之比,即,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为,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功率与效率,效率,实际上,液压泵在工作中是有能量损失的,这种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机械损失,指液压泵内流体粘性和机械摩擦造成的转矩损失。,机械损失的大小用机械效率表征。,它等于液压泵的理论转矩Tt与实际输入转矩T之比,即,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功率与效率,效率,实际上,液压泵在工作中
8、是有能量损失的,这种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泵的总效率是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等于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即,总效率,四、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功率与效率,功率,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由电动机或内燃机给出。,输入功率i,Tt液压泵的理论转矩;液压泵转动的角速度。,液压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即泵的实际流量q与泵的进、出口压差p的乘积。,输出功率,当忽略能量转换及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时,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应该等于输入功率。,五、液压泵与电动机参数的选择,1.液压泵大小的选用,液压泵的选择,通常是先根据对液压泵的性能要求来选定液压泵的型式,再根据液压泵所应保证的压力和流量来确定它的具体规格。
9、,五、液压泵与电动机参数的选择,1.液压泵大小的选用,P泵k压P缸式中:P泵 一液压泵所需要提供的压力,Pa,k压一 系统中压力损失系数,取 P缸一液压缸中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Pa,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的确定,液压泵的的工作压力是根据执行元件的最大工作压力来决定的,五、液压泵与电动机参数的选择,1.液压泵大小的选用,液压泵最大输出流量的确定,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取决于系统所需最大流量及泄漏量,Q泵K流Q缸,式中:Q泵液压泵所需输出的流量,m3/min。K流系统的泄漏系数,取1.11.3 Q缸一液压缸所需提供的最大流量,m3/min。,若为多液压缸同时动作,Q缸应为同时动作的几个液压缸所需的最大流量之
10、和。,五、液压泵与电动机参数的选择,2.电动机参数的选择,驱动液压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可按下式确定,式中:PM电动机所需的功率,kW p泵泵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Pa,Q泵泵所需输出的最大流量,m3/min 泵的总效率。,第二节 齿轮泵,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一般做成定量泵,可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其中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主要特点是:,1.抗油液污染能力强,体积小,价格低廉;,2.内部泄漏比较大,噪声大,流量脉动大,排量不能调节。,定量泵,上述特点使得齿轮泵通常被用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各种低压、中压系统中。,在结构上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
11、合齿轮泵。外啮合齿轮泵应用广泛。,第二节 齿轮泵,齿轮泵实物结构,第二节 齿轮泵,CB-B型外啮合齿轮泵为分离三片式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齿轮泵实物结构,第二节 齿轮泵,一、外啮合齿轮泵,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1.工作原理,齿轮将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1.工作原理,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因此这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一、外啮合齿轮泵,1.工作原理,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
12、入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口挤压输出,该容腔称为压油腔。,一、外啮合齿轮泵,1.工作原理,当齿轮泵不断地旋转时,齿轮泵的吸、压油口不断地吸油和压油,实现了向液压系统输送油液的过程。,一、外啮合齿轮泵,为了使齿轮平稳地啮合运转,齿轮的重叠系数大于1,即存在两对轮齿同时进入啮合的时候。因此,就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腔之内。,困油,封闭容腔先随齿轮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困油现象。,一、外啮合齿轮泵,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封闭容腔减小时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并使轴承等零件受到额外的不平衡
13、负载;,困油,封闭容腔的增大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形成气泡,产生气穴,使泵产生强烈的噪音。,一、外啮合齿轮泵,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消除困油的措施:,困油,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一对卸荷槽(图中的虚线所示)。,当封闭容腔减小时,让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使封闭容腔中的高压油排到压油腔中去;,一、外啮合齿轮泵,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消除困油的措施:,困油,当封闭容腔增大时,使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使吸油腔的油及时补入到封闭容腔中,从而避免产生真空,这样使困油现象得以消除。,一、外啮合齿轮泵,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由于在压油腔和吸油腔之间存在压差,液体压力的合
14、力作用在齿轮和轴上,是一种径向不平衡力。,径向不平衡力,径向不平衡力加速轴承的磨损,增大内部泄漏,甚至造成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摩擦。,可通过缩小压油腔、开压力平衡槽等措施减小径向不平衡力。,一、外啮合齿轮泵,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泄漏降低了液压泵的容积效率。,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即一部分液压油从压油腔流回吸油腔,没有输送到系统中去。,泄漏,一、外啮合齿轮泵,外啮合齿轮泵有三个可能泄漏的部位:齿轮端面和端盖间;齿轮外圆和壳体内孔间;两个齿轮的齿轮啮合处。,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主要是齿轮端面泄漏,这部分泄漏量约占总泄漏量的75%-80%。,一、外啮合齿轮
15、泵,泄漏,2.几个突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外啮合齿轮泵,减小端面泄漏是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途径。一般采用齿轮端面间隙自动补偿的办法,泄漏,二、内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有许多优点,如结构紧凑,体积小,零件少,转速可高达10000r/mim,运动平稳,噪声低,容积效率较高等。缺点是流量脉动大,转子的制造工艺复杂等,目前已采用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内啮合齿轮泵可正、反转,可作液压马达用。,内啮合齿轮泵有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和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又称转子泵)两种。,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实物结构,二、内啮合齿轮泵,小齿轮和内齿轮均为摆线齿轮,不需设置隔板。小齿轮比内齿轮只少一个齿。,内啮合齿轮泵有内啮合渐开
16、线齿轮泵和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又称转子泵)两种。,内啮合摆线齿轮泵,二、内啮合齿轮泵,三、外啮合齿轮泵的拆装,通过拆装CB-B型外啮合齿轮泵,了解齿轮泵的内部结构及组成,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正确选择和使用齿轮泵。,三、外啮合齿轮泵的拆装,三、外啮合齿轮泵的拆装,(1)松开6个紧固螺钉9,分开端盖4和8;从泵体7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2)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装配顺序与拆卸相反。,1拆卸步骤,三、外啮合齿轮泵的拆装,(1)泵体7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16,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2)端盖4与8
17、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端盖4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3)齿轮6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2主要零件分析,三、外啮合齿轮泵的拆装,(1)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3)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4)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5)该齿轮泵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小泵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的?,3思考题,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流量均匀、噪声小、运转平稳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中、低压液压
18、系统中。,叶片泵按结构可分为:,但它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单作用式(多用于变量泵),双作用式(均为定量泵),第三节 叶片泵,一、双作用叶片泵,转子2和定子1是同心的,定子内表面由八段曲面拼成;,叶片3在离心力和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紧贴在定子的内表面上,在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密封容腔;,1、结构和原理,1定子;2转子;3叶片,当转子沿图示方向转动时,右上角和左下角的密封容腔容积逐渐变大,所在的区域是吸油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密封容腔容积逐渐变小,所在的区域是压油区。,1、结构和原理,一、双作用叶片泵,1定子;2转子;3叶片,2)泵的排量不可调,只能作为定量泵;,1)转子一转,每
19、个工作容腔吸、压油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2、结构特点,3)两个吸、压油区径向对称分布,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是径向平衡的;,4)叶片泵的流量脉动很小,且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流量脉动率最小,所以叶片数一般取12或16。,一、双作用叶片泵,二、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l、定子2、叶片3和配油盘(图中未画出)等零件组成。,1、结构工作原理,叶片可在转子槽内灵活滑动。,定子的内表面是圆形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一偏心量。,配油盘只开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1转子;2定子;3叶片,当转子转动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叶片顶部始终压在定子内圆表面上,两相邻叶片间就形成了密封容腔。,由于在转子每转一周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液压 气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