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文复习策略.ppt
《高三古诗文复习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古诗文复习策略.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古诗文复习策略,大连育明高中 杜雪松,一、文言文,1、知识类别:实词(120个)虚词(18个)(补17个: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维唯、已、矣、犹、哉)句式(宾前,定后,谓前,介后,被动,省略)常识(文化)翻译(10字原则)背诵(课内),2、复习顺序:,一轮:课内整理(一个月,20学时,周5学时)二轮:课外训练三轮:略,3、复习方法(课内):,以重点句带记实词、虚词、句法。晨读背诵,结合月考阶段测评。常识分类记忆。,以重点句带记实词、虚词、句法,划重点句,逐字对译。整理重点词、句等知识点(横向联系其它课文中的知识,形成网络)课后小测验,巩固知识。,例:鸿门宴(必修
2、五),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军:未得:)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飨:为:)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山东:好:)4、妇女无所幸。(幸:)5、素善留侯张良。(素:善:)6、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从:夜:驰:之:具:)7、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为:奈何:)8、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9、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料:当:)1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固:),1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故:)12、张良曰:秦时与臣游。(游:)1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1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
3、)15、吾入关,秋毫无所近,籍吏民(秋毫:籍:)1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出入:非常:)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具:倍:)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谢:)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而:)20、不如因善遇之。(因:善:遇:)2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从:谢:),2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戮力:河北,河南:)2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自意:)2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若属:为所:)25、臣请入,与之同命。(请:同命:)26、臣死且不避。(且:)27、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
4、胜:刑:)28、道芷阳间行。(道:间:)2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乃:)30、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谨:奉:再拜:)31、沛公安在?(安在:)3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督过:),整理一:一词多义,因:因言曰(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因遗策(沿袭),谢:,旦日不可不蚤字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多谢后世人(告诉)敬谢不敏(推辞)(辞别),为:,为击破沛公军(替、给)为之奈何(对付)今人方为刀俎(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反问)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做,治理;霓为衣兮风为马(作为,当作)化而为鸟(变为,成
5、为)(介,因为),整理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道芷阳间行(2)名词作状语 头发上指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3)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整理三:其它重点词,飨,戮力,若属,再拜(已消失的词)素,善,游,具,愿,谨,请(不同含义用法的词),整理四:古今异义,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6、河南河北,山东,整理五:其它知识,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无犯(秋毫不敢有所近)劳苦功高(劳苦而功高如此)常识:(坐次)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晨读背诵,结合月考阶段测评,每周二次晨读,各20分钟。主要是小考。可完成一册书的背诵量考核。每课一总结,每册一考。,常识分类记忆:,如:官职相关知识授升:拜,除,辟,征,召,起,荐,举,迁,擢降罢:左迁,贬,谪,黜,放,出,免调兼:徙,改,署,领,权,摄,假,代其它:二千石,下车,万钟,致仕,乞骸骨,如:指代
7、类,年龄:襁褓、孩提、始龀、黄发、束发、弱冠、及笄、豆蔻、而立、不惑、知天命等。身份职业: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布衣、郎中、渔樵、二千石等。物品:青铜(镜子)杜康、绿蚁(美酒)干戈、烽火(战争)青蚨、孔方兄(钱币,有蔑视意),如:谦称敬称贱称:,谦词:臣、仆、鄙人/寡人、不谷、孤/拙荆、贱内、犬子、家父、家君、家严、家慈/拙见、寒舍/窃、谨、惶恐敬词:陛下、九重天、圣明/爱女、令尊、令堂、高朋/高见、雅量、大作、华堂/光临、斧正、惠存、垂示,4、复习方法(课外)(第二轮):,类型题解析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注:从逐句对译到重点强调。,类型题解析,解词筛选理解评价翻译,解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境
8、推断法:被考查的文言实词是语言链条中的一个“元素”,考生可以借助语境的“语言流”来推断这一代码应该具有的意义。同时结合记忆中的词义作以判断。如果这一意义能使“语言流”畅通,那么,这个意义就是正确的。把推断的意义与选项中的解释进行对照,就可以作出判断。语法分析法:词语的词性以及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决定了词语在句中所具有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等。可以根据词语在句中担当的成分大致判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其意义。,类词对应法:在一些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排比、对偶句、并列短语中,相对应的一些词语常常成对称状呈现,这些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或相对相
9、反。所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与之对称的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此外,一些双音节合成词是由两个语意或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考生可以依据语境判断其偏向于哪一个语素的意义;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知道一个语素的意义就可以判定合成词的意义。,以今解古法: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汇,特别是成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这些词汇可以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考生切忌望文生义,机械逆推。联想对照法: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虽然“形”在课外,但根基仍在课内。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在教材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要用好教材
10、,善于由高考文言语段中的实词联想到教材中意义相对应的实词,通过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筛选,理解,评价:,确立文体意识(传记,散文,议论文)读清层次(几件事)读明遭际(主人公人生际遇如何)读出态度(作者对之肯定还是否定,褒还是贬)注:文化常识很重要,比如典章制度、官职封号、历法纪年、礼仪器物、姓字名讳等。,翻译:命题在课外,功夫在课内。,联系原文联系课本联系考题,增:增补。增补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
11、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删:删除。发语词、结构助词和音节助词等虚词。(非全部),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
12、代汉语表达习惯。,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例:“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留: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扩:扩展。,1、单音节词扩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文 复习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