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ppt
《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九章 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2,第九章 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9.2 碳钢回火后的力学性能 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9.4 回火脆性 9.5 回火工艺,3,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1 碳原子的偏聚 9.1.2 马氏体的分解 9.1.3 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9.1.4 渗碳体的形成 9.1.5 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4,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1)碳原子的偏聚回火的预备阶段(25100以下)(2)马氏体的分解回火第一阶段(100250)(3)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回火第二阶段(200300)(4)渗碳体的形成回火第三阶段
2、(250400)(5)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回火第四阶段(400以上),5,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1 碳原子的偏聚,合金经奥氏体化后快冷至-195,然后在-195 100各个温度下回火3h,考察其硬度变化。结果发现,温度超过-80,硬度就开始上升。80回火3h后,合金硬度由原来的54HRC上升到58HRC。检查其显微组织,并未发现该过程中有任何第二相析出。因此推断,100以下回火其硬度的提高是由碳原子的偏聚引起的,其结果类似于时效。,6,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1 碳原子的偏聚,图9.1 Fe-Ni-C马氏体在不同温度时效3h于-196测得的硬度,
3、7,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1 碳原子的偏聚 在低碳板条马氏体中,碳、氮原子或者偏聚于位错附近的间隙位置,与位错相结合,形成富碳、氮原子的偏聚区;或者沿110M晶面形成富碳、氮的原子团。当w(C)小于0.25%时回火马氏体中不会出现碳原子集群。在高碳片状马氏体中,则碳原子多偏聚在晶体中的一定晶面(如孪晶面)上,碳原子集群化,形成预脱溶原子团,进而形成长程有序化或调幅结构。,8,透镜状马氏体的偏聚区,透镜状马氏体,由于低能量的位错位置很少,除少量碳原子向位错线偏聚外,大量碳原子将向垂直于马氏体C轴的(100)M面或孪晶面112M上富集,形成薄片状偏聚区,其厚度只有零点几纳米,直径
4、约为1.0nm。钢,经1200、2h奥氏体化后水淬成马氏体并立即在液氮中深冷,再在室温时效 24h,然后用原子探针测量。结果得出,a基底碳含量为 0.57%,低于平均碳含量,而孪晶界的碳含量为 1.45%。,9,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1 碳原子的偏聚 碳原子偏聚团仅仅包含几个碳原子,呈透镜状,惯习面为100g,称为“弘津气团”。,图9.2 a-Fe八面体间隙亚点阵中的碳原子偏聚团的外形尺寸,10,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1 碳原子的偏聚,(a)5.5h,(100)取向;(b)2d,(331)取向;(c)48d,(100)取向图9.3 Fe-15Ni-1C合金马
5、氏体在室温时效不同时间后的调幅组织(TEM照片),11,室温回火马氏体是以调幅分解机理进行分解的。调幅分解: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结构相 同、成分不同的两个相的过程。Fe-Ni-C合金马氏体在室温短时间时效后,一个精细尺度、粗花呢织物状的碳浓度调幅组织沿马氏体的203方向形成,马氏体内形成一些微小富碳区和贫碳区,相间地规则分布。室温下碳原子迁移0.2nm的距离则需要20s。这表明,碳原子在室温仍有一定的扩散能力。,12,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图9.5 Fe-15Ni-1C马氏体150lh回火后-FexC的TEM照片,-FexC长度 为100 nm的平
6、行于100a的条状薄片。因100a晶面族中有三个互相垂直的(111)a面,故马氏体内析出的-FexC在空间也是垂直的,而在金相试样观察表面则以一定角度交叉分布。,13,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9.1.2.1 高碳马氏体的分解(1)高碳马氏体的双相分解,图9.6 马氏体双相分解示意图,14,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图9.7 马氏体双相分解时碳的分布,15,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9.1.2.1 高碳马氏体的分解(1)高碳马氏体的双相分解,16,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
7、9.1.2.1 高碳马氏体的分解(2)高碳马氏体的单相分解 150300,碳原子的活动能力有所提高,能进行较长距离扩散。因此,-碳化物可从较远处获得碳原子而长大,马氏体的碳浓度连续不断地下降,不会出现两种不同碳浓度截然不同的a相,这就是所谓连续式分解。,17,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9.1.2.2 低碳马氏体的分解 含碳量w(C)低于0.2%的板条马氏体在100 200之间回火时没有碳化物的析出,C原子仍然偏聚在位错线附近。这是由于C原子偏聚的能量状态低于析出碳化物的能量状态。当回火温度高于200时,才有可能通过单相分解析出碳化物,使a基体中的碳含量降低。,18
8、,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9.1.2.3 中碳钢马氏体的分解 中碳钢在正常淬火时得到低碳板条位错马氏体与高碳片状孪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故回火时也兼具低碳马氏体与高碳马氏体的分解特征。,19,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图9.8 不同碳含量马氏体回火时碳浓度的变化,20,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回火第一阶段转变后,钢的组织由过饱和度降低了的a固溶体和高度弥散分布、与母相a保持共格联系的亚稳碳化物组成,这种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体心立方马氏体的含碳量与淬火钢的原含碳量无关,如前所述,均为w(C)0.25%0
9、.30%。,21,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2 马氏体的分解,22,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3 残余奥氏体的转变,200300范围属于回火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发生残余奥氏体的分解。含碳量w(C)低于0.4%的钢淬火后不出现残余奥氏体,故不存在残余奥氏体的分解转变问题。含碳量w(C)大于0.4%的钢淬火后可能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或者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下贝氏体转变区)转变为下贝氏体;或者在Ms点以下较低温度范围内转变为马氏体。,23,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4 渗碳体的形成,250400的范围属于回火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将有渗碳
10、体(碳化物)形成。碳含量w(C)低于0.2%的低碳马氏体在200以上回火时,将在碳偏聚区直接析出碳化物;高碳马氏体在250以上回火时,将通过-碳化物和-碳化物等亚稳碳化物的转化,然后再在(112)M和(110)M晶面上及马氏体晶界上形成稳定的渗碳体(碳化物)。淬火钢经过这个阶段的回火,得到回火托氏体。,24,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4 渗碳体的形成,25,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4 渗碳体的形成,图9.11GCr15钢1200油淬成马氏体后再经 350回火2h所得沿界面分布的-碳化物,26,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5 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碳化物的聚
11、集长大,高于400的范围属于回火的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相基体将发生回复和再结晶,片状渗碳体也将逐渐球化并聚集长大,残余内应力大幅度消失。淬火所得到的马氏体中存在大量位错、孪晶等晶体缺陷,中低碳马氏体中位错密度可达0.3 0.9 1012 cm-2,与冷变形金属相似,而且马氏体晶体形状为非等轴状,所以在回火过程中,将发生回复与再结晶。,27,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5 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再结晶后,原来板条状或片状的马氏体的形貌完全消失。一般把淬火钢在500650回火得到的由等轴状铁素体和粒状渗碳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叫作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五六百
12、倍才能分辨出来。当回火温度在650Ac1之间,渗碳体颗粒和等轴铁素体晶粒都显著长大,得到粗的粒状渗碳体和铁素体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组织被称为回火珠光体,其金相组织基本上和球化退火组织相同。,28,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5 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图9.12 T8钢回火托氏体中亚晶的TEM像,29,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5 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a)光学金相照片,1000图9.13 含0.18%C马氏体经600回火10min后的显微组织,30,9.1 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1.5 a相的回复再结晶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b)TE
13、M照片,20000图9.13 含0.18%C马氏体经600回火10min后的显微组织,31,表9.1 铁基合金淬火后回火过程的组织转变,32,表9.1 铁基合金淬火后回火过程的组织转变,33,9.2 碳钢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图9.14 不同碳含量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变化的情况,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连续降低。但是,高碳钢在100左右回火时,硬度却略有增高。,34,9.2 碳钢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图9.15 含w(C)1.22%钢的硬度与回火温度和时间的关系,35,9.2 碳钢回火后的力学性能,(a)Wc=0.2%(b)Wc=0.41%图9.16 淬火钢拉伸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36,9.2 碳
14、钢回火后的力学性能,(c)Wc=0.82%图9.16 淬火钢拉伸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37,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1 回火抗力的提高 9.3.2 二次淬火 9.3.3 二次硬化 9.3.4 合金钢马氏体回火时的组织变化,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转变及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可归纳为几个方面:延缓钢的软化,提高钢的回火抗力;引起二次硬化现象;影响钢的回火脆性。本节只讨论前两个方面,最后一方面将在后面讨论。,38,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1 回火抗力的提高,钢抵抗回火硬度降低的能力称为回火抗力。合金元素一般都提高回火抗力。合金元素对低温回火后的硬度影响
15、很小。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合金元素可进一步阻止过渡碳化物向渗碳体的转变及渗碳体颗粒粗化,从而增强回火抗力。,39,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1 回火抗力的提高,图9.17 为几种常见合金元素对含0.2%C钢回火引起的硬度增量(HV),40,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1 回火抗力的提高,图9.17 为几种常见合金元素对含0.2%C钢回火引起的硬度增量(HV),41,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1 回火抗力的提高,图9.17 为几种常见合金元素对含0.2%C钢回火引起的硬度增量(HV),42,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1 回火抗力的提高,
16、图9.17 为几种常见合金元素对含0.2%C钢回火引起的硬度增量(HV),43,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2 二次淬火,当钢中存在较多合金元素时,淬火后将产生大量残余奥氏体。例如高速工具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可能高达2030%。回火保温时残余奥氏体没有分解,在随后的冷却中,残余奥氏体将转变为淬火马氏体。这一现象称为二次淬火。回火使残余奥氏体恢复了转变为马氏体的能力,这一现象被称为反稳定化或催化。,44,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2 二次淬火,图9.18 W18Cr4V高速钢TTT曲线,45,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2 二次淬火,W18Cr4V高速
17、钢经1280淬火到室温后残余奥氏体最高达23%。淬火后被加热到560回火。由于560正好处于高速钢的珠光体与贝氏体转变之间的奥氏体稳定区(图9.18),故在回火过程中残余奥氏体不发生转变。但在回火后的冷却过程中部分残余奥氏体将转变为马氏体。再次在560回火又可使部分残余奥氏体在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同时使前一次回火形成的二次淬火马氏体得到回火。经过34次560每次一小时的回火即可使残余奥氏体全部转变为马氏体。,46,9.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9.3.2 二次淬火,由于残余奥氏体是在回火加热的过程中被催化、在冷却的过程中转化为二次淬火马氏体的,每次转化的数量有限,需要多次处理才能将残余奥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火 转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