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 第二章 石灰、水泥、稳定土.ppt
《道路工程材料 第二章 石灰、水泥、稳定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材料 第二章 石灰、水泥、稳定土.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二 石灰、水泥、稳定土,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的分类,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 无机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 有机胶凝材料:沥青、树脂,1.石灰,内容提要,石灰的生产工艺石灰的分类生石灰的熟化熟石灰的硬化 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石灰的应用和贮存,学习重点:,过火石灰的危害和消除方法生石灰的熟化特点和熟石灰的硬化特点石灰的应用,一、生产工艺(建筑生石灰的生产),1、原料2、过程3、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原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矿物: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石、贝壳等。CaCO3 少量的MgCO3 SiO2 Al2O3 化工副产品,原料:,石灰石,白云质石灰石,白 垩,贝 壳,
2、2、生产过程:,石灰窑 900 CaCO3 CaO+CO2(块状生石灰)(疏松多孔),土窑,立窑,河北省唐山丰南石源冶金炉料公司2002年5月建成投产日产480吨的节能型石灰立窑,竖窑,唐山三丰集团2003年10月建成投产4140m3气烧石灰竖窑,3、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煅烧不良),欠火石灰:,原因:尺寸大、温度较低、温度不均匀、时间短、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特点:(颜色发青、密度大),但对工程无害,质量不好,有效成分低。,过火石灰,原因: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特点:颜色发黑、体积收缩、结构密实、消化慢、对工程有害。,过火石灰的危害和消除方法:,过火石灰结构致密-孔少-与水反应速度慢-用到工程中继
3、续熟化-体积膨胀-使已经凝结硬化的砂浆开裂或隆起.,注意: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都是不合格品,消除方法:陈伏法,正火石灰,二、石灰的分类,1、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分块状生石灰生石灰粉消石灰粉石灰浆,2、按化学成分分(MgO含量)表2-1生石灰、生石灰粉以5%为界,消石灰粉以4%为界。,三、(生)石灰的熟化(消化),CaO+H2OCa(OH)2+64.9KJ(熟石灰、消石灰)1.熟化特点(1)放热;(2)体积膨胀:12.5倍,2.熟化方法(1)淋灰法消石灰粉(2)陈伏法熟石灰膏,石灰陈伏示意图,石灰浆要陈伏半个月左右再使用。,四、熟石灰的硬化,1.硬化过程 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结晶过程、碳化过程)1)结
4、晶过程:(物理过程)石灰浆:Ca(OH)2+H2O 析晶 蒸发(吸收)2)碳化过程:(化学过程)Ca(OH)2+CO2+nH2O=CaCO3+(n+1)H2O 水不能去掉!硬化过程慢!碳化只处于表层,以结晶硬化为主!,问题:熟石灰硬化后的成分?,少量的碳酸钙,大量的氢氧化钙,2.硬化特点1)硬化收缩大,易产生裂缝;,2)硬化慢、强度低,?,五、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1、技术要求,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主要指标生石灰产浆量和未消化残渣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CaCO3 CaO+CO2反映没有分解的碳酸盐的含量,消石灰游离水含量(消石灰粉)水(结合水、蒸发、残留)细度 0.9mm和0.125m
5、m筛,2、技术标准,根据其各项技术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及合格品。,表2-2 生石灰技术指标(JC/T 479-92),表2-3生石灰粉的技术指标(JC/T 480-92),表2-4 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六、石灰的应用和贮存,、石灰砂浆,、加固软土地基,1、石灰的应用,、石灰配制石灰土或三合土(作垫层),灰土:石灰+粘土 2:8 3:7,三合土:石灰+粘土+砂(碎石、砖)强度高、密实度大、耐水性好。,、制成稳定土材料(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2、石灰的贮存,生石灰粉要储存在干燥的仓库中,注意防潮、防水。,如需较长时间贮存生石灰,最好将其消解成石灰浆,并使表面隔绝空气,以防碳化。,总
6、 结,石灰的生产工艺生石灰的消化和熟石灰的硬化石灰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石灰的应用和贮存,作 业,课后思考题 1、2,石灰三角,CaCO3碳酸鈣.石灰石,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加高溫,加CO2,加水,CaO氧化鈣.(生)石灰,2.水 泥,水 泥,发 展 史,水泥分类:(1)按矿物组成,水泥可分为:硅酸盐系列、铝酸盐系列、硫酸盐系列、铁铝酸盐系列、氟铝酸盐系列等。(2)按用途和特性可分为:通用水泥: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七大水泥:P、P、PO、PS、PP、PF(粉煤灰)、PC、PL(石灰石)。专用水泥:专门用途水泥、低热水泥、道路水泥等。特性水泥:有比较特殊性能水泥:如快硬硅酸 盐水泥,抗硫
7、酸水泥,膨胀水泥等。,一、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在国际上分为两种类型:不掺混合材的称I型硅酸盐水泥,其代号为P.I;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磨时掺入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II型硅酸盐水泥,其代号为.II。,一.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灰质和粘土质两类原料。为了补充铁质及改善煅烧条件,还可加入适量铁粉、萤石等。生产水泥的基本工序可以概括为:“两磨一烧”:先将原材料破碎并按其化学成分配料后,在球磨机中研磨为生料。然后入窑锻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
8、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配以适量的石膏及混合材料在球磨机中研磨至一定细度,即得到硅酸盐水泥。,二.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 硅酸三钙的化学成分为ai2,其简写为3S。它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最主要的矿物成分,约占水泥熟料总量的4560。硅酸三钙遇水后能够很快与水产生水化反应,并产生较多的水化热。它对促进水泥的凝结硬化,特别是对水泥天内的早期强度以及后期强度都起主要作用。,)硅酸二钙 硅酸二钙的化学成分为2ai2,其简写为C2S,约占水泥熟料总量的1530。硅酸二钙遇水后反应较慢,水化热也较低。它不影响水泥的凝结,对水泥的后期强度起主要作用。()铝
9、酸三钙 铝酸三钙的化学成分是CaOAl2O3,其简写为C3,约占水泥熟料总量的6 12。铝酸三钙遇水后反应极快,产生的热量大而且很集中。铝酸三钙对水泥的凝结起主导作用,但其水化产物强度较低,主要对水泥的早期强度有所贡献。,()铁铝酸四钙铁铝酸四钙的化学成分为:CaOAl2O3Fe2O3,其简写为4AF,约占水泥熟料总量的68。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也很快,水化热较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不高,对水泥石的抗压强度贡献不大,主要对抗折强度贡献较大。,矿物组成中,3S和C2S总含量大约占75%以上,C3和4AF约占25左右。硅酸盐占绝大部分,故名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是以上四种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每种矿物单
10、独水化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如果改变熟料中矿物成分的比例,水泥的性质也将随着改变。,思考题:1、甲、乙厂水泥的特点或差异,2、制备早强、低水化热水泥时,矿物成分的调整,3.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硅酸盐水泥遇水后,水泥中的各种矿物成分会很快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各种水化物。硅酸三钙 水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硅酸二钙 水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 铝酸三钙 水水化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水 水化铝酸三钙 水化铁酸钙,水泥中的石膏也很快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针状结晶体,也称为钙矾石晶体: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经过上述水化反应后,水泥浆中不断增加的水化产物主要有:水化硅酸钙(50%)、氢氧化钙(25%
11、)、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及水化硫铝酸钙等新生矿物。,4.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水泥加水拌合后的剧烈水化反应,一方面使水泥浆中起润滑作用的自由水分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水化产物在溶液中很快达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不断析出,水泥颗粒表面的新生物厚度逐渐增大,使水泥浆中固体颗粒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越来越多的颗粒相互连接形成了骨架结构。此时,水泥浆便开始慢慢失去可塑性,表现为水泥的初凝。,由于铝酸三钙水化极快,会使水泥很快凝结,为使工程使用时有足够的操作时间,水泥中加入了适量的石膏。水泥加入石膏后,一旦铝酸三钙开始水化,石膏会与水化铝酸三钙反应生成针状的钙矾石。钙矾石很难溶解于水,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
12、水泥颗粒的表面,从而阻碍了铝酸三钙的水化,阻止了水泥颗粒表面水化产物的向外扩散,降低了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水泥的初凝时间得以延缓。,当掺入水泥的石膏消耗殆尽时,水泥颗粒表面的钙矾石覆盖层一旦被水泥水化物的积聚物所胀破,铝酸三钙等矿物的再次快速水化得以继续进行,水泥颗粒间逐渐相互靠近,直至连接形成骨架。水泥浆的塑性逐渐消失,直到终凝。随着水化产物的不断增加,水泥颗粒之间的毛细孔不断被填实,加之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晶体、水化铝酸钙晶体不断贯穿于水化硅酸钙等凝胶体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石,从而进入了硬化阶段。水化产物的进一步增加,水分的不断丧失,使水泥石的强度不断发展。,随着水泥水化的不断
13、进行,水泥浆结构内部孔隙不断被新生水化物填充和加固的过程,称为水泥的“凝结”。随后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变成坚硬的人造石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实际上,水泥的水化过程很慢,较粗水泥颗粒的内部很难完全水化。因此,硬化后的水泥石是由晶体、胶体、未完全水化颗粒、游离水及气孔等组成的不均质体。,5.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孰料矿物组成 不同矿物成分和水起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同的,如C3A水化速率最快,放热量最大而强度不高;C2S水化速率最慢,放热量最少,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迅速等。因此,改变水泥的矿物组成,其凝结硬化情况将产生明显变化。水泥的矿物组成是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最重要
14、的因素.,()水泥浆的水灰比 水泥浆的水灰比是指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之比。当水泥浆中加水较多时,水灰比较大,此时水泥的初期水化反应得以充分进行;但是水泥颗粒间原来被水隔开的距离较远,颗粒间相互连接形成骨架结构所需的凝结时间长,所以水泥浆凝结较慢。水泥浆的水灰比较大时,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形成的孔隙较多,造成水泥石的强度较低,因此水泥浆的水灰比过大时,会明显降低水泥石的强度。,(3)石膏掺量 石膏起缓凝作用的机理可解释为:水泥水化时,石膏能很快与铝酸三钙作用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钙矾石很难溶解于水,它沉淀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形成保护膜,从而阻碍了铝酸三钙的水化反应,控制了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延缓
15、了凝结时间。(4)水泥的细度及粒形 在矿物组成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磨得愈细,水泥颗粒平均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水化时与水的接触面大,水化速度快,相应地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就快,早期强度就高。,(5)环境温度和湿度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速度较快。反应产物增长较快,凝结硬化加速,水化热较多。相反,温度降低,则水化反应减慢,强度增长变缓。但高温养护往往导致水泥后期强度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水的存在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要条件。当环境湿度十分干燥时,水泥中的水分将很快蒸发,以致水泥不能充分水化,硬化也将停止;反之,水泥的水化将得以充分进行,强度正常增长。(6)龄期(时间)水泥的凝结硬化是随时间延长
16、而渐进的过程,只要温度、湿度适宜,水泥强度的增长可持续若干年。,6.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对水泥的使用有重要影响。水泥颗粒粒径一般在7200 m范围内。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水泥的细度可用比表面积或0.08 mm方孔筛的筛余量(未通过部分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来表示。其筛余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表面积的总和(cm2/g 或 m2/kg)。一般大于300m2/kg。凡细度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标准稠度用水量稠度是水泥浆达到一定流动度时的需水量。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时需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17、标准稠度”是人为规定的稠度,其用水量采用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测定。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在2433之间。,(3)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其流动性,即从液体状态发展到较致密的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水泥的凝结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和至标准稠度的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和至标准稠度的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温度及湿度环境下用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h 30min。
18、,()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即水泥硬化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不开裂,不变形,不溃散的性质。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不得应用于工程中,否则将导致严重后果。,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其中游离氧化钙是一种最为常见,影响也是最严重的因素。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都是过烧的,结构致密,水化很慢。加之被熟料中其它成分所包裹,使得其在水泥已经硬化后才进行熟化,生成六方板状的 Ca(OH)2晶体,这时体积膨胀以上,从而导致不均匀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开裂。当石膏掺量过多时,在水泥硬化后,残余
19、石膏与水化铝酸钙继续反应生成钙矾石,体积增大约1.5倍,从而导致水泥石开裂。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用雷氏法或试饼沸煮法检验。,(5)强度强度是评价硅酸盐水泥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水泥的强度是按照GB/T1796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的标准方法制作的水泥胶砂试件,在201C温度的水中,养护到规定龄期时检测的强度值。其中标准试件尺寸为4cm4cm16cm,胶砂中水泥与标准砂之比为 1:3(W/C=0.5),标准试验龄期分别为 d和28d分别检验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按照测定结果,将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
20、。各等级硅酸盐水泥在不同龄期的强度要求见表3-3。,(6)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水化热的大小主要与水泥细度、矿物组成有关。大部分水化热集中在早期放出。在实际工程中应消除水化热的危害。(7)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3.1 3.2g/cm3松散堆积密度=900 1300kg/m3紧密堆积密度=1400 1700kg/m3,(8)碱含量在水泥中含碱是引起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的条件,为了避免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国标中规定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碱含量(按氧化钠+0.658氧化钾计算)不得大于0.60%。(9)不溶物 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0.75%;型硅
21、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1.50%。(10)烧失量 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3.0%,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3.5%。,国标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和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废品水泥在工程中严禁使用。,7.水泥石的腐蚀7.1 水泥石腐蚀的方式()软水侵蚀 水泥石长期接触软水时,会使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不断被溶出,当水泥石中游离的氢氧化钙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水泥石中的其它含钙矿物也可能分解和溶出,从而导致水泥石结构的强度降低,甚至
22、破坏。当水泥石处于软水环境时,特别是处于流动的软水环境中时,水泥被软水侵蚀的速度更快。,(2)酸性腐蚀1)碳酸的腐蚀雨水及地下水中常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形成了碳酸。碳酸水先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中和后使水泥石碳化,形成了碳酸钙,碳酸钙再与碳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并随水流失,从而破坏了水泥石的结构。其腐蚀反应过程为:,)一般酸的腐蚀 工程结构处于各种酸性介质中时,酸性介质易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其反应产物可能溶于水中而流失,或发生体积膨胀造成结构物的局部被胀裂,破坏了水泥石的结构。其基本化学反应式为:2HCl+Ca(OH)2=CaCl2+2H2OH2SO4+Ca(OH)2=CaS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工程材料 第二章 石灰、水泥、稳定土 道路 工程 材料 第二 石灰 水泥 稳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490250.html